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
——评《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

2023-10-05 19:01高彩红
中国瓜菜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现代农业体系

高彩红,杨 璞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6)

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过去,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对环境也具有较大的破坏,难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也成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如何处理好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由周培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我国农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对于相关行业从业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和政策法规,以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为主要脉络,介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阐明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体系的内容及其之间存在的关系,使得读者能够对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具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该书还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针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思路。最后该书还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支持等内容进行了阐述。该书充分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把握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增强对“三农”问题的认知。

该书在开篇部分就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农业生产环境较为恶劣。该书指出,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处于世界较低的水平。而且,我国的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自然条件较大的限制,例如西部高山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很多区域都属于高原寒地,土地贫瘠,能够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有限,而且难以采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人口为了更多的收入,选择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这也导致农村土地荒废的情况不断加剧。第二,农产品自产率较低。虽然我国粮食生产量大,但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粮食消耗量也是巨大的。在当前阶段,我国能够自给自足的粮食只有稻谷、小麦等少部分的农产品,而大豆、玉米等诸多农产品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第三,“三大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现代农业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的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相比,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在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只看到了工业与农业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并没有注重农业与服务业的结合,这对于“三大产业”的融合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面对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要采取优化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加强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等措施。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向着工业机械化方向发展,而我国因为地理地貌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都难以应用大型的农业设备,因此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标准农田能够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利用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建立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将农业生产企业与相关生产、销售等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创立科学的农业产业供应链。在实践当中,政府单位要对“三大产业”的融合模式进行宏观的考量,促使本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的现代农业产业圈。同时,政府还要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尽量打造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强镇,推动本区域优势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最后,要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在现代化农业发展当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已经削弱,现代化及科技化的农业生产需要更多专业的农业人才,因此,各地政府应该与各大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结合本区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策略,不断完善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关键的影响,只有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使农村振兴和农业农村进入现代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可作为我国高校农业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现代农业体系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