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冰裂衬铁花

2023-10-12 13:00北海北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开片哥窑青釉

北海北

青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龙泉青瓷传统上分为“哥窑”与“弟窑”,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的哥窑瓷,与著名的官窯、汝窑、定窑、钧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色古香的审美情趣。

冰裂纹又称开片、断纹瓷,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

据史料记载,冰裂纹是通过“冰裂釉”来实现美学效果的,而冰裂釉多层次的裂纹效果烧制程度极高,再加上冰裂纹烧制工艺在后世失传,造成了冰裂釉的成品率极低,所以冰裂纹产品的价值变得更加珍贵。“冰裂纹”也由于其独特的残缺美感和广泛应用深受大众喜爱。

冰裂纹作为一种特殊装饰,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然而宋代之后,“冰裂纹”烧制工艺便逐渐失传,世界上现存的冰裂纹瓷器更是寥若辰星。它们通透空灵,和现代建筑较为和谐,纹理交错,逶迤远去煞是好看,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

冰裂纹瓷器釉面是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形时坯泥沿一定的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同时,人们利用开裂规律制作开片釉,开片釉分为两类:一种是填充型,在烧成的釉裂纹中填充煤烟或者硫酸铜等色剂;另一种是覆盖型,在焙烧后的底釉上覆盖一层颜色釉,再次焙烧,呈现裂纹,露出底釉颜色。

开片根据裂纹的不同有不同的称呼,分为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蟹爪纹、牛毛纹及鳝血纹等。

兰宗民,“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浙江老字号“蓝义丰”瓷坊的第四代传人。以古为师,其精美绝伦的“哥窑冰裂纹”技艺堪称一绝。

“蓝义丰”三字沿袭上百年。“蓝”与“兰”相通,兰宗民太祖建厂初期,以制作“兰花碗”为主,当然也是祖辈寄予了后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厚望。“义”,义气,君子之气,公义善举,是兰家祖辈留下来的优良美德。兰宗民说,太祖兰继武平生乐善好施,崇尚“仁义”二字。“丰”,丰富、富足、丰收的美好愿望、殷殷切切的希望。作为第四代传人的兰宗民,尤感历史责任、家族责任重大。

莹润、淳厚之感,正是“蓝义丰”对青釉之美的追求。“釉色是青瓷最大的特点。”兰宗民拿起一块青瓷残片,厚厚的一层青釉,釉色淳厚光滑,而从不规则的横切面观察,这层青釉明显比包含的瓷坯还要厚得多。

变不离宗,遵道秉义。在青瓷烧制过程中,兰宗民以古为师,力求靠近古人。在器型把握上,更是向传统经典学习,同时又不拘泥其中,在纹饰等方面推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之作。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习背景和经验积累,家传四代,前人的经验就够自己学习半辈子了。而后辈每一代人又要根据自己的领悟和学识,进一步丰富家学的内涵。

“雨过云破天青处”这句诗的最佳阐释,就是兰宗民青瓷作品的釉色。无论哥窑还是弟窑,瓷器釉色均饱满醇厚,青翠滋润,再加上经典传统器型的搭配,堪称完美。难能可贵的天青,宛如翡翠的梅青,通透如玉的粉青,都在兰宗民的青瓷作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开片哥窑青釉
瓷器的开片原理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知足(竹)常乐
浅谈哥窑开片的三大美学特征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浅谈汝瓷开片艺术
开 片
哥窑瓷器揽胜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