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天天都是‘3·15’”
——从一次消费维权看媒体监督报道空间

2023-09-06 11:34潘旭
中国记者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位维权笔者

□ 潘旭

监督报道,检验的是一名新闻记者调查研究的功夫。如今,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全社会大兴调查研究的今天,监督报道有着更广泛的空间。一方面,群众深恶痛绝之事并非没有,而是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不同的问题,新闻记者,必须要持续守望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监督报道相较负面报道,有着更为广义的内涵,它的目的是查找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找到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各项工作向前推进。这需要记者践行“四力”,夯实调研能力,并具备全局性的视野和系统性思维。

一、一次不经意的消费维权成就独家调查报道

笔者近期写了一篇《从入学到授课涉嫌“一条龙”造假,这个在职海外硕博项目如何圈钱过亿?》,揭露某培训机构涉嫌无资质招生、培训,并造假与国外高校合作事项,欺骗消费者,从事其所声称的“免试拿硕博学位”的现象。报道刊发后,超过140家媒体转载或采用,新华社客户端的点击量近194万次,相关部门已关注此事件,并开展取证。

此篇稿件来自笔者一位好友转发的一次消费者维权信息。维权内容为几位消费者代表控诉某培训机构欺诈并“跑路”,大把的钱打了水漂。这类维权属实不少,所谓“欺诈”,多是类似“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双减”政策后的培训机构或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更是“跑路”频频,因此,当时给笔者的感觉,这事即便做也做不出“大文章”。

恰逢“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媒体都在报道消费领域的乱象,对于监督报道来说,多是“小打小闹”,但某篇稿件下方网友一句话深深印在笔者心中:“但愿天天都是‘3·15’。”确实,对媒体来说的“小监督”,对消费者来说却是“大期盼”。作为记者,我们必须守望公平正义,哪怕是一件“小事”。

重新翻开之前收到的维权信息,仔细梳理研究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背后可能有着更大的社会性风险。所谓“免考试就能拿海外硕博学位”,其重点在于,所谓的海外学位,是否从一开始就是镜花水月。如果是,那机构可能在一开始就已经造假了,从源头上就在欺骗消费者“入坑”,这和正常经营但遇“双减”政策而支撑不下去“跑路”的教育培训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类似那些声称有投资项目,实则一纸空文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容易造成次生风险,于是决心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调研。

在消费者代表的帮助下,笔者联系了维权的消费者,做了大量统计工作,获得较为全面的消费者人数、金额等情况,累计涉案金额超亿元,分布面广,涉及上海、北京等十多个城市,充分说明了该案例极具代表性,也坚定了笔者花大力气做好此篇报道的决心。

不过,事件的关键点还在于机构和海外高校的合作是真是假,这直接决定了此事的性质。笔者通过发邮件、找海外高校官方公告、联系使领馆等各种渠道收集到了该机构声称的有着学位合作的几乎全部海外高校,发现全是虚假的。这些海外高校有的已经关停,有的并没有授权学位发放,有的已经终止合作,即便是曾经有过合作的,也是指海外高校可以认证该机构所发放的学位,而非自己出师资进行授课,更非自己发放学位。而讽刺的是,该培训机构连授课的资质都没有,更不可能像大学一样给学生发放学位。因此,哪里有什么学位让海外高校去认证?可见,此事从一开始,就带着满满的欺骗性。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卖杯奶茶,消费者发现过期了那么简单,而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奶茶,没有奶,也没有茶。如此行为,令人深恶痛绝,也不为市场和法律法规所允许。厘清这些关键点后,笔者开始动笔成文。

二、深挖“小问题”,或许发现是个“大问题”

回想来看,笔者没有把这次消费者投诉维权当成是个“小问题”就一放而过,而是选择深挖,发现事件本质超乎想象。如果是消费领域的纠纷,那或许是个案,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若涉及欺诈,就有一定的典型性,就有责任广而告之,以免其他消费者再被忽悠。

笔者在写此稿前,除了掌握海外高校与涉事机构并未有学位授予方面的合作外,还充分挖掘出其他“涉嫌造假”的事实。比如,该机构通过“一条龙”包装进行招生,谎称某些教授系其合作的授课教师,经采访相关教授本人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又如,该机构授课时浑水摸鱼,不同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教室上同一堂课,甚至硕士和博士学生上同一堂课,等等。此外,笔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在机构已经“跑路”后通过线上等各种渠道联系到机构,了解到其仍在招生,在明知没有能力继续提供服务的前提下还在忽悠消费者“入坑”。

基于以上种种事实,笔者才在行文中写下“涉嫌造假”四个字,所谓笔下有千钧,大胆推论的同时,必须做到小心求证,尽可能地接近全局事实,这便是厚积薄发。说到底,“深挖”是一名记者调查研究的能力,既要深入,也要全面,不能调研一下子,以为获取了某一方面的调研成果,就误以为调研够了,或是深挖过了,其实只是刨下去了一铲子,虽说挖上来了一抔土,但距离了解地质构造还相去甚远。

事实证明,一些表面上的“小问题”,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大问题”,或者会引发一些“大问题”。深挖后,往往就能发现事件背后隐藏的更大的风险,毫不夸张地说,“小问题”可能影响大局。

笔者曾发表过《诱导消费者重复购买专辑——揭开音乐App的“坏心思”》一稿,其中报道了一些音乐App设置上的“小漏洞”,导致消费者重复购买一张音乐专辑。同样,这看似也是一个“小问题”,但背后却有着“坏心思”,这些App通过打榜、排名等手段,鼓励甚至诱导消费者重复购买,利用一些消费者的粉丝心态,赚得盆满钵满,有的粉丝甚至一买就几万张、十几万张,折射出“饭圈文化”的畸形。

笔者还曾发表《避免算法成“算计”看新规如何堵某些App“猫腻”》一稿,揭露了一些互联网平台在用工时以算法让劳动者奔波劳碌。同样,看似几毛钱、几块钱的奖励措施,或许在更多人眼里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平台规则,但笔者深挖后发现,背后是平台在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的不公,在大数据算法下,一些平台的劳动者为了完成平台考核要求,不得不超时超量工作。

其实,无论是“不人性化大数据算法”还是“畸形的饭圈文化”,想必都能激起任何一位记者的兴趣,这些问题,往往不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出来,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细微的甚至不起眼的细节展现出来,这就要记者发挥调查研究的本领,深挖现象看本质,不仅守望一个群体的公平正义,更要找到办法,解决问题,切实地帮助到涉事各方。

三、夯实调查研究本领 发挥监督报道作用

笔者认为,监督报道的本义,并非打击谁、搞垮谁,而是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只不过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同而已。若是一味强调如今的社会“白玉无瑕”是不客观的,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监督,是通过记者的调研功夫,帮助某个行业、某个单位、某项工作更好地开展。通常人们会说,旁观者清,往往自己看不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就需要借助媒体这个外力。一户商家不守规矩,通过提点,为的是树立规则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几家领军企业产生了某些共性的问题,通过报道,为的是给整个行业纠偏,走上正确的轨道;一项政策落地后没有成效,提出问题后,为的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群策群力……若是带着这样的全局意识和系统性思考,记者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是“针对谁”,而是争取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尽量让每个人都更好。

监督报道的关键还是调查研究,这也是记者的看家本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当下,正是发挥记者优势之时,一起帮助各项工作查找问题,找到办法并解决问题,这才是监督报道真正应该发挥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位维权笔者
维权去哪里?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