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

2023-09-16 14:33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外延视域教学资源

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主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计划丛书》《教师新视野丛书》《校本研究丛书》《课程资源与课程管理丛书》《做悟教育丛书》等,著有《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论》《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管理实务》《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等;主要研究领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教育;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及校本研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相对于教学需要而言,教学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一方面,那些需要较大经费投入的优质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在配置数量和惠及学生规模上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另一方面,教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同时,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对部分薄弱学校而言,教学资源不仅总量有限,而且大部分质量偏低。也就是说,教学资源存在不均衡性和稀缺性,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得不思考和探索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即如何在现实基础条件下实现既有教学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把有限的教学资源用足用好。笔者认为,围绕效率维度,大力推进并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可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效率维度视域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意义

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强调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效率优先、兼顾其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源于以下基本认知:在教学资源配置及其开发、利用能力不充分且难以完全满足所有教学需求的情况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权衡和取舍,使教学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保证并且重点推进那些更急需的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效,确保教学资源不闲置、不浪费,能“各尽所能”地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既有条件下教学资源的功能最大化或最优化。

1.教学资源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总体上讲,教学资源建设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并将长期存在。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教学资源效率维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因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总量有限,分配不均,所以教学资源必然存在着供需矛盾。一般地,我们认为教学资源分配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其实不然,教学资源如果均衡分配,其功能很可能被稀释和分散,甚至可能产生教学效率低下等状况,这一点在一些教学资源分配较均衡的地区已现端倪。因为资源均衡,一些弱教学主体很难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价值,而部分强教学主体很难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因此,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坚持“舍得原则”:一是让某些需求主体对某些教学资源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渡,以便于其他需求主体享有更充分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其他需求主體的教学能够提质增效;二是相对于所有教学主体而言,必须在某个或某些领域的教学资源方面进行某种限制甚至完全舍弃,以保证另外的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的教学能够获得相对充分的资源支持,从而促进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的教学提质增效。这是在既有条件下因为教学资源的有限性而必须做出选择的权衡性策略,是教学资源建设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2.教学资源建设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既然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以某些主体或某些领域的教学资源让渡为条件和代价,那么,这些让渡出来的教学资源要转移到哪些主体和哪些领域,就成为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按照效率优先策略,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聚焦于那些更急需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先开发、利用更急需的教学资源。事实上,我们司空见惯的重点中小学制度、跨区招生制度、分层教学制度、学科竞赛制度等,从本质上讲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学资源让渡措施和建设策略。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当下,这些制度未必一无是处。随着教学资源建设的推进,我们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

3.教学资源建设要激励公平竞争

由于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以某些主体或某些领域的教学资源让渡为条件和代价,所以,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这一让渡都会在教学资源建设上保持一定的张力,以激励学生和家长珍惜教学资源,通过公平竞争获取和享有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对学生来说,由于教学资源建设的不均衡和差别化等张力存在,如果不奋发努力,就很难得到优质教学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焕发出公平竞争的活力,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教学资源建设上,人们对效率的重视将长期存在,而且会持续下去。从这个角度看,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有助于公平、公正。

当然,教学资源的公平竞争也有代价。教学资源的公平竞争实际上是一种筛选和淘汰机制,结果是优质教学资源越来越偏向和集中于那些少数需求主体和特定需求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教育的选拔和分层功能,加剧了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又不能输在奔跑过程中的教育焦虑,容易引发扭曲的教育竞争,甚至形成特定学校、特定群体在特定领域的教学资源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事实上,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择校、选班、学区房等现象,本质上讲都是特定时期教学资源建设总量有限、质量不高和分配不均的产物。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效率维度视域下教学资源建设的类型特点

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境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效率观而呈现不同的类型特点,一般可分为外延型效率和内涵型效率两种类型。

1.外延型效率维度的教学资源建设

所谓外延型教学资源建设,是将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一种以教学成效“保底”为目标的资源建设策略,它高度重视素材性教学资源和条件性教学资源的形式、数量和规模,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为目标。外延型效率教学资源建设优先回答的是教学资源“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比如,在办学条件上,教学要有基本的师资、教室、教材、实验室、艺体器材、活动场馆等教学条件,要保证学生能学到基础性内容,能让教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主要用考试成绩或分数来表征,重视升学率,尤其是名校录取率等现实的外显业绩。在教学过程方面,重视重点、难点、考点。在学习结果方面,注重事实性知识和符号系统,以及书面练习的解题技巧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体验。

外延型效率教学资源建设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夠充分情况下的策略选择,其基本特征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能省则省、少花钱多办事。事实上,临聘教师现象、验证实验变演示实验,以及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等现象,都是外延型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产物。

2.内涵型效率维度的教学资源建设

所谓内涵型教学资源建设,是将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一种以提高教学成效为目标的资源建设策略,它更加重视素材性教学资源和条件性教学资源的类别、品质和适切性等能否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需求,优先回答的是教学资源需不需要、适不适合、是否优质等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比如,在办学条件上,教学要有高质量的师资、教材、专用教室、科创中心、艺体专项器材等高配置办学条件,要保证学生能够学到能力型知识。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它主张考试分数与学习潜力并重,学业成就既涵盖学术性成就,也涵盖非学术性成就,尤其是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教学过程方面,它通常采用主题式、任务型、项目化的大单元教学,重视真实情境、真实问题和真实学习。在学习结果方面,它重视学科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由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等整合而成的高阶知识。

内涵型效率维度的教学资源建设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充分情况下的策略选择,其基本特征是因材施教、适性教学、精益求精、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事实上,不少地方和学校开始重视加大投入,开发、利用那些一次性的、小型化的、消耗性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科创实验、学科实践教学等,这些思想和做法都是内涵型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典型案例。

三、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关系

从发展的视角看,效率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无论是外延型、内涵型,还是兼而有之型,都有一个从低配置到高配置的选择问题,都存在着复杂的迭代关系。

1.外延型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

外延型教学资源建设在早期通常都是粗放型的,重点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往往选择低配置的资源作为“保底”资源。曾几何时,教师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再加上一张嘴,就可以撑起一门课的教学,这就是低配置的“保底”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延型教学资源随之迭代更新。比如,当下许多地方和学校都选择拓展资源和优质资源的建设思路,获得了电化装备、信息技术设施等高配置的资源,一些地方甚至利用科技平板、人机互动、可穿戴AR和AI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生均占有和利用的实验器材、3D打印、机器人等高配置的资源比重不断提高,外延型教学资源建设得以迭代升级。

2.内涵型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

如果说外延型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更多体现在教学技术手段和载体形式方面,那么内涵型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更多体现在教育观念、技术进步所推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革新上。比如,在传统知识传递理论的指导下,评价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建设的标准是学生对学科事实性知识记得牢不牢、掌握得好不好、纸笔考试成绩高不高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实践越来越趋向由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质量观,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观念。对教师资源建设而言,曾经的知识传授者正转向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激发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曾经的教材运用者也开始转向课程开发者、教学设计者和评价合作者。

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深化任务要从统一“保底”、低配置资源的外延型效率维度的建设思路,逐步转向多样化、优质、高配置资源的内涵型效率维度。因此,在素材性资源建设方面,我们要围绕核心素养,推进高质量教材研究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更新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观念,加强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内涵型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在条件性资源建设方面,除了进行统一的基本设备、设施和基地建设,我们还要重视设备、设施的共建、共享,重视技术赋能,打造外延型效率维度和内涵型效率维度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建设格局。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外延视域教学资源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新一代STE分子束外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