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法与探索

2023-09-20 08:00唐保华杨敏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门峡市行政村村级

唐保华 杨敏

三门峡市陕州区位于黄河南岸、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总面积1763 km2,辖4个镇9个乡258个行政村,总人口34.6万。2016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陕县,设立三门峡市陕州区。陕州区创业环境优良,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投资环境工程试点城市、中国投资潜力型城市、中国绿色名县、联合国宜居生态县、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等多项殊荣。

2016年以来,陕州区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引领,累计谋划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5个。截至2022年底,全区258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其中:5万~10万元的村有146个,占比56.6%;10万~20万元的村有61个,占比23.6%;20万~50万元的村有44个,占比17.1%;50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占比2.7%。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一、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严格标准选项目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财政厅、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扶持村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豫财农改〔2016〕13号)、《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财政厅、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项目竞争立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财农改〔2016〕27号)的要求,2016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通过项目竞争立项答辩会、方案评审、实地考察、综合评定等环节确定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项目,促使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清零,“薄弱”村不断强大。

(二)规范程序建项目

在工作开展中,陕州区成立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财政部门负责试点扶持资金的筹措;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试点村经营方式、产业发展项目、经营管理人才选聘和项目实施的工作指导。在项目村实施过程中,陕州区加大政策扶持,从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到简化审批手续都制定了具体的办法。陕州区通过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一批经济持续发展、经营特色鲜明、集体实力壮大、农民收入增加、经营制度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的行政村,并与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特别是原店镇寨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2020年春节前首次召开了全体股东分红大会,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三)厘清思路促发展

近年,陕州区大力实施农村“三年强基工程”,每年从区财政资金中列支1000万元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陕州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19年初,全区258个行政村通过股东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理事长和监事长,制定符合村情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成立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全面、高效推进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切实摸清家底,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全区农村集体收入呈现增长态势。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益探索

(一)设立基金稳增收

陕州区根据集体经济“空白”村和“薄弱”村的实际情况,整合上级及本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集体自有资金,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同意,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委托三门峡市陕州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投资管理,投资获得收益归所扶持的村集体,使全区所有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清零,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不断强大,村集体闲置资金得到盘活,努力使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年固定收入在5万元以上。基金来源为上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区级安排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村集体自有资金、其他符合使用条件的资金。基金管理由区委、区政府指定,以三门峡市陕州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平台,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进行管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下达后,由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会商确定扶持对象,按规定将项目资金拨付到所扶持村。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后,村民委员会与三门峡市陕州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委托投资管理协议,每年按约定享受投资收益,收益于每年11月底前按照约定收益率向相关行政村支付。

(二)盘活资产巧增收

陕州区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探索规范管理办法和有偿使用途径,使集体资产、资源变成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源头活水”。陕州区对承包地确权超出部分,依照程序民主议定后,收回统一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陕州区充分利用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各村结合自身条件,实事求是,因村施策,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选准符合各自实际的发展路子。陕州区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各行政村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充分利用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開展多种经营,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陕州区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选准路子,着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金动起来;推进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推进农民变股东,让群众富起来。

(三)配强班子谋增收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眼界不够宽阔、观念陈旧造成的。因此,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把一批年轻、文化水平高、观念新、能办事、群众信赖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部的岗位上。同时加强培训,增强村干部的政策观念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陕州区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思想观念:一是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观念,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三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经济观念,四是集体主义观念,全力解决“缺理念、无能人、没资金、差管理”的困境,把思想素质高、热衷于为民谋事的能人“吸纳”进村班子,并力争达到村委干部人人都是“双带型能人”的目标,着力建设一支具有经济头脑、市场眼光、创业经验的农村能人队伍,带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责任编辑   刘沛儒)

猜你喜欢
三门峡市行政村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三门峡市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
三门峡市
并村重在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