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统·整”视域的三维模型建构与应用

2023-09-20 03:58郑丹张敬张岩炜刘军杨广荣王妍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维模型视域建构

郑丹 张敬 张岩炜 刘军 杨广荣 王妍

摘要: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呈现出的是新的知识编排、素养进阶体系,教材内容为重新编写,即使是优选的“老”课文,承载的教学价值也与以往不同。基于新教材的体系、功能变革,一线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旧教材使用惯性和新教材使用疑难。群文阅读教学模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型、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直接指向解决教师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构思“统·整”短板的问题。三维模型建构以创新教师教学策略为目标,以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切入点,以常态化教学实践为载体,探索出教师与学生深度协同发展的策略体系,形成统编教材应用的本域特色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统·整”视域;三维模型;建构

“统·整”是指把统编教材的单篇课文、单元教学、整本书教学内容及课外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思维培养等融于其中,防止学习内容与能力的割裂,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内容的目的。统整教学,力图实现的是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跨越,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学习,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内涵的培养。教师具备“统·整”思维可以加强学科间融合,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创设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本省多个地市的调研、听课、座谈发现,教师存在对教学内容“统·整”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化文本建构不足,教师对统编教材“1+X”大阅读理念理解不够透彻,教学实施不畅;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力关注不够,教师对统编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不会使用,存在一带而过的现象;单元整体教学“统·整”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固守过去的单篇教学模式,缺乏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认知,教学路径盲目。

因此,开展“统·整”视域的教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在于:

从理论意义与价值层面上来看,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开展教学内容缺乏统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与教学价值,形成本土实施统编教材的研究特色。

从实践意义与价值层面上来看,直接指向语文教学瓶颈问题。以群文阅读等多项课题为引领,有效解决本省教师教学路径匮乏、教学“统·整”意识不强等问题,建构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三维模型,聚焦教学策略研究创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推广中提升应用品质。

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层面上来看,结合本省教研部门的职能优势,借助参加教育部教材局委托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研究项目、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探索建构语文教学内容“统·整”视域下的三维模型,形成具有本省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与策略。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一)思路与方法

重点课题引领法———结合教材研究项目、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统编教材与教科版教材的比对研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研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验与研究》《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语文教材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为牵动,有效指导本省各市(地)教师,拓宽教学实施路径,提升本省各市(地)教研部门、学校对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教学策略研究法———研究解析新旧教材语文要素比对、基于教材内容合理进行统整教学。将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型融入到课程设置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以指导、培训、编写教学资源用书等路径推广三维模型应用。

行政助推教研主导法———借助省教育厅的行政管理和推动,成果持有者和其他持有者撰写《本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被省教育厅采用,为本省各地语文教学实施提供政策依据。省教育厅多次召开会议并发文推动统编教材在本省的进一步研究与实施。

“网格化”全面行动法———设计“网格化”研究全面行动模式。第一个推进:基于教学问题———研究新旧教材内容比对———形成教学对策———教学实践研究;第二个推进:建构三维模型———研究总结反思———物化教学成果;第三个推进:三维模型实践推广———深化教学内容研究———学校实证检验———改进提升研究———省内普及辐射省外。

成果与成效双赢法———坚持三维模型建构指导服务于师,物化成果服务于生的双重目标追求。既完成序列化成果,又促进学生、教师、教研员在教学实施与研究中多维成长。

(二)阶段与路线

第一阶段:一维建模,立项研究,实验探索

以课题为载体,进行基于教学内容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通过调研、实地听课发现基层教师对“1+X”大阅读理念理解不透彻,因此结合课题研究,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型,丰富“1+X”大阅读教学路径,并积极形成学生阅读资源物化成果。

第二阶段:三维建模,深度研究,实证检验

基于实际踏查、调研分析发现教师对教材使用不适应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单一等问题。继而以课题为载体,开展基于教学内容“统·整”视域下的整本書阅读教学研究建模、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建模,与第一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形成三维模型。

第三阶段:完善建模,创新研究,辐射推广

基于线上教学出现的师生互动延迟、教师教学方法匮乏的现象,开展基于教学内容“统·整”背景下的线上线下实践检验研究。

三、“统·整”视域的三维模型建构释义

三维模型指群文阅读教学模型、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型。一方面,三维模型独立分界,直接指向教师执教三种课型时遇到的突出问题,形成教学策略应用的本域特色研究;另一方面,三维模型互相交融、促进———依托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型建构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进而基于统编教材全学段推进“1+X”的阅读理念,依托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训练学生的理解性阅读、信息性阅读、审美性阅读等特定阅读能力,最后以群文阅读教学模型为阅读反思、阅读批评等特定阅读法和文体阅读能力的发展平台。简而言之,就是在三维模型建构的基础上,单元整体教学模型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奠基,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为群文阅读教学模型培能。以上阅读方法体系的建构的目的所在,除了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研究学与教的知识,更是在努力从课程的角度系统研究阅读的学科知识[1]。

(一)群文阅读教学模型

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等可以看做是群文阅读的前身。台湾的赵镜中先生较早对群文阅读进行了描述性的界定,国内学界的一些专家也对群文阅读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于泽元、王雁玲和黄利梅等对群文阅读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阐释,认为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2]。

读、比、议、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构成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型[3]$。总体来说,群文阅读是以多文本阅读为主要特征,以集体建构、寻求共识为核心的新型教学形式,是目前国内语文课程改革领域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开展群文阅读实践与研究,在实践与研究中形成各种课程资源和本土化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与策略,对于践行语文新课标精神,革除现有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痼疾,改变我国语文教学现状,建构语文课程新体系,都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与实际作用。

群文閱读以结构化文本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间存在的一种结构,学生在结构中去理解文本,再去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会单向地告诉学生做法,学生要靠自己去发现,通过结构化文本发现、学习阅读策略,并阅读教材外的同类文本。另外,学生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发现结构化文本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型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实现“1+X”大阅读的重要路径。群文阅读教学模型,有效解决了基层教师教学内容单一、阅读策略贫乏、文本解读不准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弱的问题,模型同时成为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

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从评价体系、课型、目标等建模,关注学生七个维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路径清晰,聚焦教师日常教学容易忽略的阅读链接等内容,改变学生随意阅读的现状,真正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模型从指导阅读到阅读评价,养成学生内在心智模式,让学生亲自去阅读、思考,形成阅读素养,做到了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根据阅读阶段的进展,模型确立包括“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三种课型。(导读课———“荐读”;推进课———“助读”;分享课———“展读”。)导读课时间为25~30分钟,推进课时间为30~40分钟,分享课时间为一节课到两节课的时间。

在导读课上,教师要“导”出整本书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还要“导”在学生阅读的困难之处,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使其真正读懂整本书,有效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激发其阅读兴趣。不同年级的导读课,教师的关注点也应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起点阶段,识字量少、语言理解能力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阅读时会出现缺乏持续性、注意力差、阅读兴趣难以保持等问题。

推进课是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旅途中的一个“补给站”。教师通过推进课来帮助学生“补给”阅读方法、策略,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教师可以介绍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预测、批注等策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和读书梗概等;可以给学生“补给”写作方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教会学生如何让情节更加曲折、如何表达言外之意等;还可以用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比对阅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将阅读过程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关联,倾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以上指导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期待。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分享整理课非常重要。同一本书在不同学生的头脑里建构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分享整理课的作用是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分享变成集体的阅读智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口语交际”中的内容进行分享,如“推荐一本好书”“聊聊我喜欢的一本书”“我喜欢的书中人物”等;还可以以书面形式进行分享,如“分享我的读书卡”“看看我的精彩批注”“听听我的读后感”“我是这样缩写的”等;也可以通过展览手抄报、海报等形式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另外,教师要注意把学生分享的成果装订成册,变为班级的阅读成果集,成为班级的阅读资源。

三种课型为学生的阅读经验、阅读能力、阅读素养发展服务,但在模型实践过程中派生出了模型衍化,整本书阅读的培养目标与上述课型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这也是为了让学生有比较明确的收获,不同阶段、不同的书,应该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4]。

(三)单元整体教学模型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的选文编排,就在努力落实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任务群理念。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可以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落实路径,把一个单元看做一个学习任务群来进行整组教学。用学习任务群来组织教学内容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体现为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主线、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真实任务为导向,将知识、能力、方法等诸多教育元素融入主题中。

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文本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够寻找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5]$。从统编教材的视域来看,单元整体教学模型从语文要素、课文、课后题、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内容的横向、纵向勾联,确立主要单元任务,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将单元内容变成一个整体,按层次,按关系推进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细化备课,对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系统分析,选择合适的主题情境切入教学、直指单元教学重点。

区别于以往的单篇课文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把单元看作最基本的备课单位。一个单元因语文要素把每一课串起来,如同珍珠项链一样,把每一个珍珠串起来,形成目标串,不同课时目标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点的选择因各课共有的核心目标需要落实,所以会出现结构化、序列化的特点,直接指向的是语文要素的落实。

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型实施路径,依赖于单元整体感知的前提、分块学习的策略组织和整体感悟的回顾提升,但又不局限于此,模型衍化体现为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单元,建构出更为细化、风格化的扩展模型。如针对语文单元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整体—感知—领悟—积累—运用”阅读教学模式;围绕古诗文诵读方法的习得,形成了“诵读—意读—吟诵”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单元整体识字教学,形成了圈画—学记—巩固—回归—书写的教学模式。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寻找单元多重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从为素养奠基的目标出发,科学、高效地提炼单元重点目标,切忌大胆、盲目地改变教材单元编排,破坏教材知识、素养体系。只有统领单元的活动情境和有效的任务设计,才有助于实现单元内部的多重教育价值。

四、效果与反思

(一)实际效果

三维模型建构、应用研究与实践培育造就了一批名师、骨干教师,也孕育了优秀成果。研究团队指导的教师获得全国小学语文高端现场课教学大赛獎项10余项。连续三年,研究团队指导本省36个优秀课例在全国优质课例评选中获奖,指导39篇优秀论文获奖,凸显了此研究由学校向区域发展的良好趋势。国家官方媒体对统编教材有效应用的推动及本研究三维模型建构与实施,引发教师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同,社会人士、家长主动关注国家教育政策,了解教学内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营造积极正确使用教材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了公民素养,促进了文化传承。

(二)反思与展望

三维模型建构从不同角度解决了教师不会“统·整”教学的突出问题,随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三维模型研究应继续向纵深发展。受到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差异的影响,学校可结合教师实际及学生实际来灵活使用三维模型,创造性融入自身特色,科学性使用三维模型。今后的研究,拟从不同任务类型、文体特点的单元出发,建构各异的教学范式,着手打造基于人教数字资源的三维模型。

参考文献:

[1]荣维东.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3.

[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3]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3.

[4]李怀源.小学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7.

[5]朱晓琳.“单元整体教学”初探[J].学语文,2014(3).

课题项目:

[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研究”(JJB1316038)

[2]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与实践”(GZB1320008)

[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融合研究”(JJC1319086)

[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策略研究与应用”(JJB1423176)

[5]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研专项重点课题“统编教材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JYB1422499)

[6]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研专项重点课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YB1422064)

[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研专项重点课题“小学生语文学习汉字综合素养整体提升策略研究”(JYB1422073)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三维模型视域建构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