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的关系研究

2023-09-08 07:04李静张信琴李运明王鹏汪雄裴海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冠脉造影冠心病

李静,张信琴,李运明,王鹏,汪雄,裴海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严重血管狭窄病变,定义为闭塞血管前向血流TIMI 0级且闭塞大于3个月[1]。CTO在确诊冠心病患者中检出率高达18%~52%,但其血运重建率很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仅占10%~15%[2]。CTO复杂的病变结构是限制PCI应用的主要因素,该类患者行PCI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低且并发症风险高[3]。CTO-PCI在不同中心的成功率差异很大,其成功与否与术者经验和术前评估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识别和评估CTO是提高该类患者血运重建成功率,降低患者痛苦和负担的关键环节[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化学性炎症中具有代表性的炎症细胞因子,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作炎症标志物[5]。研究证实,hs-CRP在AS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血清水平与AS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对心血管事件风险和疾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6,7]。然而截至目前,hs-CRP水平与CTO形成的相关性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探究血清hs-CRP水平与CTO形成的关系,并发掘hs-CRP作为临床CTO预测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西部战区总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CTO的患者57例作为CTO组,匹配同期行冠脉造影的冠脉狭窄患者104例作为冠心病组,冠脉无病变患者70例作为正常组。CTO定义为:经冠脉造影明确合并至少1支血管完全闭塞,且通过冠脉造影及临床资料确认闭塞时间>3个月。冠心病定义为:经冠脉造影明确合并至少1支血管狭窄程度≥50%。正常定义为:冠脉造影检查中未见血管有明显狭窄。排除重要临床资料(冠脉造影、hs-CRP等)缺失的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处在创伤应激状态、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有心源性休克或心肺复苏史患者。

1.2 方法收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冠脉造影常规采用Judkin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1,Q3)]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TO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受试患者入院时血浆hs-CRP水平对CTO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人群的基线及临床资料比较CTO组较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男性比例居多,年龄、HbA1c、空腹血糖(FBG)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O组糖尿病史和吸烟史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O组HDL-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BMI、TC、LDL-C、UA、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运用符合比例优势假设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HbA1c、HDL-C、FBG、hs-CRP、糖尿病史、吸烟史对CTO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hs-CRP(OR=1.405,95%CI:1.238~1.595,P<0.001)、年龄(OR=1.043,95%CI:1.017~1.071,P=0.001)、吸烟(OR=0.383,95%CI:0.186~0.790,P=0.009)是CTO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OR=0.192,95%CI:0.069~0.533,P=0.002)是CTO的独立保护因素。

2.3 ROC曲线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CTO组和非CTO组(正常组+冠心病组),ROC曲线显示,hs-CRP截点值为3.355 mg/L时,预测CTO的灵敏度为0.404,特异度为0.891。曲线下面积为0.671(95%CI:0.584~0.758,P<0.001)。

3 讨论

CTO作为冠脉粥样硬化的终末阶段,死亡率高、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评估该类患者并加以干预可极大改善预后。本研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组、冠心病组及CTO组,并对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年龄越大,HbA1c及血糖越高的人更易患CTO,且长期吸烟的男性CTO患者较女性更多。而HDL-C升高的人群患CTO的风险更低。进一步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CTO形成有关,是CTO的独立危险因素,以hs-CRP水平3.355 mg/L作为截点值时,其预测CTO的灵敏度为0.404,特异度为0.891。此外,年龄、吸烟是CTO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CTO的独立保护因素。

图1 ROC曲线分析

表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临床特征

表2 CTO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度炎症反应可导致斑块失稳,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或CTO[8]。而CTO继发的慢性心肌缺血也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加剧[9,10]。因此,机体炎症标志物水平往往反映着心肌组织的缺血损伤程度,研究提示,炎症标志物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复杂性和严重程度正相关[11,12]。目前反映CTO患者炎症标志物特征的临床数据较少,肝脏合成的hs-CRP是炎症反应和促炎触发的重要标志物,主要反映机体损伤、炎症和感染状态[13]。据报道,hs-CRP介导的炎症反应在AS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AS早期即可检测到hs-CRP水平升高[14]。近年来随着微量hs-CRP检测技术的发展,hs-CRP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CVDs)的风险分层[15]。中国香港进行的一项随访了1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CVD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16]。另一项日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参与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hs-CRP水平最高四分位组疾病风险比最低四分位组高出2.98倍[17]。印度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774例冠脉疾病受试者和1544例无症状个体的hs-CRP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hs-CRP水平最高四分位受试者冠脉事件风险比最低四分位受试者高出4倍[18]。显然,在反映心肌组织缺血损伤继发的全身炎症状态方面,hs-CRP具有独特的代表价值,虽然其基线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中均有较大区别,但其与CVD风险的关联性并未改变[19]。揭示hs-CRP水平与CTO形成的关系对临床CTO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表明,CTO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CTO患者,提示其与CTO形成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独立预测CTO,这一结果表明血清hs-CRP水平与CTO之间的相关性不受其他临床、生化指标和治疗特征等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局限性在于,回顾性研究的性质和单中心小样本量的限制可能导致研究偏移。糖尿病是冠脉粥样硬化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世界公认的观点,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一般基线资料和临床特征分析时,正常组相较于冠心病组及CTO组拥有更低的FBG水平及HbA1c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时并未得出糖尿病是CTO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与多数明确患有糖尿病的研究对象入院前长期降糖治疗、样本量偏小及所收集资料均为既往住院患者,未能完全避免选择偏倚相关。

总之,本研究表明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CTO形成相关,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评估血清hs-CRP水平对CTO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冠脉造影冠心病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