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建构

2023-09-17 22:48常皓雯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高中英语互联网+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仅依靠文字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逐渐被多元的以符号、文字、图画等因素作为传播媒介的模式所取代。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渐转向了多元化、全面化、综合化以及素质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和只注重知识的应试性的教学理念都已经落后于当下教育环境和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一线教师和学生的现实需要。那么,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的多模态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恰好弥补了教育理念在时代的进步下显露出的弊端。

英语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涉及了中西方文化、文学、社会等人文因素。尤其是对英语阅读课堂而言,互联网检索信息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为英语阅读课堂提供了海量的多模态语篇资源,在教科书之外为学生呈现了足够的信息资源,包括视频材料、漫画、歌曲、杂志、报纸等。这些有趣且新奇的资源为师生拓展了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也能够帮助学生融入语境。不论是从人才培养角度,还是从英语的工具性特点来看,阅读在英语的学习中都十分重要。而英语阅读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本研究将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入手,结合“互联网+”的背景,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建构。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模态研究在20 世纪70 年代最早被提出,在20世纪90 年代成为研究热潮,国外学者Roland Barthes 最早开始研究多模态,发现了语言、图像和文字之间的关系[1],Halliday 指出模态是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例如图像、画面、音频、视频、手势、表情等共同构成[2]。在21 世纪初,国内学者如胡壮麟、顾曰国、张德禄等人也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多模态研究。胡壮麟认为多模态符号是一种表达信息的特殊方式,应该重视培养多模态的读写能力[3]。顾曰国认为模态是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方式,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外部环境是指人、动物、机器等,在此基础上,他又定义了单模态,双模态和多模态;单模态是指用一种感官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双模态是指用两种感官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多模态是指用三种及三种以上的感官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张德禄认为多模态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表达意义的交际行为活动[4]。

基于多模态分类和语言课堂教学特点,张德禄又将模态系统分为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也就是语言文字、影像、视频、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及PPT, 网络,实验室等等[5]。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来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之中,用多模态模式进行教学,摒弃传统阅读课堂中“读完就做题”的教学方法,用多种手段和内容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充分地融入阅读情境,参与到课堂活动,推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施。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传统英语阅读课堂往往集中在“阅读文本”这一点,很少结合其他信息资源,例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而教科书上虽然存在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图片,但也远远不足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也调动不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在第二语言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是非常重要的,显然,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阅读课堂。国内众多学者对于将多模态教学引入英语阅读课堂的理论与应用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传统的“黑板—课本”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也就是说,在英语阅读课上融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确会提高教学效率,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的文章单词量增大、难度增强、主题广泛,内容从历史、旅行日志、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地理、政治、人物传记到文学均有涉及。课文内容并不完全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學生在进行阅读时难免会感觉课文难度较大,比较晦涩。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要适当地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用具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于阅读课文中。也就是说,多模态的信息输入能够辅助降低课文难度,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将枯燥的文字段落尽量实体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理解文章。

(一)优化多模态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积极性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语篇教学中的作用及优势最主要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多模态语篇资源能够支持课堂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多模态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资源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体现了便捷性、省时性等优势。相较于单独的传统的“黑板-教科书”的授课模式,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信息利用的一种良好的协调、搭配、合作与互补。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引入多模态教学资源并不意味着忽略甚至是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以教材为基础,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不同且丰富的多模态资源为学生创造真实且可理解的情境或语境,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通过从互联网引入的多模态语篇资源进行辐射,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多种模态信息资源的联合能够共同构建并表达意义,能够提高课堂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协作,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大数据时代,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突破了教学资源和素材的单一性。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进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时应当注意对多模态语篇资源的选择。互联网信息量庞大、资源繁杂,但不一定是每个与课堂主题相关的资源都适用于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模态资源时,不仅要考虑文本主题,也要考虑信息资源是否能与课堂搭配,由此优中选优,构建最优的课堂效果。英语阅读的教学存在着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截然不同。教师在进行多模态信息资源的选择时,要注意与不同教学环节的搭配,而不是随意地选择与阅读文本主题相关的资源,这样,才能将教材内容和多模态资源有效结合,起到“1+1>2”的作用。

(二)结合教学步骤恰当选用多模态语篇资源

阅读教学中的前两个环节是“Lead-in”和“Pre-Reading”,这两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文章主题,为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做好准备。教师在这两个环节中可以选用视频、图片等资源,并结合书面语阐述、口语解释以及身势动作等手段来创设真实并可理解的情境,引入主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融入真实情境,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们激活与课堂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认知与经验,并在正式阅读之前形成对阅读文本的预测与期待,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在“Lead-in”的环节中,对多模态语篇资源的取舍主要在于资源的生动性、真实性以及是否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个主要环节是“While-Reading”。在Fast Reading 和Detailed Reading的环节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文本进行略读和扫读并完成任务以及回答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在其中并不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甚至只是在学生读完之后提出问题并提供答案,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引导是割裂的。教师也没有起到在阅读中渗透给学生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语篇资源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辅助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结构梳理。多个角度地剖析文章细节,分析推理文章观点,理解文章主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幻灯片上进行动态呈现,增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语言知识和语言内容的内化。

在阅读环节之后的“Post-Reading”中,学生需要对阅读文本的信息进行总结并完成任务,从而训练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这一环节的多模态资源的选择中,要选择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启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资源。所以除了必须的生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以外,还要注意选择资源的条理性,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或表格搭配教师语言上的引导与启发,辅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合并概括信息,体验文章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在整理文章内容之外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发现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究式阅读。

由此可见,互联网虽然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多模态语篇资源,但在进行多模态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时,也要以阅读主题为基础,慎重选择。经思考和选择过的多模态资源与教学环节更深入地结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验不同文化差异之间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多模态资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科书中纯文字语篇的枯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语篇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丰富的多模态语篇资源得到了发散性地阐释。以语篇为依托,学生可以在多模态资源中体会文化差异,感受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情感意识,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多感官记忆,强化课堂记忆效果相

比较于传统阅读课堂的单一模态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同的学生个体可能属于不同种类的学习者,例如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等等。不同的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单一模态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照顾到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要。而多模态教学模式通过在阅读课堂中引入视频、图片、音频来刺激学生的多感官共同协作,并通过对语篇资源的讨论增加学生课上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即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吸收信息,也能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继而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多模态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课堂积极性,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同时也能够在课上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无形之中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记忆负担。但在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不能为了使用多模态教学而进行多模态教学,也就是说,教学效果是第一位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只是教师为了改善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设置上,依然需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目标来决定,以此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多模态教学模式无疑是对语言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突破,如何利用互联网建构多模态教学模式也是一大挑战。在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因时制宜、因课制宜。学者和教师实验得出的理论并不能够适用于所有种类的学习者和所有种类的课堂。互联网上的资源也不会完全适用于所有课堂。

所以在构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学生语言水平,认知水平和当下的教学条件来仔细考虑如何挑选资源,搭配模态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效果。在考虑学生接受程度和课堂效果的前提下,也应注重模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由此挑选出模态的最佳组合,才能达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常皓雯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高中英语互联网+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