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骨质疏松与β胶原特殊序列和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比值的相关性

2023-09-13 03:51吴曼仇莉文燕张慧敏张佩佩蒋帅张艺张成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骨量胶原比值

吴曼,仇莉,文燕,张慧敏,张佩佩,蒋帅,张艺,张成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a 老年医学科,b 医学影像科,宿迁 223800

骨质疏松症(OP)是目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中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发生率逐年提升[1],困扰着中老年人[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0~49岁、50~64岁以上及65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已高达3.2%、19.2%和32.0%,且知晓率、早期治疗率较低。由OP所致的腰腿疼痛、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了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3-5],将双能X线BMD吸收测定法(DXA)作为OP诊断的“金标准”,但受到设备昂贵、评估治疗效果较滞后等的影响,未广泛普及应用。骨代谢指标可以反映患者骨代谢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6]。有研究[7]显示,OP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中老年患者骨密度(T值)与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比值的关系,进一步了解OP与骨代谢标志物各指标的相关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167例(男35例,女132 例),年龄范围46~94岁。纳入标准:绝经且年龄≥46岁的女性,以及≥50岁的男性。排除标准:近期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慢性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接受激素治疗者。根据《2014版NOF防治骨质疏松症临床指南解读》[8],将受试对象根据T值大小分为3组:T值≥-1.0 SD为骨量正常组,-2.5 SD

1.2 研究方法 3组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5 mL血,离心,留血清,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罗氏E602),对3组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血清T-P1NP、β-CTX进行检测,两者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16~55 μg/L、100~650 ng/L。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3组患者腰椎1-4骨密度(BMD-L)、右侧或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N)、右侧或左侧髋关节全部骨密度 (BMD-H)进行测定,与年轻成人峰值比较T值评分,分别用T-L、T-N、T-H表示各部位骨密度的大小。

2 结果

2.1 3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结果及β-CTX/T-P1NP比值的比较 正常组β-CTX水平骨量低于骨量减少组低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组T-P1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骨量正常组β-CTX/Total-P1NP比值低于骨量减少组低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3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结果及β-CTX/T-P1NP比值的比较

2.2 骨代谢标志物β-CTX/Total-P1NP比值与T值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T-L、T-N、T-H均与β-CTX/Total-P1NP比值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骨代谢标志物β-CTX/T-P1NP比值与T值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OP是一种年龄相关性老年退化性疾病,男女均可患病,因女性受激素水平的影响,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导致骨量减少、骨结构变化,OP发病率明显增加[9-10]。表1显示,3组比较,骨量正常组年龄小于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目前临床上可根据骨代谢生化指标来判断骨转换情况。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两类,骨形成标志物包含T-P1NP、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等,骨吸收标志物包含吡啶啉、脱氧吡啶啉、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β-CTX等。β-CTX、T-P1NP 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使用的2种骨代谢标志物[11]。本研究结果显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水平呈上升趋势,且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但3组间比较,T-P1NP水平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提示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破骨增加,但成骨无明显下降。本研究进一步计算β-CTX与T-P1NP的比值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β-CTX/T-P1NP比值与BMD(T值)呈负相关,即β-CTX/T-P1NP比值越大T值越小,骨质疏松越严重,进一步表明骨质疏松患者的破骨速度大于成骨速度,导致破骨与成骨过程在时间上不平衡造成骨量绝对值下降[12-13]。

双能X线骨密度虽然为目前诊断OP的“金指标”,但是通常在起始治疗后1~3年才可检测出较显著的变化,而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起始治疗后数日至3个月就可快速反映治疗效果[14-15]。本研究结果提示β-CTX/T-P1NP比值与BMD(T值)负相关,可为OP的早期筛查、早期预防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相应的参考。

猜你喜欢
骨量胶原比值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胶原ACE抑制肽研究进展
正畸矫治过程中龈沟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