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2023-09-22 03:01蒋亚楠董紫琲李艺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蒋亚楠,赵 敏,董紫琲,李艺鸣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是指由脑卒中导致相应的脑组织损伤,从而导致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1],使病人无法正常支配舌咽部肌肉运动,进而引发吞咽活动异常,不能将食物从口内转移至胃内过程的功能障碍[2]。37%~78%的急性脑卒中病人会发生吞咽障碍[3],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4],吞咽障碍将增加病人误吸及肺部感染的风险,同时经口进食量的减少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5],增加脑卒中病人的死亡率[6],严重影响病人预后[7]。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医“中风”“喉痹”“喑痱”等范畴,基本病机是风痰、瘀浊阻滞脑络和舌窍,病位在脑,累及舌咽[8],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9]。中医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CiteSpace是一款基于JAVA语言的可视化分析软件[10-11],文献数据通过软件以图谱等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可帮助学者快速了解相关领域的演进历程、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12-14]。因此,本研究将运用CiteSpace 5.8.R3,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领域内相关研究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多方面探讨其研究热点及趋势,旨在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CNKI相关中文文献,文献资源类型选择期刊,文献分类选择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采用主题词检索,检索式为:(主题词=中风 OR 脑卒中 OR 脑梗死 OR 脑梗塞)AND(主题词=吞咽障碍 OR 吞咽困难 OR 吞咽功能障碍),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10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文献,包括临床研究、实验研究、Meta分析、研究进展、经验总结、个案报道等。排除标准:资料信息不全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会议摘要、科普、指南等不相关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以Rerworks格式从CNKI导出检索到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然后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化,设置CiteSpace参数,时间跨度为第1篇相关文献发表的时间至2022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作者、机构、关键词,其余参数为默认设置,分别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由连线的粗细代表共现的强度,线条越粗则强度越大;连线的颜色为作者、机构、关键词初次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章时的年份所代表的颜色。

2 结 果

共检索到1 821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 764篇文献,最早一篇文献的发表年份为1983年。

2.1 发文趋势

中医药治疗PSD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时间跨度为1983—2022年。2020年发文量到达顶峰为165篇,2021年发文量有所下降,但仍有139篇,2022年截至5月10日,已发表46篇文献。详见图1。

图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2 作者

以作者为节点进行分析,发文量≥8篇的作者有12名,其中发文量最多为周鸿飞,共25篇,详见表1。以作者为节点绘制作者合作关系图谱,其中节点724个,连线815条,网络密度为0.003 1。由作者合作网络可以看出,本研究领域在每个团队内部不同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较为密切,但与其他团队合作较少,没有形成广泛联系的合作网络,整体结构较为松散,详见图2。

表1 发文量≥8篇的核心作者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2.3 研究机构

以研究机构为节点进行分析,获得节点数598个,连线数299条,密度为0.001 7,发表论文数量>15篇的机构有11所,其中发文量最高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发文量为70篇,详见表2。由机构合作网络可以看出,进行密切合作的机构主要为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其他不具有附属关系的机构之间合作较少,详见图3。

表2 发文量>15篇的研究机构

图3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2.4 关键词

以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分析,先将“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康复训练”“康复”等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得到节点数664个,连线数为1 568条,密度为0.007 1,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见表3。由关键词合作网络可以看出,针刺在PSD的治疗中作用显著。详见图4。

表3 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2.4.1 关键词聚类分析

采用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聚类的规模由模块的面积大小表示,规模的排名由不同的序号大小代表。其中Modularity(聚类模块值)Q值=0.580 5>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Silhouette(聚类平均轮廓)S值=0.828 9>0.5,说明聚类主题较合理。最终形成13个聚类,分别为:#0针刺、#1卒中、#2卒中后、#3针灸、#4吞咽障碍、#5综述、#6头针、#7古文献、#8舌三针、#9生活质量、#10临床疗效、#11廉泉、#12中医护理、#13六泉穴,详见图5、表4。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PSD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临床症状及疗效(#1、#2、#4、#9、#10)、治疗方法(#0、#3、#6、#8、#11、#12、#13)、研究方法(#5、#7)3个方面。以关键词为节点绘制时间线视图,时间线视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各聚类发展的时间跨度与研究进展,其中X轴为文献发表时间,Y轴为聚类编号,最终形成13个聚类,聚类包含的节点数目越多,该聚类编号越小,详见图6。

表4 关键词聚类情况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6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2.4.2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有助于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分析,本研究分析得到10个关键突现词,关键词突现的起止时间由红色线条表示,突现强度的Strength值越大,增长速度越快。由图7可知,从1983—2007年,对PSD的研究主要以综述为形式、从经典古籍中探索挖掘宝贵经验等为主;从2009—2022年,对PSD的研究以针刺、中医护理等临床研究为主,同时关注病人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其中生活质量、吞咽功能等关键词持续至今仍被关注,说明PSD病人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脑卒中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尽可能恢复至患病前的生活质量。

图7 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 论

脑卒中作为高致残率的疾病之一,其并发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对建库以来中医药治疗PSD的1 764篇文献进行分析,包括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合作者、机构可视化分析,形成了多个稳定、发文量较高的研究团队,其中主要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周鸿飞团队、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团队、陕西中医药大学冯卫星团队、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宝栋团队为核心。

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周鸿飞团队发文量最高,基于《内经》“偶刺”理论、“齐刺”理论、“胆主春生之气”理论等,认为“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采用项丛刺方法(风池、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治疗PSD,并研究其作用机制[15-16]。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石学敏、张春红、樊小农团队针对PSD,运用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临床研究,在其基础上又提出“通关利窍”针刺法,病人的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17-18]。同时研究团队结合自身临床实际,对异病同治、分期治疗等不同针刺方案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各个方案的优劣[19]。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冯卫星团队探索针刺、中药汤剂、穴位按摩、中药敷脐等多种中医药手段,在PSD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治疗上均取得显著疗效[20-22]。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宝栋、白晶团队采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对参与吞咽反射的各部位进行立体化治疗,以恢复吞咽功能[23]。各团队从不同角度对PSD进行研究,均取得显著成效,但团队间缺乏交流合作,未能开展大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药治疗PSD也缺乏高级别循证证据的支持,不利于治疗方案的推广应用。

通过关键词突现、聚类分析等可以看出,目前针刺疗法是本领域研究主流。许若晴等[24]强调脑卒中后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病人神经及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针刺治疗PSD的方案多样,按部位可分为头针、眼针、舌针、腹针、体针等[25],按治法可分为醒脑开窍针法、通关利窍针法、通督调神针法等,同时还有经验穴组“咽三针”“靳三针”“咽五针”等[26]。思聪等[27]研究指出,PSD针刺治疗最常选用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任脉及督脉等,局部选穴以头面部、颈项部为主,最常用的腧穴为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等。近年来,针刺治疗PSD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仍有许多不足: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临床疗效评价未统一、 未形成规范化治疗标准等。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PSD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领域热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本研究认为该领域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研究团队应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或真实世界研究,形成高级别循证证据,有利于其学术思想的推广应用。同时,各研究团队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治疗PSD向更深层次发展。此外,对于PSD,除针刺外应探索中药汤剂、推拿、穴位贴敷等更多中医药治疗手段,为研究者及临床医师提供借鉴与参考。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数据仅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因此可能会有相关研究主题未在文中体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为快速了解PSD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