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2C模式的农产品可视化溯源体系研究

2023-09-04 09:02汪强郑光席磊时雷孙肖云马新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乡音可视化联网

汪强,郑光,席磊,时雷,孙肖云,马新明,2

(1.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建立农产品可视化溯源体系,拓宽农产品新型电商销售渠道,改变优质农产品“价高难卖”的现状,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产业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在2017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不断总结农产品安全溯源试点经验,探索农产品追溯创新模式,逐步扩大农产品安全溯源实施范围,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构建激励相容的可追溯系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基础性作用,从外部形成应用溯源系统改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压力和动力[1]。基于农场直供消费者模式(farm to customer,F2C)的农产品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体系,运用可视化溯源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信息的直观认知,增强消费者与农业生产基地的信任关系,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激发农业生产主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热情,促进农业生产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近年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违禁药物和添加剂的使用,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时,农产品的质量问题给涉农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政府和消费者的信任危机[2-5]。农产品的溯源和召回机制,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追溯技术的出现和进步使农产品安全从源头发现和解决问题[6-7]。农产品追溯系统能够快速追溯产品来源、定位责任主体、召回问题产品,已经成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8]。在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果较为显著[9],但农产品溯源的全面应用和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限制[10]。DABBENE等[11]首次成功搭建基于语义网络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为不同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溯源信息。VOORHUIJZEN等[12]总结了基于DNA的多重溯源信息检测工具在农作物品质检测方面的进展。BOSONA等[13]讨论了食品可追溯性是食品和农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标准在食品追溯系统开发和应用中具有导向作用。GARAUS等[14]研究了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可追溯性对零售商选择的影响,指出可追溯食品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在国内,赵荣等[15]对山东省寿光市蔬菜追溯体系发展、评价及展望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郑火国等[16]对食品安全追溯链构建开展了研究,从追溯环节、追溯过程、追溯要素和追溯指标等方面,分析食品安全追溯链模型构建的层级结构。黄全高[17]对物联网技术下中国农产品质量溯源可视化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指出物联网已成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董玉德等[18]建立了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但仍未将实时数据传输应用在追溯系统中。李天明等[19]把区块链和物联网两种技术进行了结合,设计了区块链物联网架构溯源模型,确保了数据和信息对相关参与者和利益者都是透明的。在农产品电商研究方面,冯燕芳[20]对“互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分析,并对生鲜供应链的转型升级给出了具体的建议。甘颖[21]提出通过“整合式赋能”提升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的生产能力、流通能力以及销售能力,为小农户找到对接电商市场的有效路径。

综上,国内外的农产品溯源体系研究中,大多是以溯源技术研究、溯源体系建设、溯源系统开发、溯源技术发展评价与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而缺少溯源应用主体对溯源系统使用的内在动力驱动。尽管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溯源平台、溯源系统被开发和构建,但溯源和追溯体系仍难以全面推广和持续应用,缺少激励相容的可追溯系统应用机制。在传统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推广和实施中,“追溯”同时也意味着“追责”,在没有经济效益驱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主体往往为了避开“追责”而不愿意加入到追溯体系中去,这也是传统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难以推广和普及的重要原因。标准化追溯体系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期的投资成本高,加上追溯系统的构建过程较复杂,收益的回报周期也较长,导致大部分企业的投入动力不足[22]。农产品网络营销及F2C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23]。因此,要建立可持续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从农业生产主体经济效益出发,通过溯源体系建设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内在动力。

本研究提出了物联网电商概念,通过可视化溯源与物联网电商的结合,构建激励相容的可追溯系统应用机制。研发了可视化物联网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场景化产品信息,通过溯源与直播、溯源与短视频、溯源与电商的结合,建立消费者对农业生产基地及产品的信任,改变优质农产品“价高难卖”的现状,提高农业生产主体产品销售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产品溯源模式不能持续推广应用的现状。研究成果在河南淅川花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可视化溯源”扩大农产品“品牌”效应,实现了农产品优质优价。

1 F2C模式设计

F2C模式指从农场(farm)直供消费者(consumer)的农产品销售经营模式,减少了传统销售渠道的中间销售环节,从而降低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形成农户和消费者的“双赢”效果。

本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可视化溯源为手段,以农产品销售为目标,建立农场直供消费者的F2C农产品销售模式。消费者可通过扫一扫手中农产品的溯源码,便可溯源到产品来自哪一家农户、哪一个基地,并可实时查看安装在基地的生产监控,同时可快速下单购买。结合短视频、直播等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基地提供品牌宣传、农产品推介、交易结算等服务,从技术上实现了F2C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服务体系建设。

本研究通过物联网电商平台的可视化溯源展示,让消费者实时查看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使消费者能够看到“客观真实”的农产品信息。通过塑造“基地网红”“品牌网红”,替代“名人网红”,把消费者“粉丝”用户沉淀到“生产基地”,改变传统新媒体平台“名人网红”直播带货后“网红离开粉丝跟着离开”的局面,让农户能够建立“稳定长效”的F2C销售渠道,为生产基地提供快捷、高效的推广宣传手段。

F2C模式的导入,优化了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提高农民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主体地位。农民可依托构建的“村视乡音”F2C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不断获取C端用户,获取农产品销售渠道,摆脱农产品中间商的议价优势,提高农民自己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F2C模式的建立,可改善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效益,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主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推动力。

2 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构建

河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团队在长期的科技服务中进行了技术研发和实践创新,并对物联网电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等概念,建立了基于F2C模式的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

可视化溯源: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智能监控系统、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商品溯源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和实时化传递,通过安装在生产基地的智能监控系统,客观真实地展示商品的溯源信息,从而使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等更详细客观的商品信息。

物联网电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智能传感器为元件,通过商品信息采集与展示的智能化、实时化、透明化、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实时传递客观真实的产品信息,建立稳定长效的“买卖”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品销售服务体系。物联网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形态,将会改变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物联网电商将会从农业开始兴起,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5G时代的来临将大大加快物联网电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团队建立了“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生产基地(农户)场景可视化、溯源信息数据表达可视化,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以农产品溯源码为数据标签,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数据中心,通过随机抽检、指定抽检等方式,为监管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农产品安全检测数据录入接口。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溯源二维码向消费者提供权威有效的质量安全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选择的决策依据,从而形成农产品“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和引导生产者主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建立了农产品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展示手机端可视化应用系统,通过农业生产短视频、实时监控、智能传感器实时传递真实可靠的溯源信息,向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农产品溯源数据及产品信息,为消费者选择“优质农产品”提供产品推介服务,从而使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平台”来锁定城市消费用户,形成多元化农业“产销对接”的新生态链条,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新方式,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2.1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硬件设计

平台硬件设备包括智慧农业监测站、360°云监控摄像头、数据展示电子屏,实现了对大气环境、气象环境、土壤环境等生产环境数据的采集,并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递到监管部门及消费者手机端,使消费者能够实时查看到生产环境及生产监控,如图1所示。硬件设计采用参数定制化设计,可根据生产基地的应用场景定制监测数据的具体指标,适用于种植业、养殖业、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场景。

图1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硬件与软件

2.1.1 数据云采集与监测模块设计 数据云采集与监测模块通过数据采集器主机(数据网关)实现对农业生产基地环境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展示,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可任意搭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器硬件设备。设备中具有1路百叶箱(用于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CO2等各种环境数据采集)、1路风速采集、1路风向采集、1路雨量监测数据采集等硬件结构。设备可通过多种联网方式(LTE-4G、网线、WiFi)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数据库,同时主机可外接1路LED大屏(3×3单色P10电子LED屏幕“54 cm×102 cm”),实时显示现场监测的环境数据。设备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基础配件如图3所示。

图2 “村视乡音”平台监测设备

图3 监测设备主要基础配件

(1)数据传输方式设计。考虑到现场安装的灵活性,并结合设备的具体应用场景,数据云采集与监测模块设备数据联网部分,将目前应用较多的3种联网通信方式整合到了一起,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包含无线LTE-4G、有线网线、无线WiFi 3种通讯方式。可通过系统控制主板上预留的设置按键,切换使用联网通信方式,使设备可在不同场景下保持网络畅通。

(2)数据输出控制设计。因在系统中使用了大功率设备,会在电路中产生较强的磁场与强电干扰,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具体模块设计时,整体控制系统不做强电控制,采用继电器干接点输出控制,然后二次控制外部交流接触器,从而控制外部设备的运行。

(3)数据通信方式设计。传感器数据采集方式采用RS485接口,使用标准Modbus协议传感器变送器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以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传感器的可替换性,避免系统过多处理传感器的模拟量数据信号,导致数据不准确,同时方便日后设备的替换与升级。

(4)电子屏数据展示设计。电子屏采用LED点阵屏,选用“仰邦科技”的BX-5K1控制卡通过主板的RS232接口进行驱动显示,避免大屏花屏、亮度不达标等情况,减小运算难度,提高数据传输与显示的稳定性。LED大屏主要用于数据显示,根据设备类型轮播显示传感器数据。

2.1.2 监测设备硬件接口设计

(1)电源输入输出接口。采集器主板控制器电源采用DC12V进行设计,电源输入功率≥24 W,确保系统工作过程中电源的稳定性。主控器电源输出接口设计,考虑到简化现场安装程序,方便各采集变送器与控制设备的链接,避免不必要的线束或端子排,简化整体设备的安装线路。电源输出部分中间通过电源稳压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与电源输入连接,避免变送器或控制设备因为电源波动而损坏。

(2)数据输入输出控制接口。数据输入接口含3路RS485通讯接口,与各个传感器变送器或二次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通讯,并预留两组ADC模拟量采集接口,可连接其他数据类型的传感器变送器。输出控制接口设有4组输出控制干接点,可外接联动设备进行控制。整体控制部分不做强电输入控制,避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预留4组隔离开关量输入点,考虑日后升级使用。

(3)数据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可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路由器,进而连接云服务器,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及远程控制通讯。本地数据监控接口通过USB线连接PC上位机进行本地数据通信。大屏通过无线通信模块DTO进行数据通信,主控制器连接大屏驱动控制板卡,驱动LED大屏实时显示当前系统监控环境数据。系统调试,通过串口调试线,连接PC上位机系统监控软件,可以查看系统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联网状态等系统的运行状况,便于设备日后升级维护。

(4)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系统中云服务器对接数据采用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QTT协议有轻量、简单、开放和易于实现的特点,使用 TCP/IP 提供网络连接,确保网络通讯过程中不丢包,保持网络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2.2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软件设计

“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软件包括消费端小程序系统、手机端APP、后台PC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农产品短视频发布、基地直播、基地关注、农产品交易等功能模块,部分软件界面如图4所示。通过平台的软件系统与安装在基地的物联网监测设备有效对接,快速传递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等产品信息。通过直播、短视频、可视化溯源等手段,建立生产基地到消费者的快速信息沟通机制,挖掘物联网电商平台的内在价值,激发消费者下单购买信心,为建立稳定长效的F2C农产品销售模式提供技术基础,为“订单农业”提供平台支持。

图4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软件系统

2.2.1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功能设计 平台主要功能包括生产监测数据采集与管理,农产品检测管理,二维码溯源与展示,PC端溯源可视化,电商交易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等功能模块,功能设计如图5所示。根据软件系统分类,对3套软件终端应用系统进行了模块详细设计。

图5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功能

2.2.2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模块详细设计

(1)短视频模块。短视频主要功能包括短视频发布、短视频切换、主播信息展示、基地信息展示、物联网数据展示、数据管理等功能,具体功能介绍如表1所示。

表1 短视频模块功能列表

(2)直播模块。直播模块主要功能包括直播显示、商品链接、购物袋加载、直播互动操作、监测系统数据展示等功能,具体模块功能介绍如表2所示。

(3)商城模块。商城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商品分类、商品列表、商品详情、商家详情、用户操作、交易操作等功能,具体功能介绍如表3所示。

表3 商城模块功能列表

(4)手机端APP设计。手机端APP主要功能包括短视频拍摄与发布、直播发布与管理、用户互动管理、交易订单管理等功能,具体功能介绍如表4所示。

表4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手机端APP功能列表

2.2.3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数据库设计 平台数据构建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OSS对象存储。对于视频数据,采用OSS对象存储服务方式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访问;非视频类数据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进行存储和访问。平台数据库设计涉及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基地数据、短视频数据、直播数据、溯源数据、第三方监测数据、商品数据、交易数据、物联网传感器、传感器数据等。平台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等阶段,共设计数据表98个,数据字典82个。

2.2.4 系统开发及实现 系统采用C/S+B/S模式,通过“数据库+数据接口+客户端”实现软件平台的数据对接与传输。开发语言选择:小程序端采用Wxml+Wxss+JS;手机Android端应用系统及PC端管理后台采用Java语言;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数据接口使用Webservice。

手机端APP应用系统使用Android运行平台,系统可适配范围:Android4.3及以上版本;适配机型:华为、小米、联想、OPPO、VIVO、乐视等多种机型;支持分辨率:1 920×1 080(HDPI)、1 280×720(HDPI)、480×800(HDPI)、480×854(HDPI)。

2.3 “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技术研发

“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实现了“农场-消费者”的F2C模式构建。通过“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的可视化溯源系统,消费者可方便地扫码溯源到手中的商品是来自哪个基地,哪一家农户,使消费者可实时查看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其应用效果如图6所示。“客观真实”的农产品可视化溯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快捷、高效的推广宣传手段;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优质农产品“价高难卖”的局面,从而引导农业生产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平台支撑,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参考。

图6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可视化溯源

可视化溯源通过溯源标签、溯源卡片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直观的农产品溯源信息,打通了消费者与生产基地的快速沟通桥梁,增强了用户的“消费体验”,为建立农产品F2C销售模式提供有效手段。成果在淅川花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郑州居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圃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华县和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开展应用,持续不断地为生产基地“圈定”忠实客户,帮助生产基地建立了新型销售渠道,得到了消费者的更多“好评”。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村视乡音”物联网电商平台提供第三方监管功能,通过官方认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对平台上架农产品开展检测,平台为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数据录入的接口。检测机构通过随机抽检、指定抽检等形式,对平台上架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发布在对应的商品详情中,及时向消费者公布。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经济效益“倒逼”农业生产主体主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引导农业生产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3 建立农产品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服务体系

近年来,中国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推动农村电商迅速发展,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24]。“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系列文件,并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相关规划等文件中把农村电商作为重要内容;2015 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不断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构建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体系;2019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24]。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作者通过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搭建“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建立了农产品可视化溯源销售服务体系,如图7所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平台“产消直通车” “美丽乡村”等栏目,带动“一村一品”销往全国各地。通过短视频宣传、直播带货等手段,指导帮助农户开展产品推广、直播销售、品牌宣传等农业“生产销售”活动,实现科学助农、技术富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图7 农产品可视化溯源技术服务体系结构

3.1 建立“产消直通车”销售服务渠道

“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设置“产消直通车”农产品短视频推广销售栏目,实现“农场-消费者”的F2C销售模式,减少传统农产品销售流通的中间环节,使生产基地能够不断“圈存”终端用户。拥有终端用户的农业生产主体,便可提高自己在农业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改变传统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生产分配机制,提高农民的收入。F端: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业生产主体入驻“平台”,开展农产品短视频推广、直播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帮助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塑造“基地网红” “品牌网红” “区域网红”,提高地方农业经济效益,带动地方产业发展。C端:通过建立的“4S”微信群(4S:销售、服务、分享、建议),及社区团购微信群代理,不断扩大“生产基地”的消费群体,通过推广“网红基地” “网红品牌”,建立农业生产主体的“稳定客户群体”,推动“F2C”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3.2 建立“美丽乡村”推广宣传机制

“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设置“美丽乡村”宣传推广栏目,邀请各地驻村第一书记入驻“平台”,通过短视频宣传、乡村直播等形式,传递美丽乡村的产业发展、人才变化、文化复兴、生态改善、组织振兴等方面的乡村振兴故事。具体手段可通过短视频宣传、乡村直播等形式开展;短视频宣传,通过短视频拍摄、制作、发布,带动驻村书记、地方干部,使用“平台”开展产业发展、品牌建设等活动;乡村直播,通过乡村特色活动直播,展示美丽乡村的发展变化。

3.3 建立平台“直播带货”长效服务机制

河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团队结合国家三区人才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河南农业大学“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基金等项目,带动了“村视乡音”平台的示范和应用。抽调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驻村书记等农业服务人员,进入“生产基地”“农业加工企业”“县域电商产业园”等市场主体,开展直播带货的帮扶和指导,通过平台的“4S”微信群、社区团购群代理,引导城市消费者“关注”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稳定长效的“F2C”农产品销售模式,搭建起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桥梁。

3.4 建立平台“一县一业”推广机制

通过建立助农服务团队,帮助和引导地方县市开展产业推广和品牌宣传,塑造地方农业品牌。帮助制作“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助农推广短视频,选择“县域”产业基地开展产业推广服务,并把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结合起来,为县域特色系列农产品提供产品推介、产业介绍等服务,同时结合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乡村产业的宣传和推广。

3.5 建立农产品生产监管服务机制

通过“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中的县域账户,为县域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基地监管”“远程协助”等技术服务。县域账户登录平台后,可随时查看县域内生产基地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对基地进行监督和管理;也可通过远程协助展示,可视化展示县域内基地的数量、规模、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等基地信息,从而开展“县域品牌”的推广与宣传。

同时,平台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三方”检测管理机制,“平台”开通第三方检测账户,通过随机抽检、指定抽检等方式,检测平台上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并把检测结果上传到平台,及时向消费者公开展示。

3.6 建立“技术指导”助农合作服务模式

联合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服务方式,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技术指导和助农服务。已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百名教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基金、河南省“三区”人才计划等项目,通过提供数据共享、科研合作、产业服务等形式,与涉农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同时邀请涉农专家对接合作的农业生产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免费专家咨询服务。

3.7 设立“助农教育基金”

平台预设立“助农教育基金”,为平台入驻的农户中,家中有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进行助农教育补助,在平台的成交订单中,抽取一定的费用,计入设立的“助农教育基金”,为有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给予补助,增加平台推广应用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在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河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团队长期深入到河南省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生产主体,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了“村视乡音”可视化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选择了淅川花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郑州居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圃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开展应用和示范,为农业生产主体建起了F2C物联网电商销售渠道,对于消费者,随着购买力的提高,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希望便捷地采购到优质平价的农产品[25-26]。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销售难”两大难题,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测为手段,以农产品市场销售为导向,通过可视化溯源技术,建立“农场—消费者”的F2C农产品直供销售模式,形成了现代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可视化溯源、农产品销售推广、农业品牌宣传等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以农产品溯源编码为数据标签,向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可视化农产品安全信息,通过消费者的“择优”选择机制,形成农产品“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优质农产品“价高难卖”的现状,引导农业生产者“安全生产”意识,促使农业生产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乡音可视化联网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身联网”等五则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乡音永久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乡音如歌
抢占物联网
乡音
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