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 好客齐鲁

2023-10-08 04:28策划整理杨燕供图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中国公路 2023年16期
关键词:路长农村公路山东省

策划整理|本刊记者 杨燕 供图|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威海碧海金沙

从县城到乡村、从县乡公路到乡村小道,条条公路纵横交错,将山东省内的一个个村庄与广阔世界紧紧相连,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近年来,山东省紧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重大机遇,牢牢把握“交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坚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以加快旅游路建设、实现交旅融合为突破口,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征程。

“建管养运”齐提升

近年来,山东省紧抓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深化农村公路体制改革试点机遇,矢志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建管养运”四方面能力的显著提升。

路网结构更加完善

在山东省泰安市旧县乡姜沟村,村民们驾车满载农副产品,顺畅地行驶在附近已经通车的黄河坝上公路。“这条路没修之前很难走,尤其是下雨后出现不少泥坑。现在路已修好通车了,还设置了围挡,我们管理农田、收庄稼、运货物都更安全方便了。”姜沟村村民张吉慧难掩喜悦地说。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共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了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全省农村公路路网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86.19公里,县乡道三级路及以上比例为62.9%。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村内道路基本实现“户户通”,行政村通6米以上双车道公路的比例达68.9%。全省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新改建道路建设标准高、安全性能好、路域环境美、运营服务佳,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当好开路先锋。

此外,山东省还打造了236条、2650公里的“公路+旅游”“公路+生态”“公路+产业”等融合发展样板路,串联起众多景区,带动辐射400多个乡镇,惠及1000多万居民,有效盘活了农村地区的资源,增强了“造血”功能,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管理体系更加完备

科技助力、上下联动、全民参与……随着“路长制”的推进,让山东境内的农村公路有了“高颜值”。

近年来,山东省创新推动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推行实施覆盖县乡村道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干群联手、社会共治”独具山东省特色的“路长制”管理养护体系,力争形成新时代山东农村公路治理新格局。

其中,东营市所有县区全部按照“总路长+分路长”模式,全部实现农村公路“路长制”全覆盖,共形成“总路长5人总管全局,县级路长70人、乡级路长441人、村级路长1933人各负其责”的农村公路“路长”体系。青岛市则印发了《青岛市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成立青岛市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专班,搭建起市级、区县、镇村“1+7+N”工作架构,建立了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总路长+路长办”、乡镇和村委会“路长+专管员”的长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市农村公路“路长制”覆盖率100%,路长信息公示牌设置率100%。

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只是山东省持续完善管理体系的一个缩影。在此过程中,山东省广开渠道、多措并举落实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为农村公路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十四五”时期,山东省级及以上资金累计投入92亿元,采取以奖代补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支持市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在此过程中,山东省充分利用农村公路“以奖代补”考核数据支撑系统,对全省农村公路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跟踪调度,及时掌握动态进展。

自2017年以来,交通运输部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12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创建单位,数量名列前茅,带动了山东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山东省印发《“十四五”时期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坚持突出示范引领,对示范创建范围、工作程序,申报流程、创建机制、支持政策,以及典型经验推广等做出具体要求,2023年内累计评选出7个省级示范市创建单位、23个省级示范县创建单位,示范创建过程中不断加快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资金、考核、技术等保障体系,补齐乡村道路管护短板,构建新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为下一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奠定基础,打造高品质农村公路。

公路养护更加高效

在济南市历城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1+6+N”智慧交通监管平台,对全区范围内349条县乡村道路进行大数据监管。“这是我们结合本区特色打造的监控平台,涵盖了道路建设管理、交通行政执法、重点路段点位管控等全行业链条。”历城区交通运输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监控平台,全区范围内每一条公路的名称、经纬度、所属路线等信息清晰可见,实现了“一路一档”。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着重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效能,不断探索强化信息技术新应用,实现决策精准化新突破,以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公路智能化管理养护平台为依托,以物联网、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多媒体等充分融合的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逐步建立“省-市-县-乡-村”全面覆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智能化管养系统,提升管控精准化水平,落实日常养护责任。目前,山东年平均实施养护工程1.8万公里,比例达7%。

临沂市沂水曹姚路

此外,2022年以来,山东省级层面每年投入4900余万元,用于24.7万公里道路路面自动化检测,实现具备条件道路全覆盖,经检测全省路面优良路率为72.1%,基于此,山东省科学研判数据,精准编制养护方案。

同时,山东省还持续开展公路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5年来,全省共改造危旧桥梁3569座,提前完成了2020年危旧桥梁库中1772座危桥清零任务;实施重要村道安保工程1.1万公里,完成18.4万处农村公路平交道口和857处铁路道口安全整治,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显著提升。

运输服务更加优质

利用农村路网,运营好城乡公交系统,方便农民生产和生活,是“四好农村路”在运营方面的重要任务。2022年,山东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客车,农村客运公交化率达96%以上。同时,建成农村公路驿站157个,成为更好满足居民出行服务、展示交通运输行业形象、带动“路衍经济”发展的重要“补给站”。

为了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山东省把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推动,在线路融合、场站融合、车型创新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其中,2022年全年,山东省就建成农村客货邮融合站105个,开通客货邮融合运营线路152条,惠及行政村3004个,以更有力的举措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动了农村客货运输的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显成效

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一个个美丽乡村……“十四五”期间,山东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建设交通强省,优化路网结构,提升养护水平,增强通行保障能力,全力推进农村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和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当好开路先锋。

“以前杏花节的时候,游客来这赏花进出是‘老大难’,不少来玩的人就此打了‘退堂鼓’。现在,县里对附近公路进行了提升改造,来我们这里赏花、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村真正靠杏花蹚出了致富路。”日照市五莲县驼石沟村村民郑德鹏深有感触。

近几年,五莲县对通往驼石沟村43 公里的吕街路进行系统升级改造,贯通乡村各个景点,让全域旅游更加融合、更有活力。该县将建好“四好农村路”同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架起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实现采摘园、农家乐、电商等多产融合发展,既活跃了乡村,又富裕了村民。

“四好农村路”高标准建设,不仅打通了山东省的产业发展路,还完善了村级末端的物流节点,为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生产生活物资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提供了基础保障。

东营市利津县共投资1.46 亿元,沿黄河新改建农村公路54.6 公里,全面改善了黄河滩区交通物流条件,为黄河滩区提供了对外交通大通道,带动利津县盐窝镇周边126 个村的畜牧产业、陈庄镇周边94 个村的瓜果种植业,培育打造黄河口滩羊、临河蜜甜瓜、汀罗香菇等高品质金字品牌,带动周边居民就业10 万余人,农民可支配收入指标连续两年增幅超8%。

……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十四五”初期,山东省政府印发《全省“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山东省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万公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交化客车、农户通硬化路,农村物流通达率、公路养护率、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布局合理、连贯城乡、快捷通畅、服务优质、安全绿色的农村公路体系。

如今时间已过半。据统计,截至2023年7 月底,山东省已累计完成投资168 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78.5%。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644 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完成11307 公里,危旧桥改造工程完成178 座,重要村道或三级及以上村道安保工程完成2227 公里,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62%、59%、74%。

随着“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不断推进,如今走在山东的农村公路上,闻得见花香,看得见水流,忆得起乡愁。

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北张村,安卧在群山环抱之中。当地新建主要道路的同时,疏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为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岱岳区计划投资1.5 亿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5 公里,完成123 公里预防性养护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改造30 公里。”岱岳区交通运输局局长赵平说。

据介绍,2023年,山东省将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 公里、改造危旧桥梁300 座、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8 万公里、重要及三级公路以上村道安保工程3000 公里,并通过争取要求保障、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落实责任、定期跟踪调度、按月通报督导等方式,稳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十四五’时期后两年,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重点围绕路网提升、道路通达、通行安全保障、融合发展示范和运输服务升级“五大工程”,到2025年实施剩余2 万公里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工程,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完成存量危桥改造,推进完善重要及三级以上村道安全设施工程,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链接

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四个提升”

提升管理养护的执行力 以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为抓手,构建新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补齐乡村道管护短板。

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撑力 探索丰富“交通+”模式,推动建设“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持续推进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实施,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达能力,提高通户比例。

提升安全畅通的保障力 对校车路线、临水临崖等危险和事故多发路段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加快实施提升改造。“十四五”期间,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改造工程,确保消除2020年底的存量危桥。

提升建设质量的监管力 加快全省公路建设养护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实现对农村公路项目精准化管理。

“交旅融合”促发展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发布“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2023年3月,山东提出,将充分利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构建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带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转型升级,把旅游公路打造成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

威海市松林观海旅游公路

石墙灰瓦,黄漆木门,翠竹掩映。在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民宿小院错落有致地散布于鸺鹠山脚下。对于慈口观村村民张桂珍来说,收拾一个小院能挣60元,每天拿出中午的时间收拾4个小院就能挣240元。她还把在城里务工的儿子叫了回来,从事生态农业土建工程,每月工资7000多元。

慈口观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威海市依托多条农村公路打造的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这条公路途经4个区市、46个街镇、400个乡村、8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

近年来,威海市聚焦“山海融合、四季融合、交旅融合、软硬融合”,按照“政府主导、交通搭台、文旅唱戏、部门协作、地方合力”的工作模式,创新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高标准打造了1001公里的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把整座城市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大景区”,带动全市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将威海全市的八大片区、32个镇街串联成线,覆盖全市90%以上旅游资源,将沿线100余处综合服务区、休闲驿站、房车营地、田园综合体、休闲采摘园、农家乐、渔家乐等与乡村振兴众多样板片区、重点工程、产业基地紧密结合。

“威海市大力发挥‘公路+N’功能,会同文旅、海洋、农业等部门,将优质农业旅游项目、海洋项目、工业旅游项目等一体打包推介,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打造特色发展新引擎。”威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威海市将进一步打响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品牌,全力构建“一路促一环、一环促一网、一网促全域”的旅游公路网。

其实,威海市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只是山东省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和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部署,聚焦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沂蒙革命老区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谋划构建“外部交通快捷,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中的其中一条旅游环线。

“为了进一步强化‘四好农村路’融合服务功能,山东省以旅游公路建设为突破,在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全省旅游交通网建设。”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023年,山东提出以“行游一体、人在路上、路在画中”为体验目标,将规划形成东部“千里滨海”、西部“鲁风运河”、南部“红色沂蒙”、北部“黄河入海”、中部“长城寻迹”五大主题风景道,计划到2025年,完成2758公里农村公路旅游路改造提升,基本建成全省“东西南北中、一环游山东”旅游风景道总体布局。其中,2023年计划完成1229公里,占总里程的44%,截至7月底,已全部开工,并建成751公里,占年度计划的61%。

布局蓝图已绘制,如何高效完工才是关键。在此过程中,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多措并举,从强化顶层设计、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科学监管等方面,护航旅游公路改造提升工程。

——强化顶层设计 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旅游交通网主骨架布局规划(2023-2030年)》《山东省旅游公路建设指南》《山东省旅游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加强2023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四好农村路”)资金管理的通知》等,明确发展方向、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等,为全省农村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强化要素保障 在土地保障方面,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农村公路新改建、错车道建设用地政策,协调解决建设用地手续等。

为了保障建设资金,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还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和燃油税返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项目,与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省级奖补资金暂行标准》,对入库并建设的旅游公路项目给予奖补,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在资金分配时,我们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对财政困难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特殊县,在资金原奖补标准基础上上浮10%予以支持。”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继续把“四好农村路”省级资金纳入涉农资金整合约束性任务管理,通过“年初预拨、年终清算”和“大专项+任务清单”方式,由市县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确保专款专用。

——强化部门联动 山东省将农村公路和旅游交通网主骨架建设纳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思路,建立省级顶层设计、市级统筹组织、县级实施推进、社会积极参与的推进机制。

市、县级政府则将旅游交通网主骨架建设纳入市、县级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联合,各司其职的多级工作专班体系,及时解决建设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集中力量整合公路沿线资源,建立清单化任务目标,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和旅游公路建设。

——强化科学监管 山东省政府将农村公路和旅游风景道建设推进工作纳入对省市督办的考评中,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强化建设组织调度。根据年度清单化工作台账,逐项调度进展,一月一通报。同时,实施现场督导,按照季度开展重点项目现场督导,确保项目建设;加强考评激励,将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省对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考评。

每年山东省都将评选出5个旅游风景道建设推进示范市,并予以通报表扬,给予不少于3000万元的省级奖励资金,用于支持旅游公路建设;对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市进行约谈问责,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约谈的市,将被取消评优资格。

……

一项项措施的精准落地,使得山东省旅游公路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荐。未来,山东省将建立三年动态项目库和年度建设计划,并突出旅游重要节点因素,进一步细化各项目完工时间,带动实现交旅深度融合,打造山东旅游交通新名片。

猜你喜欢
路长农村公路山东省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