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解析

2023-10-10 02:54李威驻马店市豫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3年28期
关键词:投融资融资国有企业

李威 驻马店市豫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可以有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使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持。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融资活动时,一旦发现相关的风险问题,为了使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加以实现,需要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使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得到提升。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融资活动时,其自身的风险发生概率也有所增大,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此来全方位管理投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防止投融资行为过于盲目,使相关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得到降低,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投资收益。

一、国有企业投融资内涵

在国有企业运营期间,对运营资金具有较大需求,需要利用投融资活动加以获得。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融资活动时,其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在投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保证内部资产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投资项目的适宜性,全面提升项目收益。在具体落实投资活动时,国有企业自身需要有效承担风险。国有企业在融资期间,当流动资金不足时,需要采取内部和外部方式来获取具体资金,保证筹资活动开展的全面性,使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得到满足,进一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1]。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完善和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

现如今,在实际改革经济体制时,应以国有企业作为主要对象,在实际改革时,国有企业市场中会有大量兼并收购、投融资等活动涌现,在此背景下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管理加以完善,使企业自身的投融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企业资本结构得到完善。

(二)使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得到促进

从国有企业角度展开分析,应针对投融资风险全面加大管理力度,使国有经济发展得到促进。如果想要使国有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应扩大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使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得到维持。因此,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确保各项投融资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对投融资风险管理进行强化后,可以更快地发现风险源头,在源头上全方位防控投融资风险。这样除了能够提升企业投融资活动的管理成效,而且还可以积累丰富的投融资经验,以此来保证国有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2]。

三、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问题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开展投融资活动时还存在相关的风险问题,具体如下。

(一)投资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如今,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还未能充分与市场化运营相适应,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较低,所以在投资活动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有效提升项目收益,忽视了项目开展所表现出的高风险性。国有企业投资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这也增大了投资活动风险,容易导致企业受到损失,无法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对于此类问题,其与企业投资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有关,未能充分分析投资项目风险,无法准确预测投资活动的风险和收益。首先,在管理投资项目风险时不够科学,风险问题的识别、预警等机制不够完善,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开展方向产生误导,无法使投资目标得到有效纠正。其次,结合国有企业现状,能够发现企业未合理规划和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缺乏具体的专业人才,降低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无法准确分析和预测发展现状,使得投资项目比较短视,战略目标相对缺乏,投资风险也有所增大。最后,在项目投建期间,由于未完善监督风险的相关防控条款,进而导致人员没有充分完善风险监督工作[3]。

(二)投融资战略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需要确保具有充足资金,以此来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其在开展投融资工作时往往对工作进度盲目追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投融资的战略规划存在忽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的战略性目光不够长远,在制定投融资战略规划时出现问题,无法使企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相关国有企业在对投融资活动决策进行制定时,还存在随意现象,没有健全评价体系,未能准确和充分评估投融资活动,导致管理人员无法精准判断投融资方向。此外,在企业当中还缺乏投融资方面的人才,在开展投融资项目时未能及时评价、管理和决策风险,使得企业出现盲目投融资现象,进而产生了严重的投融资风险,未能有效实现投融资目标[4]。

(三)投资结构不合理

首先,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生产结构。在企业发展期间,其生产结构具体是指企业投资项目的行业类型,目前在市场内部有许多投资主体涌现。多数情况下,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会对多元分散投资方式进行运用,此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威胁企业发展的相关不利因素,但也容易影响到投资项目控制力,增大了投资活动出现风险问题的概率。其次,缺乏执行力度。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的执行力之所以缺乏,与企业内部人员配置、企业结构、权责分配不合理等有关,导致投资方案的整体执行效率有所下降,使得投资项目出现相关风险问题,导致投资活动实施成本有所增加,使项目的运行负担有所增大。

(四)融资方式单一

长时间以来,我国多数国有企业主要以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该方式的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资金获得率,在应用上十分灵活,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例如,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着具体的限制条件,具体包括专款专用、保证金比例、财务指标等。对于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而言,其信用资质相对较低,银行机构对其所设置的融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使得该部分企业在银行贷款融资期间,会产生较高的融资成本,进而增加了运营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各大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明显提升了融资利息,增大了融资难度。所以,国有企业需要全面优化自身资本结构,开发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使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够降低对银行的依赖程度。目前,部分国有企业也开始尝试采取其他融资方式,例如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租赁、证券融资等,但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对融资方式加以选择,因此无法充分保证融资有效性[5]。

四、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投融资活动的开展,深入分析投融资风险,结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使相关管理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企业对投融资风险的管理水平。

(一)合理制定投融资战略规划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想要使自身投融资战略规划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投融资规划。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对其发展目标以及方向加以明确,并重新进行审视。其次,应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要深入分析企业投融资战略规划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借鉴有益于自身投融资活动的经验。再次,国有企业需要采用债券、银行信贷等手段,优化企业投融资结构。最后,在投融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其数据信息展开分析,并根据企业投融资战略做出规划,采取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以此来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健全投融资风险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提高企业自身对投融资风险的管控效果,在企业运用期间做出具体的投融资战略规划,对投融资活动合理构建风险评价体系,使管理人员在投融资活动中具有较高的战略规划意识,正确看待和精准防范投融资风险,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评估文化,使投融资风险的评价制度得到完善。首先,国有企业应对投融资风险有效延长具体的分析时间,具体可以将既定期限有效延长三到五年,并科学统筹与规划长期、短期目标。其次,为了保证企业运营效果,不仅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还应建立专业化和高质量投融资团队,对人才招聘会定期进行组织,对企业内部员工有效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以此来使投融资人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丰富,使其具有的战略规划能力得到提高,使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管理效果得到提高。再次,国有企业在开展相关的投融资活动时,应保证市场调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精准化地分析市场情况,全面开展调查工作,对合作方信用资质进行审核。除此之外,应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金融、高新等产业所开展的投注活动得到合理增加,减少对资源消耗类企业的投资。最后,国有企业在投融资项目落实过程中,需要邀请相关专业机构对投融资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有效管控投融资风险,在根本上缩小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差距[6]。

(三)优化企业投融资结构

对于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项目,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所取得的运营效益。因此,国有企业应对投融资结构加以优化。首先,国有企业应针对自身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深入分析投融资的目标结构,以此来全面整合和优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使其对外部发展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对自身投融资活动的开展准确定位方向,确保全方位防控投融资风险。其次,需要健全具体的风险管理机制,对项目责任人的职责加以明确,确保在实施投融资项目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并要做到全程负责,使相关投融资项目的实施质量得到提升。最后,对于风险承担人员,需要提高其地位,降低政府机构开展投融资活动时受到的干扰,在落实投融资项目时确保其独立性,使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工作得到高效开展[7]。

(四)拓展融资渠道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融资活动开展期间,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但在当前阶段的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其融资渠道还相对单一,进而制约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因此应充分拓展融资渠道,使融资活动得到有效开展,降低融资风险,在不同融资形式中加以分散,使企业自身的融资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通常来说,国有企业所选择的融资渠道具体包括PPP、TOT、股权融资和发行债券等,这些融资方式有着不同特点,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其特点和需求,对更为适合的融资方式进行选择。例如,在选择TOT、PPP 等融资方式时,其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私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融资方式。通过采用此类方式,除了可以缓解合作双方的资金压力,而且还能够有效发挥其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也应与国际市场加强合作,通过境外融资渠道使其融资方式得到丰富,进一步确保融资活动的有效开展[8]。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需要发挥出国有企业的作用和优势,并在自身运营过程中严格管控投融资风险,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拓展融资渠道,优化企业的投融资结构,使相关风险问题得到有效规避,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投融资融资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融资
融资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7月重要融资事件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