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那些事儿

2023-09-06 06:13张铁峰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全麻麻醉状态

张铁峰

为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通常需要使用麻醉技术缓解患者的疼痛。然而,麻醉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丧失感觉与知觉,还包含诸多其他内容,其麻醉质量会对手术治疗乃至预后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手术麻醉的作用

在术前予以患者针对性的药物麻醉,让其暂时丧失感觉与知觉,始终处于一种被动配合的状态,并能改善手术时产生的疼痛感,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镇痛与助眠

当患者术前进行麻醉注射后,会失去知觉,起到镇痛作用,能更为舒适地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在手术期间,患者往往因麻醉药物的影响,很快就能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可进一步减少手术中的身体不适感。

提高手术效果

手术通常所需时间较长,为确保医生每一刀精准落实,要求患者保持静止,避免因身体移动影响手术效果。使用麻醉药物,可让患者的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能更好地保持静止状态,为提高手术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手术全麻与半麻的区别

全麻

全麻即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或吸入全麻药物,让患者彻底失去意识与知觉,且全身无痛、记忆力短暂可逆性缺失。在全麻实施中,往往需要借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手段,安全性较高、舒适性较好,适用于大多数手术。然而,全麻所需的麻醉剂量较多,容易对患者的心肺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通常情况下,手术是否全麻取决于疾病类型,同时兼顾患者的实际需求。比如对于一些大型的开胸手术,需要进行全麻;但也有一些相对较小的手术,如双眼皮手术,需要患者保持一个相对清醒的状态,通过睁眼与闭眼配合手术操作,只能使用局部麻醉。全麻经过临床科学验证,一般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麻醉药物很快便会被肝脏代谢掉,除非对麻醉药物过敏,或患有全身器质性疾病无法耐受麻醉。如为静脉全麻患者,麻醉师也并非让其一直处于睡眠状态以完成手术,否则患者术后可能产生呕吐等不良反应。

半麻

半麻包括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等。其中,椎管内麻醉指麻醉医师利用穿刺设备,通过患者的背部脊柱间隙进行穿刺,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但接受半麻的患者意识相对清晰,能够听到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声音,容易产生恐惧情绪。因此,麻醉医师需结合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等,为患者注射适量的镇静剂,帮助患者快速入眠。近几年的临床大量实践研究证明,半麻在多数下肢、下腹部手术中比较适用。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特殊情况,不建议使用半麻。

手术麻醉的相关注意事项

麻醉准备工作

进行手术前,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式。为了保证麻醉效果与手术质量,在麻醉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禁食禁饮。医护人员往往会要求患者在术前8 h开始禁食禁饮。因为麻醉后,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随之下降,若胃肠道内有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手术后很容易出现反流、堵塞呼吸道等不良情况,增加窒息的风险。当然,并非所有的麻醉都需要这样做,主要是针对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手术,尽可能在术前做好禁食禁饮等准备工作。

(2)麻醉前需控制好基础疾病。多数手术患者不只存在一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的基础病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及脑血栓等,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麻醉前,需将患者的血压、脉搏及心率等各项指标调整到正常范围内,确保手术的安全。

(3)麻醉前,护理人员需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如麻醉药物、麻醉注意事项及麻醉复苏期等,以提高患者对麻醉的认知,缓解恐惧与焦虑心理,积极接受治疗。

麻醉的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主要是利用各种麻醉药物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同时密切监护身体机能变化情况。但在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1)躁动。术后,接受麻醉尤其全麻的患者,在恢复期可能会出现嗜睡、安静的情况,以及轻度的定向障碍、脑功能恢复速度较慢,经过一段时间后方可恢复正常。但有部分患者会产生较大的情感波动,出现不明原因的哭泣、躁动不安等。

(2)苏醒延迟。一般来说,在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后的1~1.5 h,患者便可清醒,并逐步恢复肢体运动、定向能力、术前记忆。如在1.5 h内意识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则可判定为苏醒延迟。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如药物原因、自身代谢缓慢、中枢神经系统部分损伤等。

(3)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在全麻患者中较为多见,既往有相关病史、女性和吸入麻醉相对发生率更高。其危险因素有:患有糖尿病,处于焦虑状态;胃容量提升;手术部位与牵拉卵巢和宫颈扩张术、腹腔镜手术及斜视纠正手术与中耳炎等手术;手术后疼痛应用阿片类药、低血压和大量饮水等。若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较轻,可使用胃复安、氯丙嗪等药物进行治疗;若症状较为严重,需给予止吐药,必要时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

麻醉后的护理

当停止使用麻醉药后,患者会逐渐恢复意识。但同时会因意识到生理结构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躁动、抑郁等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所以,做好麻醉后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尤为重要。

(1)在患者从手术室转入到病房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当患者意识恢复后,与之积极沟通,告知手术结果,询问有无不适感,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叮嘱家属陪伴在身边,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以减轻抑郁、焦虑情绪。

(2)受到麻醉的影响,很多患者的吞咽功能与语言功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所以在麻醉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吞咽、语言与逻辑等方面的训练,促使机体各项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3)很多患者在麻醉后,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消化功能。在这个时间段,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者的饮食干预,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逐渐将流质食物转变为半流质食物。随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增加食物的种类,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直至恢复正常饮食。

猜你喜欢
全麻麻醉状态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