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对策

2023-09-26 19:40刘小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财会学习 2023年9期
关键词:税制营改增税务

刘小琴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引言

新时期下,我国税制逐渐落后于当前发展,已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甚至会产生一定阻碍。对此,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发展情况,实行了“营改增”税制改革,以解决当前税制问题。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推进,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基层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服务型特殊单位,受到了税制改革的深度影响。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在1954 年左右,法国率先发明增值税,并应用于国家的税制中。该税制实行以来,获取的效果非常显著,有效解决了重复收税的问题。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期,我国也引进了增值税,在刚引进的一段时间之内,该税制仅被运用于我国的上海、柳州等城市的机器机械等五类货物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种税制的效果逐渐凸显,其逐渐被运用于更多城市的更多方面。于21 世纪之初,我国将增值税进一步改革,将该税制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营改增”税制改革是在2012 年左右正式实行的,其目的是实现结构性减税、规范当代税制,以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在传统的两档制增值税上,增添两个挡位,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税制挡位一共有四档,分别是6%、11%、13%、17%。通常情况下,租赁有形动产的税务人适用17%的税率;建筑行业、运输业等税务人适用于11%的税率;服务业等适用于6%的税率;其他个体或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于3%的税率。第二,扩大交税范围。在原本的加工、修理等服务性劳务内容中,扩充了更多的劳务内容。总体而言,税制改革后,征税将更加细致化,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的现象。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影响

(一)对于会计核算的要求更高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基层事业单位应根据法律要求,缴纳事业收入以及经营收入的税款。但在“营改增”后,缴税方式产生一定变化,现有的会计核算很难将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明确区分,导致缴纳的税务金额很可能与实际应缴的金额不符,影响基层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层事业单位开具发票的收入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其一是作为预收款项的课题经费;其二是技术服务收入。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预收款项通常情况下没有明确标出哪一部分是国家财政拨款,哪一部分是科委等其他部门的课题专项经费,导致相关人员很难清晰地核算出具体金额。并且,“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基层事业单位的税务部门虽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区分单位的税务收入和非税务收入,但这就要求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有更高的会计核算能力。

同时,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基层事业单位应更加精准地认定可抵扣进项税额。由于基层事业单位的限制性,其很难切实配比单位中的技术性收入与实际成本,并且,基层单位增值税税票的经费成本通常是来自国家专项拨款,而相关单位在缴税时,不能抵扣应税服务收入形成销项税额。因此,基层事业单位应根据当前的情况,改善现有的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的会计核算,明确区分各项税款的具体差异,准确缴纳税款[1]。

(二)影响基层事业单位税负

“营改增”税制改革之后,事业单位需缴纳相应的服务性税款。但由于基层事业单位的种类非常多,其涉及的领域也完全不同,其受到的税负影响完全不同。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之前,大多基层事业单位需缴纳5%的营业税。“营改增”后,大多基层事业单位不需要再缴纳营业税,但需要缴纳相应的增值税。这一部分增值税会根据基层事业单位的服务范围以及具体规模产生变化,规模较小且营利性质正常的基层事业单位只需缴纳3%的增值税即可。对于此类事业单位而言,其缴纳的税款大大减少,对其发展有非常显著的帮助。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大,且获利较多的基层事业单位,则需要缴纳6%的增值税。对于此类事业单位,当前的税负相比于之前有所提高,但上涨幅度较小,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营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此外,某些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较为特殊,也就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对于此类事业单位,其总体税负稍有降低。总体而言,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下,所有基层事业单位的税负都产生了一定变化,其公平性有显著提升。

(三)事业单位难以平稳过渡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总体实行时间较短,有很多基层事业单位都难以应对当前的具体状况,面对新的发票制度、征管要求、申报制度等,很多基层事业单位都不够熟悉。并且基层事业单位与正常的事业单位不同,其接收到信息的时间较晚,所以很多基层事业单位在税务改革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之内感到非常难以适应。并且,“营改增”税制改革要求基层事业单位必须提高税务与财务管理水平,调整现有的业务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基层事业单位必须做出改变,如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会计核算制度等,而以上这些内容都需要基层事业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而言,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四)使基层事业单位实现结构性减负

“营改增”税务改革后,虽然有些基层税务部门的税务有所增加,但税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结构性减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相关数据证明,在税制改革之后,某试点地区的缴税金额较往年减少将近7000 亿元。在试点地区,交通运输行业、电信业、广播影视业等行业减少交税2162 亿元左右;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减少交税2419 亿元左右。同时,税制改革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缴税金额也产生一定变化,使众多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位的经济成本,使其发展更加顺利[2]。

(五)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营改增”税收改革之前,基层事业单位的会计审核流程相对简单,并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在税制改革后,事业单位需要适应各项改革指标以及更加繁杂的审核流程。面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不仅要优化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还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税制改革后,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财务计算能力,并且明晰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能够精准地计算出相应的税务数额。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产生了一定变化,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专项工作。

三、“营改增”税制改革下基层事业单位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

基层事业单位在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第二,应匹配单位的内部的预算管理体系;第三,应按照国家相应条例优化会计核算的科目体系。在遵循以上原则后,事业单位的核算体系才能够正常运行,准确完成相关的核算工作,满足事业单位的基本需求。

在具体优化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应基于税制改革的内容,区分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将纳税服务收入与实际成本的配比明确化。针对新型的税务核算制度,应将其内部的制度加以调整。针对事业单位收入方面,也应加以调整,在一级科目“事业收入”下方设置新型下属科目,比如应税性服务收入等,同时还要根据事业单位中下属的服务财务针对性核算。此外,对于“事业单位支出”的相关规定,应根据单位的具体收支情况加以调整,并加设新型科目,用以处理相关事宜。在这样的调整下,事业单位将能够准确地缴纳相应税款,促使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二)加强相关人员专业素质

基层事业单位中有非常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事业单位其服务内容完全不同。比如政府职能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的事业单位、公益性质事业单位等,其具体工作内容不同,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下受到的影响也截然不同。对于一些政府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应学习政府财务部门的经验;而一些生产类事业单位,应学习国企的相关经验。在此期间,基层事业单位应积极调整相关人员的水平,让其适应当前的税制变化。在具体培训中,基层单位应加大对于此方面的投入,定期开展税务方面的培训活动,全方位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单位对于税务的处理能力,使基层单位更加适应“营改增”税制[3]。

(三)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基层单位若想应对当前“营改增”税制,必须对单位内部的管理做出优化,将“营改增”中涉及的各种账目。在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基层事业单位应重点分析“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明晰其中的税收要点,并对各种风险加以评估,时刻观察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条例,尽量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其中的内容。同时,基层事业单位还要基于增值税发票,计算增值税相关的进项税额,并妥善解决“营改增”条件下的收支项目问题。此外,基层事业单位还要针对自身的财务部门采取相应的监督工作,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专门监督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在其工作中,一旦发现财务问题,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并针对税务信息展开深度调查。第二,针对当前的税收情况,基层事业单位应优化并改善现有的发票体系,采取相应措施,让发票流程更加妥善,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营改增”税制改革下,国家方面对于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专用发票。所以,面对目前的状况,基层事业单位势必要建立相应制度,以加强对于发票的管理。基层事业单位应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设置专门的取用单据,工作人员在取用发票时,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以及财务部门认定,并出具相应的单据后,才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4]。

(四)加速事业单位财税信息化建设

“营改增”税制改革是我国相关部门基于本国发展情况,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后,做出的最为适合本国发展的税制改革,其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所有的改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基层事业单位就在调整范围之中。而基层事业单位若想更加顺利地适应当前发展局势,必须做相应调整,而加速单位内部财税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在建设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应灵活运用网络技术以及各种现代信息化技术,将运营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国家相关的税务管理部门,让税务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基层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以对其展开相应的帮助,助益事业单位发展。同时,事业单位的服务类型较多,但其中占比相对较大的是服务类事业单位,此类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没有可抵扣进项而导致税率提高的现象,相关部门应针对此类单位的运行状况,微调征税率,减轻此类事业单位的税负率。

(五)规范缴税流程

在当前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应明确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的具体区别,理解计税依据与纳税种类的含义,严谨核算单位应交的税费,然后切实缴纳。在此过程中,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流程,并组建相应的监管部门,严格规范环节中的各项操作,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处理,避免出现税务风险。同时,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将“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放置到单位中比较醒目的位置,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到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免日后由于不了解税制具体内容而出现操作失误。

(六)确定事业单位具体营收状况

基层事业单位若想很好地应对当前的税制改革,必须分析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了解到“营改增”税制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有不同的处理。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出自身是怎样的事业单位,税制改革针对本单位有怎样的影响。之后思考相应的对策,确定并调整自身的收支状况,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以促进本单位发展。比如,某些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并从事生产的事业单位,可以将改革后相关企业的具体税收与本单位的税收对比,若相关企业的税收低于本单位的税收,事业单位则可以将自身调整为企业,以减少税负。

(七)设定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

面对当前的税收形势,很多基层事业单位的结构过于简陋,仅凭提升人员素质与优化相应制度还是无法有效处理税务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单位方面应通过外聘等方式,招收相应的专业化人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在招聘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将“营改增”税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内容设定为考核题目,保证相关人员切实掌握相关工作内容,有效助益事业单位发展。同时,单位还应调整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将财务工作内容进一步精细化,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负责专项工作内容。并且,针对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内容,事业单位要将其中各环节的内容具体化,并将其明确划分到各位专项财务管理人员手中,然后让每位人员了解到自身的职责和权力,一旦出现问题,要能够找到为此负责的专项人员。此外,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流程,也应加以优化,要做到每个环节都能稳定进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5]。

结语

综上所述,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下,我国的税收制度愈加完善,不同事业单位将会承担与其具体情况相对应的税负,提高了税收的合理性,为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在这种情况下,基层事业单位也应将此方面重视起来,通过各种措施,应对当前的税收变化,让自身的财务工作平稳过渡,加强与本单位相关服务能力,为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税制营改增税务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近期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新税制来了 今后咋淘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