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2023-09-07 02:47钟有芳牛向馨岳昌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8期
关键词:龙胆盆腔炎盆腔

钟有芳 牛向馨 刘 穗 卢 丹 岳昌华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海南 琼海 571400)

盆腔炎(PID)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通常由多菌感染,而阴道与宫颈区域的其他内源性菌群也可能参与其中[1-2]。PID 可分为慢性盆腔炎与急性盆腔炎(APID),可能会导致异位妊娠、不孕等晚期并发症,严重者还可能引起休克、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PID 进行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非常有必要[3-4]。对APID确诊患者及早进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也至关重要,目前主要干预措施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口服广谱抗生素[5-6],可以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有研究表明配合中医药汤剂联合治疗对APID 患者有更显著的效果[7]。因此,本研究对龙胆泻肝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APID 患者症状缓解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APID 的相关诊治标准[8];年龄20~55 岁;此前1 个月未服用过龙胆泻肝汤或抗菌类药物治疗且此前未参与过同类型相关研究。排除标准:用药过敏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等者;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凝血病及其他类型急性炎病者;病情危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系统疾病或依从性差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API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APID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 例。研究组平均年龄(33.17±5.13)岁;平均病程(3.94±0.86)周;有生育史31 例;疾病类型为子宫内膜炎20 例,输卵管(卵巢)炎15 例,盆腔腹膜炎10 例,盆腔结缔组织炎13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2.96±5.28)岁;平均病程(3.89±0.91)周;有生育史34 例;疾病类型为子宫内膜炎19 例,输卵管(卵巢)炎17 例,盆腔腹膜炎9 例,盆腔结缔组织炎12 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生育史、疾病类型、病情状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受试者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静脉滴注头孢西丁(海口市制药厂,批号H109503457)2 g,每6 小时1 次,口服加多西环素片[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H41020946)0.1 g,每12 小时1 次,治疗2 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龙胆泻肝汤,组方:生地黄20 g,泽泻12 g,柴胡10 g,车前子、山栀子、黄芩、木通各9 g,当归8 g,龙胆草6 g,甘草6 g。水煎取汁400 mL,每次200 mL,每日早晚各1次温服,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参考相关标准[9]对APID 患者中医证候进行定量评估,主要证候包括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每项0 分~6 分,总分24 分,积分越低则中医证候越轻。2)盆腔积液量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通过超声诊断对APID 患者的盆腔积液量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进行检测。3)血细胞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与单核细胞计数(MO)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分析计算NEU/LYM 的比值(NLR)与LYM/MO 的比值(LMR)。4)血清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C 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测定。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APID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嗜睡或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10]各项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时视为无效;各项症状均有所好转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时视为有效;各项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时视为显效。临床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Statistics2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盆腔炎性包块直径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盆腔炎性包块直径比较(±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盆腔炎性包块直径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下同。

组 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分)13.94±3.26 4.96±1.15*△13.85±3.39 7.01±1.22*盆腔积液量(mL)9.06±2.05 3.23±1.08*△8.94±2.72 5.54±1.36*盆腔炎性包块直径(cm)4.63±1.17 2.41±0.16*△4.58±1.23 3.01±0.44*

2.3 两组治疗前后WBC、NEU、LYM、MO、NLR、LMR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NEU、MO 及NLR 值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LYM 及LMR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BC、NEU、LYM、MO、NLR、LMR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BC、NEU、LYM、MO、NLR、LMR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WBC(×109/L)17.98±1.46 7.62±1.59*△18.03±1.44 10.87±2.13*NEU(×109/L)5.84±1.63 3.48±1.25*△5.91±1.37 4.56±1.09*LYM(×109/L)1.39±0.56 2.54±0.92*△1.37±0.64 1.85±0.74*MO(×109/L)0.45±0.21 0.30±0.07*△0.46±0.19 0.37±0.11*NLR 3.83±1.82 1.37±0.67*△2.95±1.35 2.18±1.04*△LMR 3.62±1.79 9.35±3.11*3.09±1.52 5.40±2.7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PCT 水平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CRP 与PCT 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PCT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PCT水平比较(±s)

组 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mg/L)27.46±4.31 7.47±2.53*△27.53±4.28 12.34±2.87*PCT(ng/L)34.29±4.38 10.36±3.94*△34.51±4.66 17.72±4.1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用药后,两组患者出现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嗜睡或失眠等不良反应情况,未见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APID 是微生物从阴道或宫颈管上升到子宫内膜和输卵管的结果,若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因此准确的诊断以及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尤为重要。盆腔炎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所致,故在治疗时应选择可同时作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药物。头孢西丁钠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与第2代头孢菌素相当,有抗厌氧菌作用,具有较好的酶稳定性,在临床多应用于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或合并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多西环素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结核性杆菌属、螺旋体等对本品敏感,且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但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抗菌谱与四环素、土霉素基本相同,体内、外抗菌力均较四环素强,微生物对该药与四环素、土霉素等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11-12]。

本研究发现,中西医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抗生素单独治疗的患者,且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以及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等也明显更低,提示龙胆泻肝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AIPD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病症并提升治疗效果。龙胆泻肝汤可清肝胆湿热、泻肝胆实火,且在多种炎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已久。方中龙胆草为君药,可除湿泻火、清热疏肝;山栀子、黄芩为臣药,可泻火燥湿并清热;生地黄、车前子、柴胡、泽泻、木通等为佐药,可滋阴养血、疏肝利胆、渗湿利水;甘草为使药,可调和药性,诸草方联用可疏肝利胆、散热除湿。因此本研究联合用药后的APID 患者疗效更好。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LMR 值更高而WBC、NLR 值和血清CRP、PCT 水平等更低,提示龙胆泻肝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APID 患者的炎性反应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分析这些结果,原因推测是WBC、NLR 值及LMR 值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炎症发生可诱导WBC、NEU 及MO 增多,而LYM 减少[13]。血清CRP 是炎症反应后迅速产生的一种急性反应蛋白,PCT 是一种降钙素前肽,两者均可反映机体炎症活跃程度[14],当AIPD 患者被治疗后,患者症状得以缓解其机体炎性反应自然降低。进一步地,抗菌类药物头孢西丁及多西环素可通过不同作用方式对不同病原菌进行抑制灭杀,在APID治疗及抑菌消炎上有较好的效果,而龙胆泻肝汤在抑菌消炎方面的作用方式则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Mas 轴介导的抗炎途径等对APID 产生效用,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董月美等[15]研究也发现炎症反应较低的患者其WBC 及NLR 值更低而LMR 值更高。李晓红等[16-17]的也同样发现中西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PID 患者炎性包块、盆腔积液与中医证候积分,并降低血清CRP 与PCT 水平,这些与本研究相吻合。此外,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等状况发生,说明龙胆泻肝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AIPD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APID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升疗效,缓解患者症状,减低机体炎性反应,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龙胆盆腔炎盆腔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5种龙胆属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