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分析

2023-09-16 13:24袁媛
求知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为了改善传统作业设计的不足,避免学生机械化学习,国家颁布并实施了“双减”政策。在该政策下,传统作业设计被要求创新,这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改革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必须加大作业设计创新力度。文章便以此为核心展开研究,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的作用及要求,分析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袁媛(1974—),女,甘肃省金昌市第六小学。

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在该政策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传统作业设计思路与方法。受到一些因素制约,传统作业设计缺乏实用性,无法与当代教育要求相契合,也制约了学生成长。基于此,面对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必须反思、分析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探索有效的作业设计路径,在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的作用及要求

(一)主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往往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能够反映出真实学情。在传统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通常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作业,没有考虑作业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便削弱了作业的价值,无法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部分学生为了应付教师,会选择照抄他人作业,或是选择忽视作业任务,导致作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学生养成了诸多不良学习习惯,不利于将来发展。而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模式、方法有所创新,使学生既可以在课上高质量学习,也可以在课下进行巩固训练,从而发现自身的学习短板,便于自己在后续学习中加以完善,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1]。

二是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双减”政策在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作业设计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这与传统作业设计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作业设计的主体是教师,而在“双减”政策下,逐渐向学生群体转移,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我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反思,了解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学习思路,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是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作业设计不仅对学习主体有着积极影响,对推动教育改革同样有着深远意义。“双减”政策与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接轨,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教师要想实现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落实作业设计创新工作,可以说,这是语文教育进步的必经之路。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在确保作业质量前提下,适当减少作业量,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拥有放松身心的时间,而不是将全部的时间均用于完成作业,这与传统作业设计有着明显区别,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革新进步。

(二)主要要求

一是应注重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在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习惯性地将作业视为知识技能的巩固手段,但实际上,作业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应将作业当作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大手段,而不应将其局限于知识技能巩固层面。并且,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判断其语文素养水平及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准确、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2]。

二是应设计基础性作业。“双减”政策指出,教师应设计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性作业,这给教师创新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导向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确保作业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这是发挥作业价值的基本前提。这也意味着教师应拓宽作业设计思路,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作业形式。例如,传统作业设计更偏向于书面作业,这种作业形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知识,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整个作业完成过程相对机械化。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设计一些实践类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获得全新的作业体验,以此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作业完成质量

在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课后做大量的练习题,认为只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练习就可以弥补其课内学习的不足[3]。然而,过多的作业不仅会占据学生的大量时间,还会让学生倍感压力,作业完成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客观来说,作业主要发挥的是輔助作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掌握知识,但如果教师没有设计好合适的作业量,就会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较低,学习效率不高,事倍功半。

(二)作业形式单一

在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还普遍存在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更偏向于书面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师应试教育思维、方法根深蒂固,没有从传统教育中抽离。他们为了能够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在讲解完知识后一般会要求学生反复抄写重点字词,或是完成大量习题。然而,部分学生对此类作业并不感兴趣,为了完成作业任务会选择照抄其他同学的作业。长此以往,作业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反而会给教学工作埋下隐患。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趣味化作业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学习积极性就会显著提高。作业设计亦是同理,教师需要密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兴趣爱好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转变作业在学生心中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充分体现寓教于乐。教师可以从教材深入挖掘趣味元素,设计出趣味化作业。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作者在文中描绘了老北京的春节情景,其中有许多习俗与当代春节有着明显差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提取文中“年画”“春联”等关键词,让学生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画年画或写对联。一些传统春节习俗发展至今早已失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有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分享交流。这种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与探究交流中提升语文知识技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4]。

又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前作业。在正式讲解前,教师先向学生抛出疑问:“除了地球,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并以该问题为核心组织一次小型辩论赛:根据回答,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认为有生命存在,反方认为没有生命存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来论述个人观点。这种作业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语言和智慧的双重碰撞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

(二)设计分层化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便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引起重视。设计分层化作业既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体现,也是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策略。设计这类作业要求教师仔细分析学生学情,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设计,从而有效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基础性知识为主,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第二类以提升性知识为主,是学生在理解基础性知识后需要掌握的内容;第三类则以拓展性知识为主,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学情设计分层化作业。第一类作业可以要求学生练习课文生字词、多音字及句式;第二类作业可以要求学生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句;第三类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梳理总结,阐述课文主旨,并围绕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展开讨论。分层化作业使学生可以在循序渐进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作业完成主动性及质量。

又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该篇课文属于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难度较大,教师便可以通过设计分层化作业来降低学习难度。第一类作业可以是诗句翻译,要求学生概述古诗大意;第二类作业可以将古诗的后两句作为重点,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这两句诗的哲学意义;第三类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找出与《题西林壁》相似的古诗,如《登飞来峰》,并分别探究两首古诗的思想感情。分层化作业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5]。

(三)设计生活实践化作业

传统作业设计以书面作业为主,作业量多且形式单一,不符合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教材中的大量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这给作业设计提供了条件。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认识到生活实践化作业的价值,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设计生活实践化作业。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回忆秋天雨水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文中优美的字词进行造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在课堂上相互分享交流。这类作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还可以使其掌握各种字词的正确用法,不断提高学习成效。

又如,在学习《竹节人》时,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师可以设计“制作竹节人”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根据文中描述的竹节人制作方法进行制作,也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搜索教程进行制作,最后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小学语文作业中适当增加生活化元素,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拉近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有着积极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迫在眉睫。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其创新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評价,还可以推动教育改革。在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部分教师忽略作业完成质量、作业形式单一等问题,要想充分体现作业价值,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设计基础性作业。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从趣味化、分层化、生活实践化等类型的作业入手,创新作业形式,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梁伟.“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析:以部编本教材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22,8(8):35-38.

[2]曾艳娇.立足单元整体 优化作业设计 推进深度学习: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6):45-47.

[3]舒会.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458-459.

[4]陈国龙.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途径[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1(33):71-72.

[5]郑雪.浅析“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方法[J].爱情婚姻家庭,2020(10):123-124.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