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辟秽汤治疗小儿轻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研究*

2023-09-07 02:48卢慧娜赵雪晴何素蓉杨明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8期
关键词:奥密克患儿症状

董 玲 卢慧娜 赵雪晴 何素蓉 杨明明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目前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成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2)感染的优势毒株,虽其致病力有所减弱,但具有潜伏期更短、传染力更强、免疫逃逸等特点,致使儿童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死亡人数逐渐增加,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至2022年11月,重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呈扩散趋势,主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小儿轻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多属寒湿郁热证,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少痰、肢体困倦、脘痞呕恶、腹泻,舌红,苔白厚腻,脉濡或滑。本病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目前西医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由于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且小儿用药受年龄限制、毒副作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临床救治工作中出现了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中医治疗病毒感染历史悠久,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势。本研究采用青龙辟秽汤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寒湿郁热证)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1],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做出的诊断。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符合寒湿郁热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少痰、肢体困倦、脘痞呕恶、腹泻,舌红,苔白厚腻,脉濡或滑。纳入标准:年龄3~10 岁;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中医证型属于寒湿郁热证;入选前未接受过其他方案治疗;无心、脑、肝、肾等功能不全、无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和免疫性疾病等;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中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或低下者;依从性较差,不愿口服中药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 日重庆市中医院儿科发热门诊收治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寒湿郁热证)患儿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 例。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26 例;年龄3~10岁,平均(6.52±1.64)岁;病程5~24 h,平均(12.28±4.71)h。治疗组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3~10 岁,平均(6.38±1.86)岁;病程5~24 h,平均(12.39±4.52)h。两组患儿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重庆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批件号:2021-ky-4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九味羌活颗粒(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2009,5 g/袋),3~6岁患儿每次口服1/2 包,每日3 次;7~10 岁患儿每次口服1包,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青龙辟秽汤,组方:生麻黄9 g,苦杏仁10 g,生石膏30 g(先煎),桂枝9 g,生姜9 g,羌活9 g,独活9 g,苍术9 g,酒川芎6 g,射干6 g,赤芍9 g,柴胡10 g,白芷9 g,薏苡仁15 g,藿香9 g,鸡内金9 g,生甘草6 g。水煎分服。汗出热退、恶寒疼痛减轻者,将生麻黄调整为炙麻黄5 g,桂枝减为6 g;鼻塞流涕明显者,加辛夷花9 g,苍耳子6 g;咽痛明显者,加玄参9 g,金果榄9 g;咳嗽加重者,加桑叶9 g,枇杷叶9 g;脘痞呕恶明显者,加姜半夏6 g,厚朴6 g;腹泻明显者,加秦皮6 g,茯苓9 g;肢体疲倦乏力明显者,加党参9 g,大枣9 g。3~4岁患儿50 mL/次,5~6岁患儿100 mL/次,7~10 岁患儿150 mL/次,口服,每日3 次。疗程5 d。青龙辟秽汤由重庆市中医院煎药室代煎。

1.4 观察指标 1)安全性指标。监测患儿各项常规指标:血常规、小便常规、心酶、肝功、肾功、心电图。2)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版)》[2]并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而制定。3)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率≥90%。显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率≥60%,<90%。有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减轻,症状积分减少率≥30%,<60%。无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无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率<30%。总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治疗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头身疼痛、咽痛消失时间,干咳少痰及肢体困倦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s)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50 50体温复常时间1.25±0.34△2.12±0.38头身疼痛消失时间1.12±0.65△2.81±0.42咽痛消失时间2.17±0.44△3.06±0.51干咳少痰缓解时间2.38±0.59△3.59±0.67肢体困倦缓解时间2.29±0.47△3.63±0.51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恶寒4.81±0.72 1.76±0.56*△4.78±0.83 3.52±0.64*发热3.59±0.78 1.12±0.49*△3.65±0.69 2.37±0.61*头身疼痛2.47±0.53 0.85±0.39*△2.66±0.58 1.53±0.40*咽痛2.36±0.62 0.92±0.45*△2.53±0.65 1.47±0.49*干咳少痰1.48±0.46 0.42±0.18*△1.57±0.54 0.78±0.41*肢体困倦3.41±0.37 1.05±0.41*△3.29±0.45 2.05±0.52*鼻塞流涕3.35±0.34 1.18±0.45*△3.14±0.57 2.29±0.42*脘痞呕恶1.19±0.41 0.37±0.21*△1.23±0.47 0.71±0.32*腹泻1.27±0.49 0.30±0.18*△1.34±0.57 0.62±0.35*

2.4 两组治疗前后NLR、SAA 与CRP 水平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儿NLR、SAA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NLR、SAA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 分别于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LR、SAA与CRP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LR、SAA与CRP水平比较(±s)

组 别治疗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LR 2.59±0.76 0.62±0.39*△2.75±0.51 1.47±0.43*SAA(mg/L)52.79±10.48 8.50±2.84*△54.28±11.62 22.43±5.77*CRP(mg/L)5.06±1.14 4.98±1.17 5.12±1.03 4.92±1.23

2.5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因口服药物而导致的严重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疫”指瘟疫,是中医学对烈性传染病的概称。《素问·刺法论篇》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此次重庆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通过飞沫及接触进行人与人传播,具有潜伏期更短、传染力更强,较强的免疫逃逸等特点,呈现广泛流行性,感染范围之广,上至初生新生儿,下至中青老年人。感染者均具有相似临床症状,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归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

《松峰说疫》曰“寒疫。不论春夏秋冬,天气忽热,众人毛窍方开,倏而暴寒,被冷气所逼即头痛、身热、脊强。感于风者有汗,感于寒者无汗”。寒疫是由于感受暴寒邪气所引发的急性流行性疾病。这种非时暴寒往往是由于天时本温暖或温燥而突然出现异常寒冷气候,寒邪郁滞温热或温燥令气而发病。临床特点初起可表现为短暂的表寒证,随即表现为表寒里热证,或初起即为表寒里热证,入里传变可发生他病。笔者从重庆气象局官方网站获悉,2022 年8 月至11 月中旬(秋季)重庆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1月底至12月(初冬)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据以上气候特点分析,2022 年重庆秋季气候干旱温燥,初冬气温骤然下降。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冬季气候总体凸显阴冷湿寒特点,易引起与寒湿邪气相关的疾病。本市11 月感染病例呈现快速增长,与历代文献中寒疫发生的气候条件相吻合。小儿为纯阳之体,具有阳气有余,阴津不足的生理特点,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特点,故小儿感邪后发病容易出现阳、实、热证。小儿感受寒湿戾气,首袭肌表,肺卫郁闭,秽浊湿邪困阻气机,郁而化热,故此次临床病例多属寒湿郁热证。

青龙辟秽汤由大青龙汤加减而成,方中生麻黄开宣肺气,发汗散寒。生石膏辛甘微寒,辛能透邪,寒能清热,与麻黄相配,助麻黄透邪外达的同时兼清里热。桂枝、生姜发汗解表,助麻黄解表散寒。羌活和独活分别走气分和血分,治头面上肢及下肢风寒湿邪,通行全身,祛湿止痛。白芷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能行能散,长于宣通。苦杏仁降气化痰,除风散寒。苍术燥湿健脾,解郁辟秽,乃湿证之圣药。薏苡仁健脾清热、淡渗利湿。藿香芳香避秽、化湿止呕。酒川芎为血中气药,走而不守,功在行气活血,燥湿搜风。射干与赤芍清热解毒、凉血止痛,起到减轻热势,截断扭转之目的。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磨胃。生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宣肺运脾、散寒祛湿、芳香避秽、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大青龙汤具有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4-5]。羌活、独活、白芷、苍术、射干所含多种有效化学物质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6-10]。藿香与薏苡仁所含化合物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抗病毒的同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起到改善胃肠不适症状的作用[11-12]。酒川芎与赤芍联合应用抗炎、抗病毒与镇痛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抗凝血的作用[13-14]。柴胡中所含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能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炎、解热、镇痛,其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尤为突出[15]。鸡内金中所含多糖等物质具有刺激肠胃运动、改善细胞免疫的作用[16]。

SAA 为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反映机体感染情况和炎症恢复的灵敏指标。CRP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因子,可用于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SAA 联合CRP 检测能早期、精准、快速识别感染类别。在病毒感染急性期时,SAA 水平明显升高,而CRP 升高并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所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治疗前血SAA 水平升高,CRP 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患病初期即为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实现细胞免疫的重要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目前相关研究已证实[17],血常规中淋巴细胞(LYM)与细胞免疫中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呈正相关,提示通过检测LYM 水平能一定程度反映CD4+T细胞和CD8+T 细胞水平,即机体当时的免疫状态。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消耗大量的免疫细胞及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使得T 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故导致感染患者的LYM 也相应减少。NLR 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与LYM 绝对值之比,是一种成本低、易获取的炎症指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学特征为LYM 下降,NEU 正常或稍低,从而导致NLR 增高。本研究显示,两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治疗前,NLR及SAA 水平均升高,表明感染患儿急性期时机体处于免疫低下及急性炎症反应状态。两组治疗后NLR 与SAA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青龙辟秽汤可能通过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及降低炎症反应而起到治疗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青龙辟秽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寒湿郁热证)患儿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状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奥密克患儿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某方舱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迎战奥密克戎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