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2023-09-06 12:49肖蕊王庚宋文芳史晓萍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全麻

肖蕊 王庚 宋文芳 史晓萍

相比于成人,婴幼儿生理及心理均存在特殊性,手术治疗时大多选择全身麻醉。小儿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就是麻醉苏醒期,期间由于小儿自身生理特点以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影响,其所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知晓患儿的特殊性,掌握其麻醉苏醒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护理,使患儿循环、体温、呼吸尽快恢复正常。

小儿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

误吸

麻醉苏醒期患儿一旦出现呕吐及反流,均可能导致误吸的发生,情况严重时会出现窒息,危及生命。引发呕吐及反流的因素较多,如麻醉诱导时加压给氧会使得患儿出现胃内胀气的情况,小儿气道发育还不成熟,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术后患儿咳嗽、烦躁不安以及相关刺激咽喉的操作等。

喉痉挛

喉痉挛常发生在全麻术后拔管后,主要表现为喉部狭窄或关闭。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上呼吸道操作、分泌物等对声门造成刺激有着密切关系,会使得呼吸道部分甚至完全阻塞,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兴奋躁动

麻醉苏醒期患儿常表现为兴奋躁动,且发生率较高,与疼痛药物反应、低氧血症等有关。在患儿处于兴奋烦躁状态下时,又容易引发意外性伤害,如坠床等,还可能发生管道滑脱。

体温过低

手术时间长、手术室内温度低、术中输入液体未加温等都是发生体温过低的因素;同时,也与患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等有密切联系。全麻后,会抑制患儿体温调节功能,身体散热加快,加上相关药物的使用,容易使得患儿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进而出现低氧血症。此外,体温过低会使得麻醉苏醒期延长,进一步减少手术切口组织供氧,加大切口感染发生率。

小儿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目的

小儿全麻苏醒期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患儿麻醉苏醒期的安全,能够在术后得到平稳恢复,同时减少患儿陌生感和恐惧感,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在护理过程中,还能对患儿苏醒期病情做进一步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发现和处理,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麻醉恢复期护理质量。

小儿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做好交接班

接触患儿后,需将其置于有床栏的推床上。运送过程需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共同完成,保证患儿安全进入PACU。之后要详细向PACU护士讲解患儿相关情况,如麻醉、手术情况等;让患儿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面罩吸氧;对引流管做进一步检查,观察输液速度等;持续性进行心电监护,掌握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如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每5 min记录1次。

呼吸道护理

误吸

密切观察患儿面色是否存在青紫,以及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等。在患儿肩部垫上薄枕,保证处于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并适度后仰。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防止出现误吸呕吐物的情况。

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呼吸道阻塞的发生与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处理过程中,应该给予加压面罩给氧以及静脉注射激素等。如果患儿处于清醒状态,且能够较好地配合各项护理措施,可以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需要吸痰等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操作刺激气道引发痉挛。由于全麻后存在较高的呕吐发生率,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呕吐情况,一旦发生,应将其改为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并将口腔中的呕吐物及时清理干净。

舌后坠及分泌物增多

上呼吸道阻塞与舌后坠及分泌物过多有关。护理时,如果患儿出现胸廓活动受限、鼻翼动、异常呼吸音等情况,应立刻进行干预,保持侧卧位,同时将其下颌托起,也可以放置鼻咽或口咽通气道。

安全护理

患儿常存在恐惧心理,这与其处于陌生的环境、与家长分离有着密切的联系,容易引发躁动。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相关情况,深入分析发生躁动的原因,如麻醉药、疼痛等,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果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可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在麻醉苏醒期应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如对患儿四肢进行适当约束,同时保留一定的活动范围,不仅能避免管道脱落,而且有利于静脉输液通畅。为保证患儿安全,需要在床上加床栏,防止坠床发生。如术后体位允许,可以将患儿抱起进行安抚,同时维持良好的环境,减少噪声影响。

体温护理

患儿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在麻醉恢复期可能出现低体温或高体温的情况。其中,低体温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寒战等,还会使得全麻苏醒延迟。因此,在护理时需要为患儿创建良好的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分别维持在24~26℃、50%~60%;为防止患儿体温流失,还需要对输入的液体、血液制品进行加温处理,并提供保温毯。如果患儿存在高热的情况,需尽可能减少衣物,并通过各种物理措施降低体温,如冰敷大血管处、温水擦浴等,必要时可给予降温药物。在此期间,同样需要对患儿相关情况进行观察,防止出现寒战。对出汗较为严重的患儿,需要及时更换衣物。

观察病情

对患儿开展床旁护理,详细记录监护仪参数,密切观察头面部,了解皮肤黏膜、意识、皮肤温度、肌张力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刻進行干预。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躁动、寒战等并发症,掌握恢复情况。患儿苏醒后,需要对其四肢活动情况、定向力等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保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颜色、性质、量等。查看切口敷料情况,保证敷料干燥、无渗血等。如发现渗血,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心理护理

相比于成年人,患儿的适应能力不高,处于陌生环境时,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哭闹。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在患儿即将清醒时,可进行轻声呼唤,给予心理上的安抚,使其认识到相关操作已经结束。如果患儿哭闹,可通过搂抱、抚摸等方式进行安抚,这也有利于减少患儿分泌物,改善缺氧情况。

静脉输液护理

手术前进行的禁食操作以及手术形成的创伤,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液体丢失的情况,身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此时,要积极为其补充液体,但注意不能过快或过量输液,防止由于循环超负荷而导致肺水肿、心力衰竭等。输液量需要考虑到患儿血压、尿量等,通过各种检查结果,结合体重进行准确计算。

结束语

小儿麻醉苏醒期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需通过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控制,促进患儿苏醒,从而为术后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