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2023-09-25 00:53
山西青年 2023年17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程 方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目前,很多高校针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根据自己个性特征和性格优势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培养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对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更加强调其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求职能力、规划好自身职业生涯以及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一般在高校的商学院中,除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外,可能还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都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选修或必修课程,作为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规划好自身职业生涯,了解和熟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会运用所学内容分析企业中有关问题。作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不论是成为管理者,还是作为普通员工,都需要具备分析及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1]

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识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描述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区别人力资源不同职能问题;能与他人就人力资源问题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用人单位的需要出发,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求职能力,进而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

二、根据课程定位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其内容涉及除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外,还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等诸多方面。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掌握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各模块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实际操作技巧。针对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本课程开设时间一般在大二及以后,而针对此部分学生,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小组协作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介入到以建构知识为目的的认知情景中,通过协作学习及共享,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3]

在课程开课之初,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协作小组,每组6 ~8 人,引导学生结合本专业设立公司,描述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搭建出公司的组织结构图,构建出公司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同时,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不断进行沟通与磨合,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进行后续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这个公司为主线,围绕此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各模块的讲解和模拟,更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从校园人到社会人整个的求职过程,具体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可参考表1。

表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安排

三、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采用“影音视频”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时,可以引入相关电影、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例如,在人性假设理论及激励理论模块,可以引入海底捞、腾讯公司的员工管理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激励方式满足员工的需求,激发员工的动力,从而促进其行为的产生;招聘模块,可以引入《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以及各大企业的招聘宣传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际面试的整个流程与气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求职能力;员工培训开发模块,可以一些互联网大公司的新员工培训的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目前各大企业常用的一些培训方法及手段;薪酬管理模块,可以引入谷歌公司员工福利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了解全面薪酬管理方式的内容,通过影音视频的引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4]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折射出知识的真实性

在进行课程讲授时,针对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侧重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能够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课程开始之前,引导学生通过在线慕课等方式提前预习相关内容,阅读相应的案例材料,带着问题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授课教学中,进行各个知识点讲解时,可结合真实案例进行知识的引入与串联。

(三)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带动课程进入实践

招聘管理模块设置结构化面试的模拟场景,各小组同学分成两类,分别扮演面试官和应聘者,面试官需要结合具体岗位准备面试提纲、评分标准等;应聘者需要准备求职简历与求职信,并注意面试着装与礼仪,在实际模拟环节,面试官需要根据应聘者的整体表现给予合理的评价;培训与开发模块,各小组需要根据自己招来的新员工结合公司的DNA 绘制新员工画像图;绩效管理模块设置绩效反馈面谈过程,加深学生对绩效反馈流程的理解;员工关系管理模块,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法庭的模拟。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真正从所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够身临其境,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四)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体验让趣味和实践进入课堂

职位分析模块,各小组根据自己所成立的公司,选取1 ~2 个岗位,设置职位分析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进入学校相关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从而挖掘出本岗位实际的工作职责以及任职资格,梳理出工作说明书;招聘管理模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大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中,通过实地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面试的整个流程;也可将课程成果用于参加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在自己本专业实习的机会,挖掘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并指导其用所学课程知识进行解决,提升课程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在本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行业大咖请进来,借助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也可以将企业代表请进来,为学生分享他们成功的实际工作经验,促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5]

四、实现全方位的课程考核,凸显课程成果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形成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多元化课堂,不断打造以考勤、课堂互动、课内讨论的第一课堂,教学期间通过情景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检查调整—评价总结的设计流程,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以作业、阶段性测试、专业案例为主的第二课堂,通过课前任务—课后作业—章节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开拓以竞赛、调研、报告为主的第三课堂,使学生能够从专业案例出发,引申到生活实例,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过程性+结果性考核的全方位考核模式,形成一定的课程结果,从而支撑学习目标的实现,具体课程输出成果见表2。

表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输出成果

五、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探讨,在进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定位,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完善教学方式,将相关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独立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解人力资源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我,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强化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提升求职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