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血液指标的诊断价值

2023-10-10 00:41尹涛姜丽真张盟盟王睿健张明哲张文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进展

尹涛 姜丽真 张盟盟 王睿健 张明哲 张文超

(衡水市人民医院(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1神经外科二病区,河北 衡水 053000;2肿瘤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特急预警信号,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相关统计研究〔1〕结果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3个月内脑梗死发生率为10%~20%,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可达24%,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ABCD2评分是目前临床用于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因素〔2〕;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是机体重要的炎症指标,其水平变化与机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纤维蛋白原(FIB)可有效反映患者机体凝血功能〔4〕,目前关于三者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拟分析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血清sCD40L、血浆FIB水平对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197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77例)和非脑梗死组(120例)。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符合《英国急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初始治疗指南》〔5〕中的相关标准;脑梗死诊断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6〕中的相关标准;年龄≥60岁;突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在24 h内消失者;入院前7 d内至少发作1次者。排除标准:合并脑出血病史、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者;发作性意识障碍者;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灶者;合并严重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者。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单因素 从本院病案管理科调取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病史及ABCD2评分〔7〕(患者入院后评估,包括年龄、血压、临床症状、糖尿病和症状的持续时间,总分7分,得分越高患者病症越严重)及患者入院后血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sCD40L、血浆FIB水平,其中血清FBG、TG、TC、LDL、HDL、UA、sCD40L、血浆FIB水平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的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制备方法:抽取5 ml清晨静脉血3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血浆制备方法为全血加入抗凝剂后3 500 r/min离心10 min。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血液指标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

2 结 果

2.1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单因素分析 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BMI、有无高脂血症病史、动脉狭窄率、有无颈动脉斑块、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发作持续时间、每月发作次数、ABCD2评分及血清LDL、sCD40L、血浆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单因素分析

2.2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较长、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每月发作次数较多、ABCD2评分及血清sCD40L、血浆FIB水平较高均为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2。

2.3ABCD2评分、血液指标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ABCD2评分、血清sCD40L、血浆FIB联合检测诊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AUC值、敏感度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血清sCD40L敏感度明显高于ABCD2评分、血浆FIB(P<0.05);ABCD2评分特异度显著高于血清sCD40L、联合,血浆FIB特异度明显高于血清sCD40L(P<0.05)。见表3、图1。

图1 ABCD2评分、血液指标诊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ROC曲线

表3 ABCD2评分、血液指标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3 讨 论

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脑卒中协会定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非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8,9〕,其属于一种临床急症,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反复发作及可逆性的特点,极易被患者及其家属忽视,流行病学研究〔10〕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很高,快速识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因素对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ABCD2评分涵盖了年龄、血压、临床特点、症状持续时间及糖尿病和症状的持续时间5大风险因素,在衡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1〕。sCD40L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可通过调节多种黏附分子、前炎性因子的表达而加重机体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情进展,同时其水平升高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其可参加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斑块破裂的过程,降低斑块稳定性,促进脑梗死的发生〔12,13〕。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异常也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FIB是典型的凝血因子之一,其水平升高可使得血液黏稠度升高进而增大血流阻力,可经凝血酶分解为单体蛋白质后聚合成血栓发挥凝血功能,堵塞血管管腔,同时其降解产物可沉积于血管壁,增加血管脆性,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促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14,15〕。本研究结果说明,ABCD2评分、血清sCD40L、FIB水平联合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诊断价值,临床可采用ABCD2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同时检测血清sCD40L、FIB水平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较长、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每月发作次数较多为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可导致患者血管管腔狭窄,同时斑块脱落阻塞血管可引起患者脑缺血进而促进脑梗死发生〔16〕。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较长可能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稳定患者病情导致患者病情延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1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患者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密切相关,其时间越长,患者越容易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响其侧支循环形成,进而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18〕。每月发作次数较多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基础条件和侧支循环越差,脑组织极易灌注不足而发生脑梗死〔19〕。本研究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对于有颈动脉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需加强对患者进行抗凝、抗血栓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情况,对于斑块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稳定患者斑块情况,必要情况下可对患者实施斑块剥离术治疗〔20〕。临床应加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害的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重视,在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尽快控制病情,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对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持续时间长及发作次数多的患者,临床应加强对患者脑血管和脑组织缺血损伤的检查,并及时予以脑保护治疗,同时针对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予以治疗,改善患者血管条件,降低其脑梗死发生风险〔21〕。

综上,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颈动脉斑块、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较长、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每月发作次数较多、ABCD2评分、血清sCD40L、血浆FIB水平较高,同时ABCD2评分、血清sCD40L、血浆FBG水平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较好。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辨证施治临床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