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9-25 20:05詹光远邱响玲
经济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业务业财融合施工企业

詹光远 邱响玲

摘 要:当前建设施工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面临着新的商业模式、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影响和挑战,传统的业务和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要求,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观念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趋动力。“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依据信息技术,有效将企业经济业务与财务进行整合,将其集成到统一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业务、财务流程优化,提高经济业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可实现助推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管理转型和实现企业达到提质增效目标的一种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业务 施工企业 技术 业财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273-03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尤其是计算与存储方面的云计算与云存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网络、物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区块链信息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都已逐渐在社会大部分组织内进行了推广和运用,并开始逐步渗入和扩展到社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领域。总体上看,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社会经营实践中和对其有价值的大数据资源加以深度发掘并进行合理运用的新方式,已普遍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未来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转型的大趋势与工作重点,是企业在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通过借助各种技术的加持对建筑行业内各领域的经济信息加以集成,实现协助管理者更为准确地掌握行业的整体经济状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大数据+会计”作为建筑业管理转型的突破口,为其管理转型赋能。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心脏和发动机,在“大数据+会计”体系下,中国未来向财务管理和审计转型的道路将沿着共享财务、敏捷财务、智能财务和智能决策会计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及“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不断的历练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实力强大的建筑企业。目前,在PPP、EPC与BT等运营模式获得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扶持,以及装配式施工、BIM技术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影响和推动实施背景下,施工企业存贷双高,资金使用效益相对低下,“两金”余额居高不下,资产周转率不断下降等问题明显凸显,揭示了建筑企业传统的业务和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催生建筑企业迫切需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是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鉴于此,在施工企业推行和实施“业财融合”对其当前形势下扭转和改变企业的不利局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就当前许多有关“业财融合”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着重于理论方面的探索,虽然有不少涉及施工企业“业财融合”方面的研究,但未形成深层次的实践应用,能作为实施借鉴的经验相对较少。根据以上原因和问题,本文拟以建筑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施工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和碰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助力在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起到启发、借鉴和参考的意义和作用,在探析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也恳请相关财务和会计同仁、专家和学者予以指正和商榷。

二、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现状

相对于制造业、商业、物流业等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说,施工企业具有项目生产地分散、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公司结构复杂等特点,施工企业通常以承包工程项目并进行生产制作,完成后提交的模式运营,根据其作业形式,可归结为点作业(施工地点基本上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如房建、机场等)和线作业(施工地点以线的形展现,如公路、铁路等的建设)两大类。因建筑资质管理问题,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的组织架构多以总分公司形式体现,又因项目生产地分散和周期长两个因素,致使施工企业的业务管理模式均以“公司+项目部”形式展现。基于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管理模式,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也以“公司+项目部”模式呈现,这一模式的会计核算从手工会计一直沿用至今,即便在采用电算化的今天,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是将手工会计思维搬到计算机财务软件系统,这种思维模式导致的是:公司注册地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工程组建项目部后,以项目部作为一个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在公司注册地按组织架构设立财务部,在项目部按业务管理模式设立财务办公室,项目部会计每月根据建设情况进行核算,次月初编制上一个月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是项目成本与收入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收支表)上报公司财务部,财务部把收集的各项目财务报表进行汇总,与公司注册地的部分再汇总得出整个公司的财务报表,这种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已经表现得严重不适。在“业财融合”发展驱动的背景下,个别大型施工企业对“业财融合”建设进行了局部和初步的探索,其他大部分施工企业的核算和管理基本维持原状或观望和浅试。大家虽然都对信息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了一定量的投入,但总体上来讲“业财融合”成果少之又少,可借鉴经验更是凤毛麟角。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经调研分析来看可以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业财融合”的理解和认知不足,顶层规划和实施参与度有待提升

从施工企业整体管理层领导专业背景看,所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等绝大多数企业的一把手基本都是工程专业出身,他们都比较精于施工和人员管理。从人员文化素质上看,大多数市县级和民营的施工企业的领导人,比较习惯于长久以来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一方面,对于“业财融合”大多是道听途说,很多领导基本上不知道“业财融合”,更别说“业财融合”该怎么去“融”?另一方面,财务与业务方面的管理人員,特别是财务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很多常年脱离基层业务,自成为财务高级管理者后,日常工作除了会议,更多参与的是宏观和较高级别的财务管理,对于基础会计核算基本很少关注,即使对“业财融合”有关注和研究,更多地是基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真要在公司去推动落地,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局限性。上述是直接导致当前施工企业推行和实施“业财融合”没有实质性进展和效果的主要原因。

(二)多系统运行,缺乏统一规划,系统扩展缺少前瞻性

通过调研和了解,绝大多数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都基本实现了简单的信息化,很多工作都实现了计算机处理,但各专业职能之间的工作是互相独立的,横向之间沟通与协作基本以人工为主,横向信息以各职能部门自己系统加工生成成果再以纸质或电子文档形式传递,纵向信息各职能部门同样根据自己系统加工生成成果再以纸质或电子文档形式传递,工作协作不管是横向或纵向均以会议进行协调布置。软件采购各部门均根据自己习惯和偏好自己申请采购和安装,没有统一的规划。如:财务采购金蝶、用友、金算盘等通用型专业财务系统软件;工程造价或预算部门采购广联达、青山等专业的预算造价系统软件;工程管理人员制图与看图使用CAD,编制施工规划和方案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行政人事后勤更多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综上所述,企业存在多个系统,且各系统之间互相独立,无法实现横向数据传递与共享。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会计,还是预算,都只是把数据采集到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的计算与汇总,更深层级的信息需要人工根据管理需求再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去再次加工完成才行。显然这也是当前施工企业推行和实施“业财融合”系统基础层面影响融合的重要原因。

(三)推动实施的人才匮乏,协调工作量大

从众多企业发展变革的历程来看,成功的企业管理都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必须以实际业务为载体,通过价值量手段对企业的实际业务进行描述和记录转换成以数据为载体能流动的信息,去反映和观察业务运动的变化和轨迹,从而达到管理的要求和目标。这样看,要推动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需要推动者除了要具备深厚的财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还需要熟悉施工企业的作业特点和流程。换句话讲,即懂财务、懂管理还要懂業务,特别是施工管理及工程造价,这对于梳理和完善作业流程,对数据的流转路径和归集起着关键作用,而现行绝大部分施工企业对于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相对比较缺乏,面对这种情况,常常需要一把手来进行协调,这对于推动“业财融合”的实施,无凝是加大了难度,一定程度上造成实施成本的增加,反而影响具体的实施。

(四)人员结构专业性较强,综合性差较,影响横向协作

在施工企业的人员组成中,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相对较大,基本占企业人员组成比例的70%以上,由于长期与工人直接打交道,工作方式与工作习惯主要表现为动嘴多,动手少,多数工程人员很少使用计算机,除了高层次的工程人员使用计算制图看图和利用计算进行工程施工规划和方案的编制时使用外,大部分情况是很少使用计算机的,而很多涉及计量的成本数据,比如各种材料投入统计、机械使用统计、人工用量统计都需要现场工程人员去协助或配置专门懂经济或财务的人员协助,因为这涉及大量数据的采集,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在实施过程中利于横向协作。

三、大数据环境下施工企业“业财融合”体系的搭建

针对施工企业上述现状和问题,为了帮助施工企业有效搭建和快速实现“业财融合”,提供的建设方向和解决思路如下:

(一)利用行业专家力量集中研发一个适合于施工企业特征的基础信息化系统平台

破除施工企业现行多系统各自独立运行的局面是进行“业务融合”的首要问题。要实现“业财融合”,我们就要明白所谓的“业财融合”是什么?所谓“业财融合”,首先,要“合”的是数据与流程,让业务与财务数据共享共通,为业务问题的解决提供强力支撑,即先实现业财一体化。这就需要规划一个统一的基础信息化平台,在基础平台之上,开发财务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工程造价计费计价系统、OA系统、成本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打通各子系统之间数据接口,实现各子系统之间数据调用、传输与共享。其次要“融”的是理念和思想,让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进行更多的交流,达到思想上的同频共振。如果想真正做到业财融合,那么财务人员需要主动融入业务经营中,财务人员的眼界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凭证、报表、单据,应将眼界扩展至行业、客户、供应商,不能局限于会计准则的要求,即不能片面仅追求完成财务报表的生成与税务的申报,还应放眼于行业政策、行业趋势、商业模式、竞争者信息等。要实现后者,需要第一步实现财务系统的绝大部凭证的数据来源于各子系统,会计人员不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凭证数据的录入而转变为观察数据的采集与流程是否一致,从而有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思考和为业务人员提供支持与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入。

(二)集中专家力量研发行业信息化系统平台,可降低行业自行开发的风险与成本

集中研发行业平台,所集中的专家大多来自于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特点、经营需求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更清楚和了解,相对研发出来的平台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可靠,可维护性更高,成品软件对于单个企业的应用成本相对来说可以更容易接受或更低,这是自行开发和采购通用型软件相比较优势。

(三)结合行业特征,通过统一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行业顶层设计

如果由全国建筑业协会统筹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整个行业的顶层设计,对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示范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很多体系上和企业发展中资金不足、人员不足的根源性问题,对促使整个行业的转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体系架构可以通过基础平台层、数据层和应用层三个层级来予以实现,基础平台层主要用来解决通过各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便于根据实际业务规划采集数据的来源路径和口径标准;数据层主要通过各种技术和软件对所采集的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存储,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加工,从而形成“业财融合”的基础数据库以供应用层调用;应用层则主要包括实现预算指标编制、施工规划编制、数据分析、绩效评价和企业战略制定等内容。

(四)基础性平台研发资金解决

要实现由全国建筑业协会统筹开发这一重大项目工程,资金的支持是关键。研发资金的解决,可以考虑“公司+项目”模式下进行融资,即公司可以考虑通过行业内规模比较大的施工企业以股权投资形式成立一个公司来负责作为该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主体,在开发出成品后按照一定价格和费用进行使用权的出售与后续技术维护支撑。适当情况下还可以以项目作为主体进行融资或公司扩大股东范围融资。

(五)加强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打通数据实现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在基础系统平台设计上,可以利用比如云计算技术,整个公司的数据全部存储到公司注册地,项目地仅是一个数据采集端点,项目地与注册地之间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数据的录入、修改与查询等功能,各子系统之间横向数据的共享在云端服务器上实现处理与交换,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因数据异地存储和处理影响其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数据采集一次采集、多次利用的功能。

四、结论和建议

未来财务管理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就是与业务伙伴合作,通过对数据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洞悉商业变化与信息,并协助企业决策层与各层级从业人员从业、财数据中,提炼出对业务敏感性较强、逻辑关联性较高的数据去实现价值创新和资源变现,在浩瀚的信息中敏锐捕捉到商业变化、环境变化及行业变化等的信息,进而提炼出对决策有用的建议。我们不是要当信息的搬运工,而是需要双眼盯住信息,头脑处理信息,并用手把信息作用于现实中,如此,我们将是数据资产的主人,是数据世界的主导者。

“业财融合”的基础,是指利用业务财务数据整合进行了高效的管理循环,将公司经济业务与财务活动进行了整合并集中到一体的活动。经过对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调整、再造和优化,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技术固化其流程,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保持企业经营业务过程的原貌,使管理会计的效能和价值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提高经济业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的提质和增效。建立高效的业财合一管理系统不但必须把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流程进行再造与融合,还必须有配套的系统软件及人员的技术支持。对此,下面就如何推动施工企业“业财融合”实施充分发挥体制效用的有效性给出一些意见。

(一)业财信息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数据颗粒的精细化程度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除了拥有大量的业务和财务数据,还掌握大量的合同、人员、材料设备价格等相关造价信息,但绝大多数信息不能作为数据加工的原料(如形象进度、员工工作状态等),其原因在于在大部分信息的维度和质量不高,从中难以提炼出精细化程度较细的数据。从目前成功实现“业财融合”的企业案例来看,数据的精度和容量在“业财融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细化的数据颗粒更有利于促进大数据环境下“业财融合”的实现。因此,企业应加强和提高对数据和信息的重视程度,提升信息的维度和质量。

(二)夯实数据基础,推动和加快行业综合性软件的开发

先进的企业软件是实现“业财融合”的基石和关键保证,它不但可以帮助公司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管理,而且能够从信息技术角度帮助和推动实现“业财融合”。比如,目前常见的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就是把传统管理财务的方法迁移到计算机上进行一体化应用,而许多企业在引入通用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管理之后,往往还必须通过电子表格再去编写一些辅助电子工作台账数据才能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而企业一般财务人员将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来进行会计凭证数据的录入与操作,涉及数据分析、合同、资金、成本、税务等工作事项,主要由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承担,因为大部分的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受自身资源、知识水平和技能程度的影响,在企业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实际需求领域投入与开发能力上都相對显得比较少,大数据功能的实际应用发挥也比较少,从而体现工作的很大程度主要是收集信息而不是通过信息介入公司的运作决策,更别说向业务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和政策帮助。唯有通过将复杂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全面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效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为复杂信息系统的经营管理与企业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并通过在综合性软件系统中广泛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经营数据和财务信息的基础平台,使公司在向“业财融合”的模式转型过程中,拥有系统的基础保障。

(三)调整人员培养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业财融合”对于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要更好地充分实现“业财融合”,一方面,要求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横向地熟悉和掌握财会、计算机和项目管理等有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悉企业业务和施工流程,掌握一定的企业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知识。从企业视角来看,无论是基层工作人员还是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都要求体现一专多能、多面手的角色,才能更好实现“业财融合”。从学校视角来看,本科和专科层次人员的培养更应该注重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教学计划内容应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的范围应该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大数据知识、互联网知识等相关知识,最终形成达到面广而非专、精的知识系统,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当下经济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云虹,张瑞群.大数据环境下施工企业“业财融合”框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15):72-74

[2] 曾谦.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J].基层建设,2019(10)

猜你喜欢
业务业财融合施工企业
微信OA平台在办公业务中的应用
试析农机驾驶证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售电企业的管理创新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