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3-09-06 06:13谢琳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生活质量

谢琳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100 mg)联合疏血通治疗,实验组应用高剂量阿司匹林(200 mg)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病情转归、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mR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躯体职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病情转归和活动能力,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梗死;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速度快,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显示[1],脑梗死发生的主要诱因是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急性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血小板凝集。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方法主要是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但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临床疗效并不相同[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年龄61~75岁,平均(65.43±7.63)岁;男12例,女9例。实验组年龄60~74岁,平均(65.23±7.43)岁;男11例,女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100 mg)联合疏血通治疗:给予患者疏血通注射液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6 mL疏血通,1次/d,连续治疗14 d;阿司匹林服用剂量为100 mg,口服,1次/d。

实验组应用高剂量阿司匹林(200 mg)联合疏血通治疗:疏血通治疗的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阿司匹林服用剂量200 mg,口服,1次/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病情转归和活动能力:分别使用NIHSS、mRS及Barthel指数评分。NIHSS分值为0~42分,分数和神经功能的关系呈负相关,mRS分值为0~6分,分数和病情转归呈负相关,Barthel指数评分为0~100分,分数和日常活动能力呈正相关。

(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使用SF-36评分量表评估,包括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躯体职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关系,各项分值为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3)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水平。

(4)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80~60分,不满意0~<60分。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10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18%;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8%。总有效=显效+有效。

(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病情转归和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NIHSS、mR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躯体职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脑梗死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使得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肢体感觉异常、癫痫发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生命安全。急性脑梗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血小板集聚、神经保护、改善血液循环或保护线粒体药物,同时要积极控制并发症和病因,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针灸康复治疗[3]。

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效果较好。疏血通的主要来源于水蛭,水蛭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具有通利水道、破血逐瘀的作用,可明显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4]。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1抑制剂,血栓烷A2可以促进体内的血小板的聚集,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环氧酶和血栓烷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影响纤维蛋白生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抑制炎症、对抗氧自由基的效果。但是,阿司匹林的药物剂量仍处于研究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定量[5~6]。有学者指出,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起到良好的抗动脉硬化、抗氧化等效果,可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5]。但是也有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会刺激患者的身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胃肠道刺激症等,严重的会出现大便隐血等症状[6]。因此,在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患者药物剂量,一旦患者身体状态出现异常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尽管高剂量阿司匹林存在不良反应,但减少剂量后不良反应可以缓解,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缺乏更好的替代药物选择,其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在阻断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可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梗死的损伤。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病情转归和活动能力,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李婛,黄燕兰,陈晓菊.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22,62(3):73-75.

[2] 初志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1):256.

[3] 郝秀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及对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1(4):192.

[4] 王玉书.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4):224-225.

[5] 袁均锱.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1,18(2):95.

[6] 李智力.不同劑量的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01):183-184.

猜你喜欢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生活质量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