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内涵、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2023-10-02 21:43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业能力设计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杨 琨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蒋晓芸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时期,急需教师的正确指导。其中,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的家庭作业,都需要教师认真操作实施。因此,为了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教师亟待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2019 年11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进一步凸显了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紧迫性。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中小学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这样的情况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现实困境有什么?如何快速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本文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度阐述。

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内涵

关于作业,《礼记·学记》云:“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内涵是指课外活动(包括课外作业),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与课内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那时候已经把作业作为一种“脑力劳动”。《辞海》将作业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工业性学习、课堂作业等。《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将作业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作业练习,让他们“从实践中去学习”。教育家哈里斯·库珀将作业定义为:由学校教师布置的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任务。通过对作业的概念界定的探究,笔者认为,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为此,笔者将作业定义为:教师依据一定的目标而设计的,并要求学生积极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各种类型的学习任务。

作业设计可以被视为教师育人观念的现实投射。教师的作业设计表面上呈现的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实际上呈现的是教师的育人观念。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将从根本上影响着作业设计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目前,学术界对于作业设计的系统理论阐述相对较少,关于作业设计的定义,并无统一的定论。学者王月芬认为,作业设计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选择重组、改编完善或自主创编学生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专业活动。学者李臣之认为,高质量作业设计应以关怀学生为价值立场,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标。学者朱文辉认为,作业设计要对作业的布置、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内容以及作业的反馈功能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安排。通过对学术界关于作业设计概念界定的理解,笔者将作业设计定义为:基于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运用系统的方法设计作业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过程。

《现代汉语词典》将能力解释为: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物的主观条件。《辞海》将能力解释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通过对作业设计和能力的概念界定的探究、理解,笔者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定义为:教师在特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考虑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方法开展各项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现实困境

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但要从作业数量上做减法,还要在作业品质、作业形式上做加法,真正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这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不仅关乎其专业成长,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刻不容缓。然而,现实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面临着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困境。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设计认识不足。“双减”政策出台后,部分教师仍旧对作业设计的认识不足,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观念。受传统作业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作业仅仅是为了延长教学时间而采取的一个辅助手段,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作业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部分教师觉得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强调以书面作业作为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对作业设计进行思考。另外,个别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减负等同于作业数量的减少,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地设计作业,致使作业的育人价值得不到发挥。

作业设计意识不强。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部分教师对其在这一环节中的角色如何定位不甚明确,只是把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后续和延伸,而很少主动地思考作业的意义,从而导致其作业设计意识不强。具体来说,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没有将他们定位为作业的设计者,很少花费大量精力设计作业,而是从教材课后习题、习题册中选择题目,为学生布置作业,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长此以往,重复机械、形式单一、功能单向、趣味缺乏的作业形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主动设计作业的意识。由于知识本位观念根深蒂固,部分教师内心深处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热衷于学科知识的巩固和学科技能的重复练习。他们在设计日常作业时习惯沿袭传统做法,致使对设计作业的动力存在不足,从而导致主动设计作业的意识不强,影响了作业提质增效功能的实现。

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作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质量普遍不高,缺乏整体规划和架构。一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没有从质与量的关系转变上寻求作业设计困境的有效突破。在作业内容上,受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更多地为学生设计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较少地为学生提供涉及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培育的作业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在作业形式上,一些教师习惯沿袭传统做法,更愿意设计书面作业,而不愿意设计动口、动手的实践性作业,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陈陈相因的状况。

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策略

扎实开展培训。作业设计是作业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前提保障。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发挥作业育人实效的关键所在。作业设计看似简单,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培育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若要想切实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则需要教师转变思想理念,这就要求教师接受相关培训。为此,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学科教研员和教育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培训,指导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培训内容可以涉及作业设计理念、作业设计的实用技巧等,与教师原有的经验产生融合、碰撞,推动其深度思考,加深其对作业设计理念的认识,进而触发其作业设计的灵感。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省内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出多名教师到这些名校开展跟岗培训。这些名校可以了解全体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情况汇总,制订跟岗培训规划。这一规划可以涉及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具体内容。这些名校可以根据这一规划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这些教师在跟岗培训过程中,可以与这些名校的多名优秀教师实现面对面交流,明晰系统性原则、分层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作业设计原则,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理念,掌握作业设计的实用技巧。

组织评比活动。评比活动是促进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作业主题评比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出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在作业主题评比活动过程中,学校可以鼓励教师通过实战评比来检验自身作业设计的效果。在作业主题评比活动结束后,学校可以要求获奖教师将自己的作业设计心得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不仅能够提升获奖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还会提高获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另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要求各学校推荐优秀作业设计作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以充分激发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动力。

搭建共享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共享平台,精心创设一个“思维转化场”,推动教师作业设计思维的转变。该平台可以汇聚优质作业设计资源,如优秀作业设计作品、作业设计素材等。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与其他教师分享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推广作业设计的新工具与新技术,以便让自身的作业设计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健全考核制度。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对于引导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可以在贯彻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订《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考核标准》,将作业设计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指标,积极从作业设计目标、作业设计形式、作业设计质量等多个维度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进行考核。学校可以将这一考核工作交由教务处、政教处等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这些管理部门每月可以汇总一次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考核数据。该数据可以与教师月工作绩效指标相挂钩,累积的数据计入教师学期工作综合评价总分,以充分激发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作业能力设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