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意象 传承文化

2023-09-12 10:27倪宗红
新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化自信

倪宗红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言简义丰,艺术表现力强,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古诗词教学时,如何通过关注、梳理诗词中特定的文化意象,把握意象所要表达的丰富意蕴与潜在话语,开展主题式意象探究,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本专辑的两篇文章做了较好的探索,可供参考。

【摘 要】笔者提出通过“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实施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与传承。具体以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为范例,以“意象探究”为入口,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策略、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提高学习效益,使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落实。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主题式意象任务群 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建立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瑰宝,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优秀的古诗词。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和意义,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呢?笔者认为,实施“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是一个不错的入口。

一、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指向培养文化自信

古诗词中的意象,不是纯客观的“事”与“物”,而是表情达意的物象或事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即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意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象。

所谓“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是指围绕一个主题,聚焦古诗词意象开展的若干进阶式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多元的意象鉴赏策略自主阅读、梳理与探究,从一首诗走向更多同类诗,寻“根”溯“源”,发现古诗词文化意象的内涵与价值,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与传承。

在小学开展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把握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文化体系,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古诗词的认知和文化认同,提升其自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统编教材古诗词的主题分类与文化意象

开展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古诗词的主题可以从人文、意象文化和作者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笔者从“人文”主题出发,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体分为以下四大类别。

一是“人与自然”。这类诗词在教材中占44%以上,以《春晓》《望庐山瀑布》《村居》《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等为代表。这类诗词大多描写四季之美、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及儿童趣事等,表达人在自然中的愉悦自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静美好,花鸟鱼虫、风雨日月、水木泉石等自然万物经常成为这类诗词的意象。

二是“家国情怀”。这类诗词在教材中约占29%,以《静夜思》《清平乐·村居》《出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为代表,这类诗词大多抒写农家生活的祥和、对远亲故土的思念,以及爱国忧民、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天下为公的传统理念。代表家园的明月、小溪,暗喻孤独的栖鸦、寒霜、客船,以及大漠孤城,是这类诗词的常见意象。

三是“珍视友情”。这类诗词在教材中占9%,以《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为代表,常见的意象有杨柳、杯酒、远帆、流水、夕阳、雨纷纷等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四是“明理言志”。这类诗词在教材中约占18%,以《悯农》《题西林壁》《竹石》等为代表,诗人常借松、竹、梅、兰、菊这些意象咏物抒怀。明理诗的意象较为广阔,大到高山、长河等伟岸、旷远景物,小到登高望远、渔者捕鱼等这些生活常事,都会被诗人赋予独特的意蕴。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情需要,灵活处理古诗词分类。学生也可以围绕某个意象或作者,分门别类进行专题探究。

三、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如何引导学生围绕既定主题,有效地开展任务群学习,探究古诗词意象呢?笔者以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为例展开阐述。

纵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编排体系:第一学段通过诵读、想象画面学习古诗词;第二学段结合注释、资料、故事等理解古诗词大意和情感;第三学段重点学习拓展组诗、比较分析,体会诗词的表达方法。六年级下册在综合性学习之后,教材由诗到词,按年代顺序编排了一组古诗词,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组古诗词的学习,不应停留在读、背为主的学习要求上。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之前习得的古诗词鉴赏策略,同時为更高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体现古诗词教学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笔者以“古诗词诵读”为范例,以“意象探究”为入口,引导学生自主融通六年级下册17首古诗词,进而贯穿小学阶段111首古诗词,开展主题式意象任务群学习。具体设计了下面四个进阶式的探究任务。

[任务群 进阶活动 学习要求 课时 任务一 群诗阅读,分门别类 独立阅读,确立研究主题(人文、意象或作者) 1~2 任务二 聚焦主题,建圈探究 合作探究同主题下一二首,提炼意象,理解大意 任务三 多元鉴赏,成果分享 各主题圈用适恰方式汇报成果,共享诗词意境 2 任务四 拓展更多,寻根溯源 集体深入探究一二类诗,发现意象的文化内涵 1 ]

在实施任务群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努力将主题古诗词的学习、文化意象的探究及鉴赏策略的引导全面融合,通过观物取象、结象会意、融象入境、出境及类等意象鉴赏策略,提高任务群学习的效益。

(一)观物取象,把握原型特点

古人创作有“观物取象”之说,即通过观察、描摹自然来表达世间真理。同理,研究诗词意象,也要观物取象,即从诗词描摹的若干景物中找出寄托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为此,在实施“任务一”时,我们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设计了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围绕主题梳理古诗词的中心意象,还原其属性特点。

[诗中的(景)物 聚焦“象” 原型特点 好雨、野径、云俱黑、江船、

火独明、(红湿、花重) 春雨 润万物、细无声 ]

学生通过填表,找到好雨、野径、江船、红湿、花重等景物,经过细读、比较,发现所有景物都是紧扣这场不期而至的“春雨”展开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由此可见,“春雨”才是中心意象。唯有找到中心意象,才能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雨”,挖掘“春雨”的具体特点,进而找到自然中的春雨与杜甫心中的“春雨”的内在联系,读懂诗人因何而“喜”。

(二)结象会意,理解诗词主旨

在聚焦中心意象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联结策略,牵一“象”动全诗,通晓诗词大意。

1.单个意象,联结生活体验。

教材中的咏物诗,以单个意象居多,如《马诗》《竹石》《石灰吟》《蝉》。诗人选取这一物象入诗,必是发现此物与自己要表达的志向有共通之处。学生扣住意象,由物及人,则能通达诗人的心与志。所以,开展“任务二”学习,教师以问题小贴士的方式提示“咏物诗”主题圈的学生思考:联系你在生活中了解的“物象”(马、竹子、石灰等),列举“物”和诗人会有哪些相似之处。在自主联结的过程中,诗人的美好品格和高洁志向也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

2.多元意象,勾勒整体画面。

诸如送别、边塞、田园生活这类主题诗词,往往不止一个意象,而是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意象,还要将这些意象关联、叠加成一个立体画面、动态场景,步入诗的意境。如研究《送元二使安西》的文化意象,开展“任务二”实践活动时,学生往往满足于找到多个意象后,就只关注对诗中两个典型意象(杨柳、杯酒)的交流,而丢失了多元意象的关联。于是,我们让主题圈中的每個学生揣摩朝雨、客舍、杨柳、杯酒、阳关这些物象,饰演元二和王维两位主角,让物象与物象充分关联,让物与人虚拟对话。活动中,每个学生努力为自己设计台词的过程,亦是解读意象内涵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很好地关照、整合了多种意象,有效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诗词的意象文化不再是一个概念和标签,而是活泼的实践活动。

(三)融象入境,体悟诗词境界

王国维曰: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是潜行于作品之中的个人精神境界,袒露作者的性情世界与内心独白。为保障“任务三”鉴赏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提供资料贴、思想拍启、组诗画“象”、吟诵表演等多元支架,由各主题圈自主选择相匹配的鉴赏策略,聚焦“诗眼”,共同构建诗词的“境外之境”。

1.以“资”解诗,探究入境。

学生与诗人巨大的时空差,加之古诗词含蓄凝练,要融进诗人的大境界有一定困难。针对“明理言志”主题式意象研究的特点,任务驱动学生广泛搜集诗人生平、创作背景及相关典故,自制资料贴,能推动学生从浅表解读走向诗人内心深处。如“咏物诗”主题圈聚焦《石灰吟》中“清白”一词:有的学生讲述于谦“每次进京从不带任何礼品”“死后抄家没有多余的钱财”的事例,赞美诗人不趋炎附势、为人正直;有的学生则联系“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资料,分析诗人一心为民的高洁品格。又如,读《马诗》,学生聚焦“燕山”,分析“燕山”的出处及文化意象,讲述让怀才者一展身手的历史典故,大有为诗人李贺鸣不平之愤懑状。学生在制作、分享、运用资料贴的过程中,习得“知人论世”的鉴赏策略,无声地与诗人们高尚的心灵对话,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提升了眼界格局。

2.以“画”解诗,想象入境。

除了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小学语文教材在古诗词学习中提到最多的读诗词策略。的确,中国古诗词很美,美到当你品读它们时,胸中似有一幅幅画在缓缓展开。古诗词的意象简约、凝练而优美,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任务三”学习时,我们借用教育戏剧中的经典活动——“静止画面”“思想拍启”,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定格诗中各种意象,师生以拍击肩膀为信号,拍触定格的意象,被拍到的学生必须用语言描述他所扮演的意象及脑海中的动态场景。这个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意象、表达意向,因而得到了不少主题圈学生的响应。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传统文化等人文主题圈,以及“溪”“酒”“月”等意象圈的学生纷纷采用这一策略支架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如展示《泊船瓜洲》时,学生竟然将“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作为定格意象,代表方外、仕途和家乡,表现诗人奉诏北上途中留恋故园、担忧仕途、有所期盼的矛盾心绪,令大家拍案叫绝。以画解诗,通过想象再造意境,如同与诗人携手经历一场审美之旅,其过程充满诗情画意。

3.以“诗”解诗,互文入境。

“意象”承载着中华文化历史中典雅的审美特征。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小学生准确理解“不明说、不直说”的古诗词意象,实属不易。因此,我们引导意象圈的学生梳理散落在各册教材中的同“象”诗句,聚集成群,通过类群比较发现其中的文化元素。以苏轼的《浣溪沙》为例。任务一时,学生仅把“溪”视作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溪——兰溪水。任务二时,学生聚焦“溪”,将“山下兰芽短浸溪”“小溪泛尽却山行”“溪上青青草”“溪上对鸥闲”排成一列,加以比较,有了两大发现:一是“溪”象征着闲适、恬淡和自由;二是“溪”在《浣溪沙》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贯穿整首词,上阕的“溪”给予诗人清新和纯净,而下阕的“溪”则给予诗人启示和力量。

另外,主题圈在“月”的意象探究中,发现诗人的心境不同,月亮的意象也不同。除了“见月怀人”这一中国文化的典型意象,月亮还可以是自由、纯洁、美好的意象。通过聚焦意象,互文解诗,学生对中国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明月”“杨柳”“杯酒”等文化意象的理解逐渐走向全面立体、饱满丰富。

4.以“诵”解诗,声情和谐。

鉴赏送别、爱国忧民这类意象朴直、情感充沛的主题诗,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式朗诵,将诗人因国破家亡的忧伤、因国土收复的喜悦生动地表现出来。此时的诵读,不是粗浅的感受,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诗词韵律与诗人情意的融合与再造,是一种热烈、深刻的生命体验。

(四)出境及类,寻求文化根脉

读古诗词,“须能入亦能出”。能入,这里指的是有一颗体验丰富的心;能出,指的是深谙文化内涵,知道如何自处。

1.从一首走向更多,理解民族文化。

优秀诗作,写的是“一个”,表现的是“一类”。任务四引导学生将探究目光拓展到小学语文教材全册,甚至延伸到课外。从《采薇》走向边塞、“柳”,从《送元二使安西》走向送别、“酒”,从《春夜喜雨》走向自然、“雨”……分享者一次次被师生反诘、追问。如探究“溪”意象,学生问:为什么诗人选用“溪”作意象?能不能把“溪”换成“河”“泉”“江”抑或“水”呢?诗词中的“溪”大多潺流在哪些地方?经过一番比较与还原,学生得出结论:“溪”象征闲适安宁,就在田边山下、村前屋后,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恬淡、祥和的家园生活。又如,探究传统文化诗篇,学生发现,虽然诗词创作的年代、背景等不同,但其核心内涵只有一个——希团圆,望家和。这些被诗人反复运用的意象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体现了文化根脉的延续与传承。随着主题式意象学习的深入,学生渐渐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根”与“脉”——家和国安、天下大同的儒家思想。

以主题关联更多气韵相通、根脉相连的诗群,探究古诗词的文化意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2.从一人走向群体,体认民族精神。

诗,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寄托,是宝贵的民族精神文化。读一首好诗,犹如与高尚的人对话;读一类人的诗,则如同接受一种精神的洗礼。读陆游、杜甫、屈原,就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王昌龄、王翰、卢纶,自然荡起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读于谦、郑燮、王安石,定会认同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研究拥有共同气质、品格的诗人,能不断加深对这种民族精神的认知,进而走向对民族精神的充分体认。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育才登云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文化自信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