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下,那些渐行渐远的高温岗

2023-10-11 11:53陈恒杨王海雯
上海工运 2023年8期
关键词:宝钢股份汽机钢水

◎ 陈恒杨 王海雯

“全副武装”的宝罗机器人代替人力在炼钢一线作业 ■摄影 展翔

1250台宝罗机器人上岗,高温岗位正成为过去式

盛夏,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铁厂高炉车间,高炉内温度飙升至1600℃,厂房内工作温度超过50℃。但实际上,记者在宝钢股份最火热的炼钢厂连铸工场及热轧厂轧钢工场了解到,一线员工不需要再驻守在火热的钢水旁。

“消灭”高温高危作业岗位

“在空调房内就能作业,这在以前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炼钢厂一连铸工场场长常文杰时至今日还在感叹,如今宝罗机器人将曾在钢水旁驻守了十几年的他们解放出来。他解释,钢水的液体状态有近1600℃高温,而且一炉有两三百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前的钢水旁一般由两位工人轮守,他们距离钢水只有一米多,工作环境极其危险。

但现在的这些苦与难已经逐渐“消失”了。2018 年,宝钢股份全体系推进智慧制造实践和技术变革,炼钢厂开始采用4 台“劳模”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了连铸工序保护渣添加、钢包SN 液压缸拆装、钢包长水口拆装、中间包测温取样等机器人自动化作业,完全代替现场人工操作,将员工完全从高温、噪声、粉尘环境和喷溅灼伤风险中解放了出来。

机器开机后,生产线可达到全封闭式生产。而操作工人们的工作地点,则从钢水旁一两米,退到现场有冷风机的小监控室,以及远程操控产线的中央控制室内。操作室温度适宜、干净整洁,工人们在操作室可以脱掉厚重的操作服,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鞋袜。这无疑是勤勤恳恳的小“宝罗”们的成果。

据了解,宝钢股份积极落实中国宝武“万名宝罗机器人上岗计划”。截至目前,宝钢股份工业机器人应用总数已超过1250 台套,累计将400 余名体力劳动者从重复、繁重、恶劣的高温环境中解放出来。

智慧制造为员工提供行业最优工作环境

实际上,宝罗机器人是宝钢智慧制造的一个缩影。自2015 年起,宝钢股份就开始引入智慧制造理念,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从那时起,宝钢大力推进“四个一律”,即:操作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机器人、运维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打造少人化、无人化现场。

2020 年,宝钢股份宝山基地被评为新一批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成为继浦项、塔塔后,国际第三家、国内第一家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钢铁制造企业。

在打造智能工厂的同时,宝钢股份建成国内最大封闭无人料场,用11 座原料封闭大棚和30 个煤筒仓实现封闭面积70 万平方米,真正做到“用煤不见煤,用料不见料”。同时,对全厂160 公里长度、1080 余条运输皮带进行封闭改造,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另外,还建立了国内同等产能规模覆盖最全面、功能最完善、系统最先进的排放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生产—治理—监测”同步的排放全过程一体化管控。

三年来,企业生产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COD 排放分别下降39%、36%、43%,为上海市总量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员工提供了行业最优的工作环境。

宝钢股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解旗表示,宝钢股份将继续以数智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为主线,持续推进作业条件本质化改善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广大职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努力实现“有钱、有闲、有趣”的职工更高品质美好生活。

借力数字化转型,智慧巡检系统促高温岗位“退热”

随着申城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机器换人”等手段的运用,一些高温岗位或涉高温环节正在逐步“退热”乃至彻底消失。当前,作为皖电东送主力军的国家电投电力股份田集电厂(以下简称田集电厂)四台机组“火力全开”,以每日约5000万千瓦时的发电负荷为华东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面对高气温、高负荷的双重考验,田集电厂全面加大机组设备的巡检力度,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全新投入应用的智慧巡检系统大显身手,有效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环境,助力一线职工迎战夏季“大烤”。

智能巡检机器人“解锁”运行工高温天的辛劳

连日来,在田集电厂3 号机组汽机0 米运转层,一台蓝色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代替人工顶着厂房内近45℃的高温,进行着日常设备巡检工作。它时不时停地停下脚步、仰起脑袋,对每一个观测点的温度、油位、信号指示等进行读取。在集控室工作的值班人员可通过智慧巡检系统实时查看巡检机器人传输来的数据。

智能巡检机器人正代替人工进行作业 ■受访对象供图

过去,电厂运行人员需要在汽机房0 米层完成多次固定线路的巡检任务,每次巡检耗时约1 个多小时。随着智慧巡检机器人这位“新员工”的加入,巡检人员再也不用在0 米层挥洒汗水,来回奔波。智慧巡检机器人能够按照设置好的时间自动进行巡检,精准识别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在发现设备参数超出限值范围时,可以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注意。电厂运行部员工介绍:“机器人还具有激光导航、红外成像和智能避障等功能,可24 小时在岗进行往复式巡检、值守。经过测算,巡检机器人识别设备故障的准确率达98.3%,它从不迟到,‘认真负责’,还为电厂提供了节能优化、故障诊断、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的优质服务。”

劳模工作室攻克难题 创新成果获高效益

炎炎夏日,田集电厂汽机、锅炉区域的高温高压管道故障排查以及输煤皮带区域的扬尘是运行人员经常要面对的难题。艰苦的工作环境给人们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带来很大困难。

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电厂“王劲松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骨干们开展“基于视觉识别的火电厂电力设备巡检管理”技术攻关,研究分析巡检工作中的风险点和易出现缺陷设备的特点,在3 号机组锅炉侧及汽机侧安装布置了102 个智能摄像头(锅炉侧67 个、汽机侧35 个),研发智能监控系统功能模块,打造智慧巡检系统。经过多轮改造升级,智慧巡检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地对电厂高处作业和高温高压区域进行巡视扫描,准确发现漏油、漏水、漏汽、火灾烟雾等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系统识别故障的准确率达到95.6%。同时,厂技术骨干们还将输煤皮带区域已有的摄像头加入到监控系统模块中,融合运用图像智能识别算法技术,实现及时发现皮带跑偏、撒煤、大异物出现等故障的功能。

智慧巡检系统的上线运行,圆满代替完成3 号机组汽机、锅炉侧和输煤设备的巡检任务,有效降低现场人工作业强度,提高现场巡检质量。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电厂用人成本约105 万元,荣获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猜你喜欢
宝钢股份汽机钢水
电厂汽机摩擦振动故障分析与诊断研究
浅析发电厂汽机水泵的维护与检修
冶金联合循环机组汽机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大包钢水净重采集模拟方法的应用
降低火电厂汽机房内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探讨
光影视界
钢水钙基脱硫剂的应用探讨
双渣法冶炼获得低磷钢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