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探究

2023-09-06 05:59张强
高教学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张强

摘  要: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特点与教学现状,从学生角度揭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并结合教学现状与改革需求,提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期望对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预防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5-0113-04

Abstrac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occupational ability. Based on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method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hop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Keyword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reform in education; theory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special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医学专业学科知识和非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必须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教学考核三大部分进行改革创新,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一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特点

(一)  涉及医学专业学科知识多

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医学课程知识,如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具备专业性较强的特点[1]。主要表现:本门课程教学涉及临床医学内容,如早期检测和诊断各种职业病;本门课程教学涉及寄生虫学内容,如因生物因素导致的职业病;本门课程教学涉及病理学、毒理学内容,如因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职业病;本门课程教学涉及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学内容,如因工作条件恶劣导致的职业病。

(二)  覆盖非医学专业知识

本课程教学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使学生掌握提高劳动者职业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医疗技能。所以,本课程教学除涉及医学专业领域学科知识之外,还涉及其他非医学专业知识。具体表现:本门课程教学涉及工程学基础知识,如在噪声、粉尘、辐射、高温等工作环境下采取的健康防护方法;本门课程教学涉及分析检验学知识,如检验检测各种有害物质;本门课程教学涉及心理学知识,如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  理论课教学方式守旧

本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重在6∶4左右,课时安排以理论课为主。在理论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授课方式,使得學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本课程教学氛围沉闷[2]。同时,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涉及较多学科知识,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向学生讲解全面的知识。此外,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很难理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只能从课本上机械式记忆有关理论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感到理论学习枯燥无味。

(二)  实验教学以演示及学生操作为主

本课程实验教学沿用固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教师一般按照课本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课堂演示、学生进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的流程开展教学活动,未能给予学生发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3]。同时,在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项目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需要用镉、苯等有毒有害溶剂,所以教师只能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很难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认知。

(三)  教学评价仍需深化改革

近年来,本门课程积极推进教学评价改进,将考核方式改革为理论课闭卷考试、平时成绩与考勤相结合。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与考勤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操作考核中,将学生实验操作纳入到考核范围;但是,在学生实验报告与考勤考核中,考核评价内容较为单一,未能全面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虽然本门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需要在实验操作过程、课堂表现等方面细化考核评价内容。

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需求

下面从学生角度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需求,以明确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一)  学生对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需求

根据表1可知,75%的学生对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满意;54.5%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安排满意。但是,有64%的学生对理论课教学一般满意或不满意,有63.5%的学生对实践课教学一般满意或不满意。

(二)  学生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需求

根据表2可知,有95%的学生倾向于信息化教学方式,有80%以上的学生支持理论课程、实验课教学改革,有90%以上的学生支持增加案例教学和现场见习教学。(三)  学生对教学考核改革的需求

根据表3可知,52%的学生支持开卷考试,67.5%的学生支持增加平时成绩考核,55%支持撰写论文或学习报告考核方式。

四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

(一)  理论课教学改革

1  病案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本课程教学中,针对职业中毒、职业性肺部医患、物理性和生物性职业危害等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方法,选取典型的职业病案开展教学活动,促使病案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佳的临床教学效果[4]。以矽肺病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听、看、做、想四个教学步骤组织现场教学,具体教学过程:第一步,学生听。听的目的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了解患者病状。教师让学生认真听问诊过程,向教师学习问诊技巧,并且在医师与患者的交流中直观加深对职业病的初步感知。第二步,学生看。看的目的是了解患者体征,掌握常用检查操作技能。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患者体格检查、肺部功能检查过程,并且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讲解肺活量、肺总量、用力肺活量、肺功能报告、尘肺病诊断、标准胸片诊断和矽肺病胸部X线片阴影表现等知识,之后再插入其他病症相似的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易混淆的病例进行综合判断。第三步,学生做。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检查过程。教师布置学生其他患者案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问诊、查体、诊断过程,之后由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第四步,学生想。想的目的是深入分析病案和检查结果,积累诊断经验。教师组織学生讨论分析多个现场病历,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

2  创新线上教学方式

本课程教学要主动应对新冠感染疫情对课程教学带来的挑战,积极开发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个线上平台的教学优势,构建起集成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的线上教学体系,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本课程可以利用腾讯会议+毕博+雨课堂+微信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一是在课前阶段,教师在毕博平台上传预习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下载资料进行预习。二是在线上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开展教学直播,学生借助终端设备进入到直播课堂听讲,腾讯会议提供平台留言、语音互动功能,方便学生及时与教师交流,答疑解惑。线上课堂教学的课时为40分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间时间休息下眼睛,眺望远处,缓解视觉疲劳,保证网课的听课效果。同时,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听课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提高提问频率,检查学生的听课状态。三是在课后阶段,教师利用雨课堂向学生推送课后试题,发布复习资料,学生在完成试题后可以直接自查分数,并通过试题解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教师定期在雨课堂上检测学生课后试题完成情况。四是在平时交流阶段,教师利用微信群与学生一起讨论课程知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能够及时获取教师给予的帮助。

3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

在本课程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下面以“铅中毒”教学为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具体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课前准备。教师在新课教学前1周将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包括PPT课件、教学大纲、微课和学习任务单等,让学生下载资料进行自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并在新课教学前一天提交任务单,便于教师掌握学生预习情况。在“铅中毒”的课前学习阶段,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简要概括铅的理化性质、接触机会、毒理和代谢,完成学习任务单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线上测试题,并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二阶段,课中教学。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讲解知识,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教师再让小组学生讨论新课知识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答案。最后,教师梳理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在“铅中毒”的课中教学阶段,小组代表上台概括铅的理化性质、接触机会、毒理和代谢知识,也可以向其他学生展示小组制作的PPT。在课堂讨论阶段,让各小组讨论“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铅中毒如何处理?”第三阶段,课后复习。教师布置学生章节习题,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与教师沟通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提出学习建议[6]。

(二)  实验教学改革

1  增加综合性实验教学

本课程教学改革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优化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在适当保留原有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7]。以生产性毒物综合实验为例,设计现场实验教学(8学时)、空气铅含量检测实验(4学时)、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讨论(3学时)三项系列实验教学活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活动一,现场实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蓄电池厂,了解铅和聚乙烯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记录产生毒物环节,采集毒物样本,为检测生产环境铅浓度做好准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能够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职业卫生工作性质,了解更多有关职业病预防的实用性知识;实验教学活动二,检测生产环境空气。教师让学生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从生产现场采集的铅样品,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教学活动三,调查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析现场调查情况和空气中铅的检测结果,讨论现场生产工艺、毒物产生原因、对职工身体健康危害以及职业病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实验结论,3次实验共15学时、完成了生产环境现场调查,现场有毒物质样品采集,实验室毒物检测分析,撰写调查实验报告4部分内容。通过开展上述综合性实验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本课程教学改革要尝试线上实验课教学模式,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为学生创建沉浸式的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从多空间视角获得实验体验[8]。尤其对于高危实验、高消耗实验和慢性实验而言,要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试验技术直观展示实验情况,打破传统实验条件限制,保证实验安全性。本课程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要优选实验项目,如“职业性尘肺病诊断虚拟仿真实验”“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仿真实验”“铅中毒案例虚拟仿真实验”等实验项目。具体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中登录账号,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登录系统后查看学习任务,在线完成实验课程学习。教师利用系统检查学生实验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仿真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通过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在安全环境下完成实验操作,实现对本课程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三)  改革教学考核

本课程教学考核要改革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确保考核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发展作出全面评价。具体改革建议:其一,增大实验教学考核比重。本课程要重新分配理论与实验教学部分的考核分值占比,将实验教学考核成绩比例提升到50%,引導学生高度重视实验技能发展。其二,丰富实验教学考核内容。本课程教学考核要将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科学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9]。其三,增加平时考核内容。在平时考核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纳入到考核范围内,起到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要围绕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课程理论教学改革中要创新采用病案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方法、线上教学方式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验课教学改革中要增加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从而构建起高效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预防医学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军义,夏源,陈青松.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1):34-36.

[2] 郝长付,姚武,翟若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5):580-582.

[3] 周健,王发选,陈楠.“课程思政”融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99-101.

[4] 张晶,李环,王洪艳.现场教学法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2(2):158-159.

[5] 刘芳炜,张坤,徐苑苑.新冠肺炎疫情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2):21-22.

[6] 冯小雨,宋春梅.微课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2):157-158.

[7] 段晓旭,张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与应用[J].中国宽带,2020(4):126-126,128.

[8] 王高阳,袁媛,金亚平.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18):73-74.

[9] 李毓,王海霞,马儒林.形成性评价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农垦医学,2021(5):451-454.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