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开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征程

2023-10-14 21:59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作业教学模式

梁 梅

(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甘肃 张掖 734100)

1.教学模式的定义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一种以师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学模式无疑是衔接教学双方的有力载体,在课堂这项复杂的活动中,活动的主体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异,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使得认知差距逐步缩小,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要在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作为是课堂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每个阶段都有着固定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着它肩负的特定的历史使命,即使是大力倡导创新教学模式的今天,也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只不过是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渐渐落后于时代。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须知创新是一种继承的发展,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只有做到继承中创新,才能够让学生逐步适应当前的教学节奏,改变学习方式,最终实现由知识导学到能力发展的转变。

2.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与汉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英语语法和构词的独特性以及学生固有的汉语思维,注定了英语学习的“不平凡之路”。归根结底,汉语思维是在中国传统辩证思维下的产物,而英语思维则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这是二者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从素质教育实施这几十年来看,英语教育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忧的是英语教学模式的僵化、单一,这导致不同口音学生的英语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谈到这里,不禁要有人问,如何才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最直接的答案便是在教学模式上做出进一步创新,满足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向着标准、地道的层次迈进。从学生学习阶段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无疑是学生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对,对英语学科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不会学”,另外,于教师而言,教法和学法的不同一,导致其在传统与创新教学模式之间左右徘徊。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教师具备科学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基于此,笔者将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创新教学策略、多样化作业设计、完善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3.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观念的变革,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对行为的产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教学观念无疑是解决一切教学问题的有效前提。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来看,需要迫切解决的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热情的问题,也就是学习观念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的落脚点在于真实应用”。拯救学生的学习,一个办法就是学习感觉到结果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为了考试。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素养的提升不是空谈,而是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更好的应对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课程改革为指导,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从学生的学习观念入手,通过有效的方法转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固有态度,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例如:在上英语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从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无疑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通过自身深厚的知识底蕴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光环下对教师产生深度信任,从而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为构建高效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跟得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必须要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比如,教师可以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故事导入、文化背景导入以及多媒体情境等导入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这门语言并没有那么难,而是当成一种乐趣学习;同时,也可以定期开展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一种亲切感,培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好英语的信心。另外,教师还要以课程改革为导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问题,为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铺平道路。

3.2 创新教学策略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即教学策略的创新。从创新的内涵来看,教学策略的创新是建立在已有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凭空创新;教学创新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尊重认知发生的过程,考量未来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等因素;教学创新要符合学科特点,注重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利用好当前教学改革的大好形势,整合学科内容,把握教学实际,实现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永恒课题。笔者将结合英语教学现状,从“内容、形式以及学生”三个方面入手,将教学模式的创新娓娓道来。

3.2.1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直接载体,在教学内容上做出创新无疑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举。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内容往往具有零星、分散、笼统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学完部分知识点后,会陷入“不知所云”的尴尬,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因此,教学内容的创新要从已有问题入手,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具象化以及高阶性,以期帮助学生建构符合其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提高其英语能力。

具体来看,整合性是指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为一个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要知道越是整合的越是未来的,其二是具象化,越是刺激程度高的越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抽象的知识与具象的思维之间存在冲突,将教学内容具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三是高阶性,越是解决问题的越是有意义的。知识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真正解决问题的,学以致用是对知识价值的最好诠释。而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整合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整合教学内容,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以单元为主题或以相似知识点为一个项目,充分运用英语学习的一般 规律,使学生的对话、单词记忆、阅读等多种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具象化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情境,比如,多媒体情境,把英语沟通交流情境的真实案例展示出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能力。最后,高阶性则是在教学内容上倾向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要给以学生自主运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如此一来,从教学内容角度的创新能够帮助转变以往漫无目的的学,转向有思路、有想法的学英语。

3.2.2 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清晰而有效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共学的状态,让课堂散发出人文的魅力。传统的教学目标有着自身的合理性,它解决了学生学什么、应该怎么学的问题,但也存在教学目标单一的问题。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力求从多个维度实现创新,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已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确定多维目标,针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英语知识,而且也能够了解到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另一方面,在目标全面的基础上要进行精细化设计,比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策略,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学目标的创新能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感,提高其学习效率。

3.2.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切教学模式都是为课堂服务的,而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把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使学生逐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就当前教学现状而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是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有利条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关注知识本身,忽视了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思维模式,这需要学生创新学习思路,对英语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入手,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活动,比如,在单词记忆上,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新的记忆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比如,利用汉英对比,让学生对英语思维的特点产生初步认识,并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述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自由发挥,在学习的形式和方法上做出创造性回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如此一来,初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中去,为构建高质量课堂做出努力。

3.3 多样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完整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模式的创新不能只关注教学方法,更要看到僵化的作业形式和单一的作业内容,认识到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积极转变。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理念无疑更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重把握住作业这一环节,通过优化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能够乐于作业,享受作业过程,而不是把作业当成苦不堪言的负担。

例如:在上英语课时,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应从作业设计创新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在作业的内容上下功夫,比如,设计情境表演类作业、生活记录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其他学生共同设计英语小情景剧,发挥自身的表演才能,在快乐中巩固知识。又如,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实际,记录生活中的简单对话,并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从作业的形式上实现创新,比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作业的针对性、趣味性、多样性,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形式上的创新包括语音模仿作业、绘本阅读作业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理解国内外文化的差异。如在西方传统感恩节来临之际,我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挑选了符合他们水平级别的原版故事供其阅读、模仿朗读、角色配音。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除此之外,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是他们信心和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也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全面评价,不仅仅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不足,更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并给予积极肯定,满足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从而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比如,在上英语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创新性调整外,还要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上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对学生采取适当的评价策略,以综合性评价为引导,以个性评价为抓手,使学生从评价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如,综合性评价原则要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学习态度、学习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把作业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与认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接受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学好英语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对学生展开个性化评价,使教学评价环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环节。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偏内向,教师要与学生多互动,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如,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要通过创新性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家校合作这一途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让家长充分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家校合力的作用下变得更加具有意义。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既需要教师运筹帷幄,在宏观上做出相应的规划;同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脚踏实地、有条不紊的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的教学节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热爱。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教学要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与此同时,任何教学改革都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且不断深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教学规律,依据教学实际做出调整和转变。最后,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始终牢记教学使命,紧跟时代步伐,为实现英语的教育教学目标做出最大努力。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作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作业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