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探析

2023-09-04 23:57屈越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新文科高校图书馆

屈越

摘 要:文章阐述了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以SWOT分析法对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探索跨界融合的“图书馆+”合作模式、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利用新技术建设复合型文化空间等策略,以期高校图书馆能够切实推动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SWOT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8-0071-03

1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1]。新文科建设中的“新”不是“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2]。新文科建设不是在高校文科学科建设方面的技术性修补,而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正本清源并实现创造性发展[3]。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依靠学科交叉融合契机,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对现有的学科专业体系进行深度融合和调整升级,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赋能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4]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是高校的重要教辅机构。新文科建设是高校对文科学科建设、科学知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创新探索,势必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教辅机构提出新的要求[5]。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满足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如何配合高校开展新文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如何创新开展文化空间建设,都是高校图书馆亟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2 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全面、系统、准确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关发展策略。

2.1 内部优势分析

2.1.1 文献资源丰富。为满足高校的发展、教学和科研等需求,高校图书馆收藏大量纸质、电子文献和特色资源,内容涉及中外经典、历史人文、经济法律、思想政治等,可为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和馆内文化空间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2.1.2 新技术应用广泛。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逐渐具有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特点。RFID、人脸识别、AR/VR、智能定位等新技术,以及电子书法桌、电子棋桌、文化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智慧化水平,提升了读者的文化学习体验。

2.1.3 文化活动经验丰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多长期开展专题书展、读书沙龙、文化艺术展、文化体验式阅读、真人图书馆、文化微视频、微课堂、阅读闯关打卡、图书馆“剧本杀”等文化活动,拥有丰富的活动策划、组织经验。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活动凸显了其文化空间的重要性,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坚定其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2.2 内部劣势

2.2.1 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为高校拨款。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经费遭到持续削减,因其经费的主要用途为文献资源采购,故用于文化空间建设的经费大幅减少。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统计评估结果显示,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年度总经费位居辽宁省首位,但其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占比高达94.6%,可用于文化空间建设的经费极少。

2.2.2 空间服务能力较弱。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随大流”开展文化空间建设工作,忽略了空间服务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出以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完成文化空间建设后不管不问,没有开展必要的环境布置、维护更新、空间服务及宣传推广等工作,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

2.3 外部机会

2.3.1 国家政策导向。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7]。另外,《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新文科建设宣言》等都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3.2 跨界融合。在文化强国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各行各业高度重视文化的价值引领力和精神推动力。高校图书馆可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方共赢,为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2.4 外部威胁

2.4.1 校内外文化空间数量激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空间的数量越来越多,如:高校建立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校史馆、美术展览馆、文化长廊等,以及城市中的老舍茶馆、诚品书店等知名文化地标等。这些文化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文化休闲去处,但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之间势必存在激烈竞争。

2.4.2 泛娱乐化现象严重。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的泛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泛娱乐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多媒体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的戏剧化表演方式输出的娱乐休闲内容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现象[8]。在泛娱乐化现象的影响下,大量低俗文化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树立错误的价值导向,弱化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3 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策略

3.1 打造多元文化空间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文化素养、数据素养、创新能力等都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在文化育人、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多元文化空间,并积极开展沉浸式、互助式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具体活动类型如下:一是经典名著讲座、读书沙龙、影视赏析,以及法学、经济、艺术等系列讲堂活动,以加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优势互补。二是传统文化体验、延伸阅读等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三是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信息素养竞赛、专题数据库培训等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四是创客大讲堂、创意设计大赛、就业创业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交流展示平台。五是美术展览、文学艺术鉴赏等活动,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结构。高校图书馆的多元文化空间可有效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有助于推动高校的新文科建设。

3.2 探索跨界融合的“图书馆+”合作模式

由于缺乏经费支持,高校图书馆必须开阔思路,摒弃等、靠、要的传统思想,主动寻求与校内外机构的合作,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教学单位”“高校图书馆+社团”“高校图书馆+书店”等合作模式的跨界融合。例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合作建设了星空创意绘本馆,与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建设了启智阅读书吧[9]。跨界融合有助于高校图书馆走入课堂、走入院系、走入社会,促进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形成互融互通的“图书馆+”协同持续发展格局。

3.3 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多元文化空间应为高校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和服务支持。高校图书馆应守正创新,充分调研读者的需求,结合新文科建设任务,转变服务思路,加大馆员培训力度;完善馆员组织与管理制度,以规范化、严谨化的服务标准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对空间服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评估馆员的空间服务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提升馆员服务质量。

3.4 利用新技术建设复合型文化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新文科建设亟须实现科技创新,因此,现代化信息技术赋能是推动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图书馆可利用新技术建设文化空间,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深度分析读者的知识需求、兴趣爱好等,以开展精准的文化推广工作。高校图书馆通过“线下+线上”“实体+虚拟”的建设模式建设复合型文化空间,不仅可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在新文科背景下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3-06-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2] 程焕文,程诗谣.新文科建设与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使命与核心价值[J].图书馆杂志,2021(4):4-8.

[3] 夏文斌.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内涵与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21(5):33-36.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23-06-22].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 62.html.

[5] 刘艳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4):115-118.

[6] 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EB/OL].[2023-06-22].http://www.gov.cn/xinwen/2019-09/09/content_5428592.htm.

[7]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23-06-22].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8] 杨爽.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对外经贸,2021(12):96-99.

[9] 王宇,王磊.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转型: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4):61-70.

(编校:冯耕)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新文科高校图书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