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黄花菜科学施肥技术

2023-10-07 15:18何绍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黄花菜绿色食品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成为时尚的消费潮流。黄花菜绿色生产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肥料是黄花菜的粮食,施肥的种类和方法决定着黄花菜的品质和安全水平,是绿色食品黄花菜生产必须掌握的关健技术。

关键词:绿色食品;黄花菜;科学施肥

一、绿色食品施肥原则

(一) 可持续生产原则

黄花菜生产中所使用的肥料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13)》的要求,严格限量使用复合肥,避免使用各类单质化肥,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无不良影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使土壤生态条件和黄花菜品质持续向优化的方向发展,增强可持续增产的潜力。

(二) 安全优质原则

按照NY525和NY884的要求选用肥料,保障所使用的肥料对黄花菜的品质、营养、风味和抗性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生产出安全、优质的黄花菜。禁止选用氯基肥料及富含氯离子、发酵腐熟不充分的人畜粪尿,添加有稀土元素的肥料,含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 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转基因品种(产品) 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肥料。

(三) 化肥减控原则

遵循科学施肥的基础理论和黄花菜的需肥规律,在保障黄花菜营养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尤其是氮肥的用量,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年黄花菜需求量的一半;兼顾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科学配方施肥,把使用化学肥料对土壤理化性状(酸化或碱化、板结等) 和黄花菜品质(风味恶化、耐保鲜耐加工能力降低、保质期缩短等)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 以有机肥为主原则

以营养全面、肥效持久、改良土壤、增强生物活性、改善黄花菜品质的腐熟农家肥料、有机肥料、有机微生物肥料为主,以营养元素比较匮乏、速效但肥效短的化学肥料为辅,将有机肥与化学肥料有机地结合使用,弥补有机肥供应某些营养元素迟缓或供应量不足和化学肥料营养元素单一的缺点,取长补短,使黄花菜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重施有机肥

(一) 有机肥对黄花菜品质的影响

1、改善黄花菜品质。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能与土壤中的铅、镉、汞等重金属螯合,减少钴、铬等重金属所形成的怪味,从而改善黄花菜的风味;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具有“致畸、致残、致癌”危害的农药、除草剂等有害物质;通过以菌杀菌、以菌抑菌、以菌抗菌控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和活动,从而减少有害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氮、亚硝酸根离子等有害物质;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抗生素、维生素、胡敏酸、氨基酸、酶等物质,促进黄花菜合成更多的风味物质,因此,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改善黄花菜的品质和风味。

2、增强黄花菜抗性。一是有机肥中既含有黄花菜生长发育必需的氮、磷、钾大量元素,钙、镁、硫等中量元素,还含有锌、铁、钼、硼等微量元素,是营养全面的肥料,而且,这些重多营养元素的比例比较协调,趋近于黄花菜生长发育所需求的比例,可防止黄花菜因为土壤中缺乏某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障碍,满足黄花菜生长发育的需要。二是有机肥给土壤补给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使有益微生物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有效控制土壤中根腐病、茎腐病等病菌的滋生,从而减轻土传病菌对黄花菜的浸染和危害;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腐植质等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优化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为黄花菜根系生长发育提供优越的环境,促进黄花菜的根系茁壮生长并提高黄花菜抗旱、抗寒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 有机肥对黄花菜的供肥特性

1、保障黄花菜持久需求。黄花菜是多年生经济作物,一年四季都需要供给养分。有机肥料是一种缓效肥料,施用一次,肥效发挥3~4年,肥效稳且持久,能供黄花菜多年吸收利用。有机肥为土壤微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扩大微生物种群,增强微生物活动,把土壤中固定的氮、磷、钾、锌、铁、钼等无效养分转化为黄花菜能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使土壤源源不断地为黄花菜提供再生的养分,保障黄花菜对养分的持久需求。

2、有效提高黄花菜可持续生产能力。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化学肥料种类繁多。但化学肥料营养成分单一,肥效猛,并具有无机盐的性质,对黄花菜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一是造成土壤酸化或碱化,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二是容易渗透流失,污染地下水质;三是肥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且难以在短期内除去;四是严重影响黄花菜的风味、耐保鲜性和耐加工能力,尤其是氯基复合肥中含有大量氯离子,不但使黄花菜持水性增强,难以脱水干制,而且,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呈暗褐色或灰褐色,感观质量下降,使黄花菜的种植效益暴跌。用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黄花菜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 有机肥的施肥技术

1、有机肥的施用时机。有机肥只有适度深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黄花菜周年生长过程中只有两个施用有机肥的最佳时机,一是在黄花菜收获结束之后,新叶还未萌发之前,也就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黄花菜上部茎叶和下部根系进入衰老期,对养分的需求量锐减,是结合深耕施用有机肥的最佳时机;二是在黄花菜进入越冬期之前,黄花菜生长发育随着气温不断下降而缓慢,即将转入休眠期之前,也就是12有中旬至下旬这段时期,是结合深耕培土施用有机肥的最佳时机,可大幅度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平稳地温,保护黄花菜安全越冬。

2、有机肥的施用量及施用方法。

第一次施用有机肥时,正处于盛夏高温季节,地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其生活和繁殖急需大量的有机质;同时,此次施用有机肥与下次施用有机肥相距5个月左右,还需要满足微生物较长时期的需要,因此,要重施有机肥,每667㎡施用熟熟好的优质农家肥2500~3000kg。撒施后及时深耕,把农家肥翻入较深的耕层,然后,用小型旋耕机在黄花菜行间进行旋耕,把农家肥与土壤混合均匀,促使农家肥均衡分布。如果在雨后施肥,施后不用浇水;如果施肥后下大雨,雨后不久再次深耕,以促进微生物活动。如遭伏旱,要采用喷溉灌溉,不要大水漫灌,以防地温骤降和透气不良,影响微生物繁殖和活动。

第二次施用有机肥在入冬之前,此时,气温在0℃左右,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和效率很低,如果以营养丰富的猪、鸡粪便沤制的农家肥为主,若施肥量大,则容易“烧根”,若施用量少,则蓄水量少,达不到保护黄花菜安全越冬的目的。因此,此次施用的有机肥要以秸秆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在植株叶片自然枯黄后,顺垄撒施腐化好的优质秸秆肥1500~2000kg,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保护蘖芽安全越冬,并为黄花菜抗御春旱打下良好基础。为促进秸秆肥分解,可配施适量的微生物肥料。

三、科学施用速效肥

(一) 早追催芽肥

黄花菜收获结束之后,植株体内的营养已经耗尽,生长势弱,急需补充营养;同时,黄花菜进入新老根系和叶片更新期,新生根和叶片腋芽萌发也急需大量的养分。因此,在黄花菜收获结束之后,要及早追施催芽肥,追施养分≧45%硫基速效复混肥(N-22-P2O5-15-K2O-8) 15~20kg/667m2,促进根、腋芽尽快萌发,茁壮生长。

(二) 稳追分蘖肥

黄花菜分蘖期正值我区高温季节和梅雨季节,此期黄花菜极易旺长,黄花菜一旦旺长,就会导致植株贪青,推迟分蘖,并造成分蘖的抗寒能力降低,在冬季和早春容易遭受冻害,因此,要稳追分蘖肥,严格控施氮肥,确保植株稳健生长。黄花菜第一次分蘖高峰期形成的分蘖是翌年抽苔现蕾的主要分蘖,80%以上的产量由这类蘖形成,年前的分蘖越多,翌年抽苔、现蕾越多,产量就越高,所以,早追分蘖肥,催促植株第一次分蘖高峰期提前来临,是黄花菜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在新生叶片达到3 个叶之前,追施养分≧45%硫基复合肥(N-15-P2O5-15-K2O-15) 25~30kg/667m2。以促进分蘖,增加翌年抽苔量。此次追肥一定注意把复合肥中的氮素降下来,如果氮肥施用偏多,引起植株徙长,容易“塌叶”或倒伏。

(三) 重施花蕾肥

花蕾期是黄花菜生长发育中需肥的鼎盛时期,也是决定黄花菜产量高低的关健时期。此期,不但黄花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达到高峰,而且,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均达到全年的最高时期,是日平均制造营养物质最高时期,也是形成黄花菜产量的高峰期,所以,此期黃花菜对肥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肥料供应不足,就会导致黄花菜光合作用下降,花蕾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大量脱落,直接造成黄花菜大幅度减产。因此,必须重施花蕾肥,追施养分≧45%硫基复合肥(N-15-P2O5-15-K2O-15) 35~45kg/667m2,满足植株光合作用的需要,防止花蕾脱落,保蕾保产保丰收。由于此期黄花菜需水量也很大,需要不断浇水,为防止肥料随水渗透流失,应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分批追施,每次追施15kg/667m2左右为宜。

(四) 巧补微肥

由于微肥的施用量极少,一般利用黄花菜叶片的吸收功能通过叶面追肥进行补给。一是速效性强,可使养分快速通过叶片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二是弥补根际追肥的不足。特别是在黄花菜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收能力降低,通过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能力的不足。三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有些肥料,如磷、铁、锰、铜、锌等,如果采用根施,极易被土壤固定,从而影响肥料施用效果。

为防止黄花菜缺乏微肥而生长发育不良,微肥施用宜早不宜晚,在苗期或第一次分蘖期补给,一般单独喷洒,也可与防治病害的农药混合喷洒。为提高肥效,在施用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溶解。要先把微肥用少量的热水溶化,然后再兑足凉水;二是控制好用量,以防微量元素中毒。每667m2用硫酸锌100~150g,硫酸亚铁150~200g,硼砂100g,钼酸氨50~100g;三是加入少量酸性洗衣粉,防止沉淀而导致前后喷洒不均;四是提高雾化效果,用喷雾机械或无人机进行喷洒,提高微肥利用率,避免肥害。

作者简介:何绍冰(1966-),男,河南淮阳人,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责任编辑 曹雯梅)

猜你喜欢
黄花菜绿色食品
黄花菜
绿色食品预包装标签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黄花菜“凉了”
健脑解郁黄花菜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建议
黄花菜的春天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