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背景下芜湖工业题材主题绘画创作研究

2023-09-10 13:09夏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芜湖城市建设

摘 要:工业题材是当前许多艺术家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在芜湖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芜湖画家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涨与积极的创作热情。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芜湖工业题材主题绘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芜湖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轨迹。以城市建设为背景,研究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论述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所呈现的艺术风貌、取得的成果和对当下工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绘画创作;城市建设;工业题材;主题绘画;芜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科研项目“城市建设背景下芜湖重大建设题材美术创作研究”(WJKY-202109)研究成果。

一、城市建设发展与芜湖工业题材绘画

20世纪80年代,芜湖尚未打破旧有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经济地位并不突出[1]。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时有着“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芜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格局却变为了以重工业为主,且重工业化程度越来越深,2008年,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72.3%。随着芜湖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芜湖画家开始关注到这一方面,并创作工业题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例如,在芜湖长江大桥建设期间,芜湖畫家来到大桥建设工地现场进行写生,描绘大桥建设场景,他们保持着一种激动与积极的创作姿态,探索工业题材主题绘画。早在20世纪50年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毛泽东萌发了在芜湖建大桥的想法,并指示就宜都、芜湖、南京三座大桥进行规划。1959年,芜湖长江大桥设计初步完成,并成立了建桥委员会。修建长江大桥,似乎已水到渠成。然而,后期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最终搁浅。直到1997年,芜湖长江大桥才正式破土动工。大桥建设期间,受到了安徽美术界的关注。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根据协会提出的“关注时代生活、体现地域特色、弘扬徽派传统、重铸世纪辉煌”的工作方针[2],在芜湖长江大桥建设期间组织了近40位画家加入大桥采风团,赴大桥建设工地进行写生采风、创作,并基于写生的画稿、创作完成的近百件作品,在原芜湖市文化局、芜湖市文联、芜湖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共同努力下举办了《世纪金桥——芜湖长江大桥美术作品展览》。

在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用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描绘大桥建设。如刘玉龙的作品《撼天·狂想》,以俯瞰的视角表现出纵深感,这幅作品以浑厚的笔触、浓重的色彩表现建设中的大桥,并减弱了对具体物象的细节描绘,使画面中的形与色浑然一体,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罗朗的作品《乐章》用较为平视的视角来表现桥梁合龙,将天空、水面、陆地处理成三块颜色,有意减弱画面的空间,画中的脚手架、造船器材、船也用平涂的色彩处理手法,使画面形成平面的图像构成。除了表现大桥外,也有表现建设工人的作品。画家项春生的作品《大桥建设者》以写实的绘画语言表现建设大桥的工人在桥上休憩的场景。

画家们通过这次写生创作,不仅感受到火热生活的丰富多彩,更加深了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热情,是芜湖工业题材艺术创作与芜湖城市建设的一次有效结合。

二、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表现形式

除团体组织性的重大题材创作外,也有艺术家个人将目光投入芜湖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上,通过对工业题材绘画的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安徽画家巫俊于1998年芜湖长江大桥建设初期,便来到大桥建设工地写生创作了油画《芜湖长江大桥建设工地》。在创作这幅画时,巫俊是以印象派轻盈明快的笔触、跳跃明亮的色彩来表现大桥建设工地。同样是描绘大桥建设工地的画作,《跨越》(图1)的表现形式迥然不同于之前的《芜湖长江大桥建设工地》。我们所看到的建设工地现场不再是源于现实的客观取景,而是一个被艺术家的直觉感受重新归纳的空间。巫俊鸟瞰的视角也改变了他以往的绘画方式,这幅画强烈的调性表现不同于细腻的色彩表达,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的处理痕迹。画面中表现的是芜湖长江大桥建设的高潮阶段,大的俯视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势”气。也是从《跨越》开始,巫俊的绘画艺术进行了“跨越”。他借鉴了新表现主义之后形成的这种激情澎湃的画风,非常契合于正在快速崛起、加速向前的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体现出更加普遍、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延续着这种高涨的情绪和表现性手法,巫俊陆续创作出《变迁》《三峡大坝工地》《大编组站》等画作,与《跨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作品用刀粗犷,有如斧劈刀斫;涂色堆色酣畅,可谓痛快淋漓,洋溢着腾飞的生命活力和历史跨越的动力。面对这些作品,可以从中体会到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感受到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中国当代新型建设的工业题材很多优秀作品,也体现了与西方后现代艺术影响有关的创作和思考。但任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中国工业题材的表现手法和认知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是伴随着中国时代发展而变化的。”[3]艺术家在表现芜湖工业建设题材绘画时,是与芜湖城市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的。

进入21世纪后,芜湖工业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2015年芜湖第三座长江大桥动工兴建,于2019年4月26日完成钢梁合龙。2019年也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筹备的阶段,巫俊再次将目光聚集到大桥建设上,创作出油画《世纪金桥》,与近20年前的作品《跨越》又有不同,整幅画面光线充足,色彩明亮,表现出热闹的建设场景。除了绘画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外,画面中也能够看到更为现代化的造桥技术,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中,以“建设”为主题的作品相较于前几届全国美展有所增加。画家刘玉龙以大桥为主题,创作出油画《历史的风景·天堑之上》。刘玉龙在20世纪90年代末便开始关注工业题材,长期致力于对社会主义工业建设题材的研究及实践,代表作《静静的夜》《怒放》《高峡赞歌》《沸腾的船厂》分别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他的工业题材作品既有严谨的造型,也有浓郁的色彩表现。同时画家用奔放、果断的笔触让画面体现出力量与厚重感。刘玉龙也多次创作出以芜湖工业题材为主题的作品,如色粉画《芜湖造船厂工地》,画面中的船、起重机和塔吊被重新组合排列在相应的位置,观者不仅能看到井然有序的造船场景,也可以感受到造船厂的雄伟。通过反复对造船厂主题进行研究,刘玉龙相继创作出《沸腾的船厂》、《中国梦——造船》(图2)等一系列以“造船”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物与物之间形态各异,但又具有秩序和整体氛围感。画面中点、线、面的构成关系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亮暗对比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秩序感,作者想要表现的不是建设场景的瞬间,或是记忆的片断,而是一种历史的永恒。通过抹去重来的反复绘制,画中的吊机、船只、远处深不可辨的物体从清晰变得模糊,再到清晰。他的绘画不单纯是艺术再现现实功能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结合画家自身对这个社会、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在表现工业题材主题绘画上,相较于已完成的工业建设成就,刘玉龙更热衷于表现正在建设的工业场景,正是这种过程性的展示,带来了工业题材艺术创作的突破性可能。

换个角度来看,艺术家只有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变迁,才能创作出更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好作品。芜湖城市建设也为芜湖画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2018年芜湖轻轨建设期间,在一些绘画作品展览中同样能够看到以芜湖轻轨建设为题材的画作。

表现芜湖工业题材的绘画作品不仅体现在描绘芜湖城市建设发展上。作品《自主创新铸品牌》(图3)是画家童兆源与欧阳小林以我国自主创新品牌奇瑞汽车为题材创作的版画,表现的是芜湖奇瑞汽车工厂现代化车间繁忙生产的场景。这幅画共分为三联,画面色彩较多,调成浓淡的红、黄、灰,加上人物的脸部、衣着等颜色共有10多种,极具朝气和现代感。画面以组装完成的红色汽车和工作人员为中心,反映工作人员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画面两边重叠、交叉的自动机械手,像一条条舞动的中国龙,传送着汽车零部件;打磨、切割、焊接发出的火花与未经上漆的汽车外壳等,共同组合谱写出一曲和谐而优美的“自主创新”旋律。画面动静交织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变化之中体现着秩序。画家童兆源在芜湖工作生活多年,创作出多幅以奇瑞汽车生产为主题的作品,如《征程之光》《蓝色的“东方之子”》《钢的旋律》《时代·工匠》等。作者继承了徽派版画语境,吸收当代审美元素,在以此为主题的系列工业版画中,表现出芜湖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安徽做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部署之后,汽车行业的整体科技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版画《自主创新铸品牌》不仅描绘出自主创新铸品牌的场景,更是芜湖工业和技术蓬勃发展的有力佐证。

在当前中国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芜湖工业题材绘画创作从题材和表现内容上紧跟时代发展,作品充分反映了芜湖当下如火如荼的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写实手法的藩篱。从涉及桥梁建设、轻轨建设、造船厂及汽车工业等方面创作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表现当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思考,及其让艺术回归现实并呈现油画本体语言真正艺术魅力的努力。在探索工业题材主题绘画艺术形式的实践中,有了创造性的审美发现。从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的构图上看,俯视构图居多,大的俯视构图视角能较好地凸显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工业场景的宏大。在表现技法上,不仅仅是油画艺术再现现实功能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结合画家自身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通过对芜湖地区工业题材进行的艺术创作,再将目光关注到国家层面上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上。某种层面上,表现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为一些画家绘制更宏大的历史题材绘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画家刘玉龙早期创作了多幅表现芜湖工业的绘画作品,通过这些主题创作,劉玉龙在表现工业题材上得心应手,也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以三峡工程为主题的油画创作上,并于2019年创作出油画《高峡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纪实》,2021年创作出油画《建设中的三峡工程》。

通过对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到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呈现出多元化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同时,后现代思想的传播对艺术家有着一些影响,使艺术家产生新思考和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尤其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法上的启示,艺术家从不同的视角表现工业题材绘画。如巫俊以大笔阔斧的表现手法表现工业力量,画家刘玉龙用浓郁激情的色调来表现宏大的工业建设,还有一些艺术家从细腻抒情的审美角度描绘工业状况,这些绘画创作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艺术家对工业发展的思考、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及其艺术创作创新的能力,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画家对当下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发展的艺术态度和对艺术形式创新的思考与表现。

参考文献:

[1]潘晔.芜湖的“硬核”与“柔软”[N].芜湖日报,2021-11-11(1).

[2]张松.走进火热生活 博采时代风韵: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部分美术家赴芜湖长江大桥建设工地采风[J].美术,2001(4):74-86.

[3]徐良霞.表现当下: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油画作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夏东,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西方绘画创作与理论。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芜湖城市建设
芜湖滨江天际线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芜湖药改的底气是“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