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提升方法研究

2023-10-14 21:59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作文语文

赵 丽

(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甘肃 定西 743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真正能够产生显著效果的却是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的原因。为此,许多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会感到头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由于教师没有充分重视起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在写作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成作业,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作文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畏惧心理。尽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投入了大量时间,但学生的作文成绩却未能得到显著提升,呈现出缓慢的发展趋势。这就说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没有充分的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导致他们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其语文素养的发展与进步。为了彻底解决小学语文作文的问题,必须将教学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大脑并非直接反应文字和思维,而是对其进行再创造、再编辑、再加工的过程,这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想说的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些在语文写作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其思维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2 有助于为其他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语文教学是基础,如果语文学不好,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变得非常困难。在语文课程中,写作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语文学习方面,作文教学是一次深度挖掘和拓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更弱。有些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数学方面的习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题意的问题,这表明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可能不尽如人意。

1.3 有助于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在语言表达、生活和学习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在说出一句话时,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令人为之倾倒。相反的,如果语言表达不好的话,则很容易给别人带来伤害。有些学生在同一句话中表现得非常啰嗦,让人听得有些昏昏欲睡。这说明一个人语言组织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他的表达效果,影响到整个文章的质量。那些具备出色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人,通常都拥有较高的自信水平。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

当我们将作文应试化时,往往会陷入功利化的写作误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它既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能够反映出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品质与道德情操。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按照高分作文的固定模式进行写作,导致学生缺乏内化的写作素材和情境创设的情感体验,从而无法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作文,这种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若以应试标准或高分来评判学生的作文,则过于追求速成,导致大多数学生难以达到要求,从而削弱了写作的自信心,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当解除对学生的思想禁锢,引导学生自由、个性化地表达,同时,作文的评价标准也应当与新的课程标准保持同步。

(2)写作内容:写作内容存在局限性

教师通常会规定作文的主题,不能偏离,这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写作,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认为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东西记下来。此外,由于地域、年龄、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的阅历、知识储备和思想认识都存在不足之处,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再加上教师的要求过于严格,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因为范围的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都受到了限制。当构思作文时,学生必须遵循教师所规定的规范,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进行创作。

(3)教学方法:写作教学方法较单一

撰写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不仅包括书写、阅读等基本技能,还包括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该将写作作为重点培养内容。如果教师过度强调范文的解析和对其结构的剖析,那么学生的大胆创新思维将受到限制。

2.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2.2.1 写作兴趣: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和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写作水平。作文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或媒介,为此它的重点在于通过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承受过重的学业压力和负担,那么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丧失。

2.2.2 写作情感:学生缺乏真情实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领悟不够深刻,因此他们在作文中常常表现出内容单一、所言无物的通病,只能通过拼凑和的方式来构建文章,这使得他们难以在作文中表达真挚的情感。

2.2.3 写作效率:学生写作效率较低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了解到,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式化是导致学生作文效率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够重视。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个主题,引导学生按照特定的思路进行写作,或者要求学生模仿范文,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降。这类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若教师仅凭简单的评分而未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学生的写作缺乏明确目标,难以有效提升其写作水平。

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提升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作文教学,便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传统的写作教学,教师只是明确写作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写作,这样的教学效率是低下的。为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写作教学方式,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有“无从下笔”的现象发生,造成上述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人生感悟不足,知识储备不足,素材积累不足,需要他们在练习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强化学生写作能力。为此,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为其安排不同的写作任务,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强化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

3.1 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高效开展作文教学

写作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活动,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密切相关。为此,教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来开展写作教学,而是要围绕着学生的日常生活,明确写作主题。为此,通过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便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准确表达内在真实的情感,学生的写作素材也逐渐丰富起来,此时,学生不会为了没有写作素材而苦恼,他们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寻找与写作主题相符合的写作素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引导小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训练。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活动中,教师应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是教师不能将侧重点都放在理论知识教授上,而是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让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从而写作出更加独特、新颖的文章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恰当的情境,不仅可以改变解读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内化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当小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感悟、语言积淀、行文思路等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语文知识。我们以“校园的自然景观”为例子,每到春天,校园里到处都是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特别是在春季,一片郁郁葱葱的樱花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夏天,满园的荷花。随着秋季的到来,一排金色的桂花和银色的桂树在阳光下绽放,它们的美丽更加吸引人。这些美丽的花朵,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当夏天荷花绽放之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荷花》,其最显著之处在于运用了排比和联想的修辞手法,将荷花之美和作者对荷花的钟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荷花美丽而又独特的气质与神韵,更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一事物所倾注的情感与态度。在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校园,对荷花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从初生花苞到怒放再到凋谢,他们不断地进行观察和探索。或者到花坛边仔细观察,看那盛开在枝头的花儿是怎样开放的?寻觅那些完全开放、部分开放、尚未绽放的花卉,仔细观察它们的色彩、形态、尺寸是否存在差异。欣赏荷花的花瓣和花蕊,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文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在校园实景的刺激下,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们瞬间创作出了数百字的作品。

3.2 加强作文教学指导,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素材,以此为基础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进行小学生作文训练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教师需要创造一个优质的写作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写作活动,并在兴趣的驱动下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爱上写作。

比如:教师讲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相关的图像和视频,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植物”的文章,鼓励学生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和思考,并将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习作评价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为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创新作文指导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设定写作任务,以满足不同写作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需求。

3.3 注重阅读写作结合,强化学生学科素养

作文教学中,要与阅读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师要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科学的方式选择阅读和写作的主题,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可以设置“班级活动”这个题目,给同学们一些有关的读书材料,让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维,做到由读到写,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自己的作文上,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外资源,将课外读物作为主要材料,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展开想象与联想,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老师们应该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围绕着特定的一种写作技能和方法,展开一系列的专题阅读活动,对课堂上的材料进行扩展,让学生们在模仿练习和续写练习的方式下,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予以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活动中,老师应该重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等能力进行培训,让学生在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之后,摘抄优美的语句、字词、段落等,并在课后背诵优美的语句、字词等,进而在后续的写作中,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些优美的语句等,这样一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3.4 欣赏剖析优秀范文,深入揣摩写作技巧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将传授学生相关的写作技巧,让他们了解字词句和修辞手法的应用方式,同时结合作文鉴赏的形式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来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从而在鉴赏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知识。另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和意境之美。除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重视阅读,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美文,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体会其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获得丰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

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推荐一些卓越的文献和经典著作,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提取自己最钟爱、最深刻的精彩词汇、优美的句子和感人的片段,以供今后的写作参考。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归类,以此丰富课外语文学习的素材和途径,拓展自身知识面,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单纯的摘录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对作品的构思、行文、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以便将课外阅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其提供有益的补充。

总结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们要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切实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作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小学作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增加教学投入,而在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真实需求,以此为基础解决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以及写作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作文语文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