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

2023-09-14 13:45许见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许见苏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对课堂提问加强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利用该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思维,确保在课堂提问的引导下,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作为切入点,探究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促使课堂提问成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桥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在展开教学活动时,部分教师依旧使用了传统教学方式,这导致教学进度与教学目标不符、教学活动与新课改的内容不符,小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填鸭式”的学习模式中,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师生与生生间的更多交流,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首先应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對不同能力以及基础的学生,教师应设定不同的提问内容和提问难度,确保课堂中的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到问题教学活动中。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概述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课堂提问是其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桥梁,也实现了“学”与“教”的统一。提出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速度不断加快,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加之“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缩短,在课外小学生更多是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现阶段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会对课堂造成直接影响,而课堂提问则作为其中的教学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小学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时,侧重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数学属于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初高中阶段学生的物理以及化学成绩均与数学具有直接关系,如果小学生未奠定较佳的数学基础,则会对其后期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小学数学课堂在开展时,教师利用问题式教学法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及运算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品质。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

第一,目的性。教师在提问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在学生回答提问后,对学生回答的内容展开评价。教师应利用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展开评价,肯定学生的优势,但也需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第二,多样化。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对提问方式进行优化,例如个人回答、小组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了解自身的劣势,使学生更好地在后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重视问题设计,实现多样化设计,包括问题类型、内容以及提问形式,贯彻落实课堂提问,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存问题

(一)课堂提问内容呆板

小学教师在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时,并未体现课堂提问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教师课堂提问内容单一化、缺少趣味性。部分教师为了缩短备课时间,减少了教学任务,忽视了课堂提问,更愿意将教材课堂练习题作为课堂提问内容。这导致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与回答的自觉性较差,积极性不足,甚至对课堂提问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低。

(二)数学课堂提问缺乏层次化

当前,小学数学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大多选择利用统一化的问题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度进行检测,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课堂提问缺少层次化则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如果教师设定的数学问题难度较高,学生回答会过于困难,其参与问题讨论与回答的积极性会降低,出现退缩情况,甚至会对数学产生畏惧以及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如果教师设定的数学问题难度较小,会导致问题的挑战性不足,虽然学生会积极回答问题,但该问题无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甚至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不愿参与课堂提问。

(三)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课堂提问缺少针对性,教师并未对提问内容、形式进行充足的准备,其课堂提问大多属于随意性问题,致使提问内容缺乏严谨性,与课堂目标内容有所偏离。这不仅无法使学生掌握课堂的重难点知识,还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教师在展开课堂提问时,思路的清晰度和内容创新意识不足,这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导致学生不愿自主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问的语言缺乏情感,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感有所拉大,基础能力不足的学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且由于课堂主体地位为教师,学生仅是被动回答问题,更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课堂提问的“温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并非教导某一学科的内容,而是对学生进行培育。”不难发现,教育的本质,便是教育出高素质专业人才,即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意识到自己并非简单传递数学知识,而是在培养人才、培养学生价值观。所以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提出的课堂问题应具有温度,能够认识到课堂提问并非仅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简单教导数学知识,而是教师与学生思维以及情感的交流。

比如,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虽然学生能够对平行四边形周长与面积的公式有一定的掌握,但在习题或考试时,很可能混淆这两个概念,导致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大家刚接触新的知识,出现知识概念的混淆很正常,那么大家在做题时,又是如何进行思考呢?”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耐心倾听并记录学生的知识盲区,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教学道具,协助学生通过观察或测量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空间概念,以及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

(二)注重课堂提问的“高度”

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应对学生近期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较高难度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程内容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程知识。然后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向学生展开提问:“如果数字中的小数点向左边移动,那么数字会变大还是变小?”与教材中的提问方式相比,该提问方式的思路更加深入,并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具有一定难度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课堂提问的“广度”

小学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且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要求更高,不同知识点间均存在着直接联系。但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很难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关联。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发挥指导作用,在展开课堂提问时,需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广度”。

例如,教师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一是应重视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加法与乘法构建有效联系;二是在导入環节构建模拟情景。如“给考试双百的学生购买练习本,如果每名学生需要2本练习本,当双百学生为4个人时,一共需要多少本?当双百学生为7个人时,又需要多少本呢?”在提出该类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问题进行展开列式。当考试双百的学生为4个人时,需要2+2+2+2=8本;如果为7个人,则需要2+2+2+2+2+2+2=14人。在该情况下,虽然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但操作较麻烦,也较易出现错误。教师便可以顺势提问:“那么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肯定答案,并引入新课。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当多个同一数字进行相加时,便可利用乘法进行计算,乘法是加法特殊的表现形式。同时,学生也需要认识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存在联系。对学困生和综合表现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以鼓励、激励的方式展开教学评价和问题创设,以免难度过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深度”

分析新课改的内容后不难发现,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深度学习,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具有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的提问教学时,应重视提问的深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

例如,在教授“认识线段、射线以及直线”时,教师应设定教学目标,一是学生对线段、射线与直线有所认知;二是学生对三者的含义特征有所掌握,且能够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将教训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线段、直线以及射线特征进行观察。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大家是否见到过直线、射线或线段呢?”由于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因此学生均积极发言,提出绷紧的琴弦是线段;手电筒的光便是射线;站在火车轨道中间时,两边均看不到头,可以将其视作直线。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课堂提问的深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保证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教师还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积极性、学习状态和是否取得进步纳入学习评价标准中,从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学情,为教学方案的优化、教学内容的升级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秉持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原则,同时实现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将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