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馆校合作课程开发

2023-09-30 15:14张慧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南越王南越国研学

张慧

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情境,对于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式学习策略下的馆校合作,利用博物馆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出问题,并能协作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和观察者,继而开发出系列性的馆校合作课程。

一、活动方案

1.项目简介

本次所选的馆校合作单位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的是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目前岭南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物最丰富、墓主人身份最高的西汉大墓,也是岭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宝库。本课程是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的一门研学课程。在我校教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互相配合下,开发了“南越历史及古墓发掘”“舞剑弄弩,止戈为武”“南越玺印传千载”等6个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课程主题。按照项目式学习的三个环节:项目设计、项目實施、项目评价构建课程的框架模型(李志河、张丽梅,2017),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2.驱动问题

驱动问题是项目的灵魂和核心,只有高质量的驱动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参与热情,推动项目的开发和深入。在充分了解学情和组织学生探馆之后,我们提出了以下驱动问题:南越王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南越国历史和岭南文化提供了哪些有效信息和素材?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馆藏文物“活起来”?政府采取了哪些保护南越王墓的措施?保护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提供了哪些成功的保护范例?

3.学习目标

项目式学习要求有清晰的目标,这样有助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本课程围绕人文情怀、合作担当、文化自信、感悟鉴赏、实践创新五个目标进行设计。

通过现场参观、听讲解、接触文物,了解南越王国的历史和南越王古墓及文物的发掘过程,加深学生对岭南文化的了解,培养人文情怀;小组合作开展各单元的研学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国家认同感;学会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美,培养健康的审美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通过拓展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能根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案,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4.项目学习评价设计

课程的设计应该首先考虑项目学习的评价设计,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从而推进项目的进行。我们进行了过程性评价(制定研学记录册,将每次研学探究活动的时间、学习准备、计划、成果、收获、反思等记录下来)、表现性评价(包括博物馆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个人自评)、总结性评价设计(建立学生个人研学探究档案袋,作为评价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项目课程体系

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包括任务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实施要求、预期成果形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各个环节,进行阶段任务的细化和具体化,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思维,引导高阶学习。

任务一:南越国历史及古墓发掘

活动目标:参观博物馆,了解南越国的历史沿革,知道南越王墓的故事及发掘过程,学生动手制作南越国人物皮影,自创皮影历史剧并表演。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人文情怀等核心素养。

活动内容:(1)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了解南越国历史,并在博物馆内完成自主研学相关内容;(2)制作南越国人物皮影;(3)小组合作,创作南越国皮影历史剧;(4)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自己创作的历史剧。

实施要求:(1)自主研学;(2)小组合作;(3)网上搜索或通过图书馆、咨询博物馆讲解员收集相关资料;(4)合作创作,进行表演。

预期成果形式:(1)创作历史剧;(2)制作皮影戏。

任务二:舞剑弄弩,止戈为武

活动目标:上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了解中国古代兵器的演变,参观了解南越王博物馆的各种兵器,并绘制自己喜欢的兵器。加深对古代兵器的了解,感悟古人智慧。

活动内容:(1)通过网络资料或图书馆资源查找中国古代兵器的演变历程;(2)详细了解南越王博物馆的各种南越兵器;(3)根据喜好选择一种兵器,并绘制出属于自己的兵器;(4)动手制作勾弦用的皮弽,并使用自己做的皮弽进行一场简单的射箭比赛。

实施要求:(1)参观博物馆的兵器展厅;(2)学生小组合作演讲兵器的演变历程;(3)动手实践;(4)成果大比拼。

预期成果形式:(1)展示兵器演变图;(2)制作一种兵器;(3)参加一场射箭比赛。

任务三:南越玺印传千载

活动目标:上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了解南越国出土的各种丝织物,通过制作小报展示古代汉服的演变,并制作一件汉服。感悟古人智慧及文物的历史价值。

活动内容:(1)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咨询博物馆的讲解员,了解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织物及汉服文化;(2)设计汉服并完成制作。

实施要求:(1)上网搜索或利用图书馆资源;(2)汉服制作;(3)成果分享。

预期成果形式:(1)制作一份小报展示古代汉服的演变;(2)设计一件汉服作品。

任务四:衣带汉风,汉越相融

活动目标:通过上网和图书馆资源,了解印玺的相关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枚印玺的图案,并参与制作。感悟古人智慧及文物的历史价值。

活动内容:(1)深入了解南越国的印玺;(2)设计自己喜欢的印玺图

案;(3)动手制作一枚印玺。

实施要求:(1)参观;(2)工艺制作;(3)成果展示。

预期成果形式:(1)讲解印玺的知识;(2)动手制作印章。

任务五:石之美者,玉成其事

活动目标:通过博物馆员的讲解了解玉文化,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能讲解制玉的过程,并制作组玉佩。感悟古人智慧及文物的历史价值。

活动内容:(1)博物馆讲解员详细讲解南越王的丝缕玉衣及玉器文化;

(2)小组合作了解古人制玉过程,并模仿《如果国宝会说话》设计一期节目;(3)组玉佩制作。

实施要求:(1)参观学习;(2)小组合作;(3)动手实践;(4)成果展示。

预期成果形式:(1)设计一期节

目;(2)制作组玉佩。

任务六:东西交流,异域奇珍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博物馆展板,了解广州海上贸易的历史地位。学生制作马赛克杯垫,增强乡土情怀。感悟文物的历史价值。

活动内容:(1)送展到校园,通过展板了解广州作为海上贸易港口在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2)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南越国的海丝文化;(3)绘制马赛克杯垫。

實施要求:(1)展板入校;(2)参观学习;(3)手工绘制;(4)成果展示。

预期成果形式:(1)参观一期展览;(2)制作马赛克杯。

三、任务一课例

1.课前阶段

完成研学手册部分内容的填写。如:基本信息(姓名、小组、日期)、学习准备、研学计划、研学探究课题等。

2.课中阶段

(1)南博之约:带学生参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2)自主研学:根据参观内容,完成相应的研学作业。

知识速寻 :寻找南越国的有关故事。

寻宝图(按小组编号,自由参观),参照南越国博物馆导览图,找出相应的文物。

我的探“越”笔记:请画出本次参观印象最深刻的一件文物,并配以文字说明。

优秀作业展示。

(3)活动园:南越国人物皮影制作。

所需材料:塑料片、竹竿、马克笔或丙烯颜料、鱼线、绳子。

辅助工具:剪刀、锥子、打火机。

制作过程:第一步,在塑料片上画出人物轮廓,分为头部、上身、腰部等;第二步,将所画人物的各部分剪下来;第三步,为人物各部分涂上相应的颜色并将人物摆拼出来;第四步,在摆拼好的人物上面确定要连接的孔位,使用锥子在连接孔位处钻孔,使用鱼线将各孔连接(除人物双手之外),用火机将鱼线燃烧变软,穿过已上色的塑料片,另一端也用火机燃烧鱼线并按压使其变宽,堵住孔位(塑料片之间要留有空隙,以便关节的活动);第五步,用绳子将人物双手与竹竿连接起来,连接完成之后,尝试活动皮影的每个部位,如不能自由活动则需要重新连接,达到每个部位可以活动。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是研学课程的评价总结阶段,主要内容为完成研学作业、展示研学成果、认定研学成绩。按照课程设计,在课前阶段布置研学作业,让学生在课中

阶段体验、探究,整理和按要求完成作业。研学成果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体现合作

学习的效果,有利于检测研学目标的实

现情况,提高研学的有效性。研学课程

作为学校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课程,需要有类似学科课程的成绩与学分认定系统,这是研学课程规范管理的需要,也是推动学生有效参与研学的重要手段。

成果分享:皮影剧表演,可以采用博物馆提供的剧本或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创作剧本。

头脑风暴:总结主题研学内容,并提出衔接问题,引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思考。

四、成果汇报与评价

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阶段提交项目探究的成果。我们把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包括每个主题的研学手册、研学感悟及动手参与的活动,通过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整个项目式学习的动态过程,见证了学生作为参与者、体验者、思考者的学习主体角色。

项目式学习重视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在学生参与各个环节时评定其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以期从不同角度公平、全面、客观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武剑英,2020)。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赋分评价。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有研学准备和参与程度,各赋20分和30分;终结性评价的内容是成果展示,赋50分。评价内容的各个赋分项为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五、项目成效与反思

项目式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和生活相关、有挑战性和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了学校教育资源,提供了体验真实情境的可能,拓展了课堂的深广度,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学期开展了6个主题式学习课例,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每

次围绕一个主题或知识点展开,每个问

题的提出都会事先精心准备,并且鼓励

学生用开放的形式来呈现答案,还会设计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逐渐提高,项目式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从学校走进博物馆?如何做好课前阶段的准备?如何保证学生的纪律性?如何提高小组成果分享的质量?课后阶段如何及时整理成果并做好评价?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杨曌辉

猜你喜欢
南越王南越国研学
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和建馆问题听取意见会议”上的发言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研学之旅
吃货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