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1例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2023-09-08 08:35韩玉华芦金飞陈建国陈文艳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17期
关键词:实性包块卵泡

刘 珍 韩玉华 芦金飞 陈建国 陈文艳

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被发现。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原发肿瘤,临床多见,以囊性包块为主,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相对少见,超声诊断率低。本文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找出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经超声检查及病理证实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1例患者的资料,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52岁。有下腹坠胀感1例,因月经欠规则就诊1例,余患者无明显不适。

1.2 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

术前超声提示阔韧带肌瘤、卵巢纤维瘤各2例,盆腔包块性质待定7例。

病理结果:卵泡膜-纤维瘤5例,其中1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右侧卵巢显示不清,提示阔韧带肌瘤,见图1;卵泡膜细胞瘤4例,其中1例患者盆腔偏右侧实性为主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包块内可见无回声区,CDFI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盆腔有积液,提示包块性质待定,见图2;纤维瘤1例患者体检发现左卵巢内实性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欠均匀,无钙化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后方回声衰减,CDFI内无明显血流信号,盆腔有少量积液,提示卵巢纤维瘤考虑,见图3;卵巢高分化型Sertoli-Leydig细胞瘤1例患者超声检查右附件区探及实性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椭圆形,CDFI内见血流信号,RI 0.74,提示包块性质待定,见图4。

图1 卵泡膜-纤维瘤术前超声图

图2 卵泡膜细胞瘤术前超声图

图3 卵巢纤维瘤术前超声图

图4 右卵巢高分化Sertoli-Leydig细胞肿瘤术前超声图

1.3 超声图像特点

11个病灶均位于盆腔,单发,左侧6个,右侧5个,大小不一,直径18~106 mm,平均53 mm;9个实性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欠均匀,2个实性为主低回声包块,内部可见无回声暗区,均未见钙化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类圆形、椭圆形10个,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1个;后方有声衰减7个;内部有血流信号7个,阻力指数(RI)>0.4,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4个。

3 讨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原发性卵巢肿瘤之一,根据2014版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分为单纯间质肿瘤、单纯性索肿瘤、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本组病例中,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及卵泡膜-纤维瘤均属于单纯间质肿瘤,而高分化的Sertoli-Leydig细胞瘤属于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其中10例术前人附睾蛋白、生殖激素水平均位于正常范围,1例CA 125略升高,病理结果为卵泡膜-纤维瘤;1例CA 724略升高,病理结果为卵泡膜细胞瘤;11例均倾向于良性。人附睾蛋白在鉴别、诊断盆腔肿块良恶性方面有重要价值,是诊断卵巢癌较好的肿瘤标记物[1]。本文资料显示,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仅1个病灶,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疾病认识不足

11个病灶术前超声诊断中只提到阔韧带肌瘤和纤维瘤,主要原因是接诊医生对其他类型肿瘤不了解。卵巢纤维瘤占卵巢肿瘤的2%~5%,无分泌功能,常伴腹水,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2]。而本文卵巢纤维瘤1例年龄33岁,正值生育期,无明显不适,盆腔内可见少量积液。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0.5%~1.0%,多数为良性肿瘤,恶变率约为5%[3],部分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雌激素,引起绝经后女性阴道流血、内膜增厚甚至癌变,多伴腹腔积液,无功能性患者临床多无特殊症状[4]。本文卵泡膜细胞瘤4例生殖激素水平正常,内膜无增厚,其中有盆腔积液1例,为无功能性。卵巢卵泡膜-纤维瘤占卵巢肿瘤的4%~6%,好发于绝经后和20~40岁人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好[5]。一般由卵泡膜细胞瘤老化及纤维组织增生引发[6]。本文5例卵泡膜-纤维瘤中,仅1例有下腹坠胀感,34岁,其余4例已绝经。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比例<0.5%,由支持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组成,大多数是单侧发病,可发生于1~84岁,年轻女性占比较高,约20%会复发,95%在5年内复发[7]。本组1例Sertoli-Leydig细胞瘤属于高分化,年龄21岁,因月经欠规则就诊,肿瘤切除已两年,目前无复发及明显不适。

3.2 声像图不熟悉

本文资料显示,实性低回声包块9个,内部回声欠均匀;实性为主低回声包块,内部可见无回声暗区2个。11个均未见钙化灶,边界清晰;形态多呈类圆形、椭圆形等。这些声像图特点与文献[5-7]报道基本一致。

3.3 病灶来源难分辨

子宫和卵巢是最常见的盆腔病变来源,女性绝经前,卵巢容易显示,病灶位于卵巢内时,判断来源较容易。本文1例纤维瘤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主要是因为病灶位于卵巢内部且肿块小,来源明确,结合声像图及病史易诊断。当病灶位于卵巢边缘且紧邻子宫时,判断来源相对困难,此时需和子宫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鉴别。典型浆膜下肌瘤表现为肿瘤突出于子宫外,与子宫紧密相连;阔韧带肌瘤表现为肌瘤位于子宫旁,不与子宫相连。两者与卵巢分界清楚,血供均来自子宫动脉,CDFI可显示血供来源,但如果发病部位不典型、体积较大,或与子宫、卵巢分界不清等,术前诊断尤为困难[8]。一旦发现附件区占位,可使用阴超“滑动征”判断卵巢与病灶之间的关系,阴性说明病灶与卵巢一体,即病灶来源于卵巢;若阳性,说明病灶与卵巢分开,两者并无关联。女性绝经后,卵巢逐渐萎缩,超声扫查往往难以显示,病灶来源易误判。本文有2例误诊为阔韧带肌瘤,主要原因为患者已绝经多年,无明显不适,超声扫查卵巢显示不清,而肿块与子宫分界清楚。绝经后女性一旦发现附件区实性低回声占位,首先要考虑卵巢肿瘤,做进一步检查。

3.4 鉴别诊断要点不了解

Brenner瘤[9]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仅占卵巢肿瘤1.5%~2.5%,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一般单侧发病,良性较多见,仅2%~5%为交界性或恶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良性超声图像表现为卵巢实性或囊实性低回声包块伴多形性钙化,后方伴扇形声影[10],肿块内钙化灶是特异征象,也是两者鉴别要点。

综上所述,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以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包块多见,内无钙化灶,边界清晰,多数呈类圆形、椭圆形。临床医生需熟练掌握其声像图特点,结合患者病史,超声可以做出相应的诊断。

猜你喜欢
实性包块卵泡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其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