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路径分析

2023-10-14 21:59刘继昌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素养

刘继昌

(霸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河北 霸州 065700)

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到物理这一门学科,在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题,稍有不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会受到消极影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物理、学懂物理、学透物理,切实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找到明确的学习方向、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内在上提升物理能力,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1.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固有的教育理念中解脱出来,弥补传统物理课堂中重理论、轻实验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立足于特定的实验主题,积极地组织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索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于活动中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探究问题、思考问题、总结问题,最终高质、高效地完成实验任务,由此能够培养学生不怕失败、敢于探索的物理精神,强化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为学生的后续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可见,实验教学是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是物理教学亘古不变的话题,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会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使物理教学达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为物理教学实效保驾护航。所以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遇到物理难题时,能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达成深度学习,走向更深层次的思维空间,学生于学习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能够作用于自身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2]。

2.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

2.1 巧用生活素材,打造生活化课堂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之下,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思维,注重生活素材的运用,将生活元素积极引进课堂,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生活氛围,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进行具象化构建,获得更直观、立体的学习体验,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加以阐释,能够以生活的视角加强对物理知识的消化,由此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释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摩擦力”为例,摩擦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摩擦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的生活现象都是源于摩擦力。但是摩擦力对于学生而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相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是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阶段,则可以借助生活素材,打造生活课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摩擦力[3]。

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创设生活情境,提出生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我们行走的时候,为什么是向前走,向后用力?当我们拧不开瓶盖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垫一张纸巾?汽车的刹车原理是什么?拔河的原理是什么?教师借助与摩擦力相关的生活问题切入课堂,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同时也使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在问题上,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探究,打开课堂教学的序幕。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生成智慧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活跃。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光滑木板、粗糙木板,让学生探究乒乓球在不同木板上滚动的速度,思考摩擦力的生成,这相对于单一的、机械的理论讲解而言,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学生更快速解读与摩擦力相关的新知识。

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而避免学生陷入到纸上谈兵的学习陷阱中,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前期的教学铺垫,教师可以设置实践环节,以拔河项目为例,具体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体验拔河比赛,在拔河过程中,学生学会用摩擦力的知识找到拔河的诀窍,由此使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用物理”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作用。

在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生活素材为基石,组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降低学生物理学习的难度,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深刻领悟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学物理、用物理的意识,由此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4]。

2.2 创新教学手段,构建让学引思课堂

其一,创设问题情境。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形成新的思考,那么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学习动力更加强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要稳稳抓住提问的契机,巧用问题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发散,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困惑,提出批判、提出质疑,由此使师生、生生之间加强互动,构建深度互动模式,就经典的物理问题展开探究,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让物理课堂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

以人教版九年级“串联与并联”这一模块知识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问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常见的电路是并联电路还是串联电路?在整个电路图中,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有什么样的区别?它们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借助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思考方向,继而学生则可以展开交流互动,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于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新思路和灵感,提出新问题: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样的规律?电压有什么的规律?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全身心投入物理探究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由此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获得全面发展。

其二,以旧引新。就初中物理知识而言,本身存在着极强的逻辑性,知识点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所以教师在让学引思教学模式之下,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隐形的桥梁,让学生在探索、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将新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知识模块,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所在,是让学引思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实践。

2.3 组织实验活动,生成高效实验课堂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的物理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应该重构初中物理教学板块,提升实验教学比例,将实验教学纳入到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中,以实验教学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使物理实验教学达成良好的效益,推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进程[5]。

以人教版八年级“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借助操作小实验,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具体可以借助一只点燃的蜡烛、一张白纸以及凸透镜等一系列器材,然后将蜡烛和白纸竖放在凸透镜的两侧,通过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鼓励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看法。教师以实验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新的思考,由此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师可以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猜想、假设。问题如下: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样的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教师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探究,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预设学生回答: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焦距、像距等有关。

通过前期的教学铺垫,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学生在实验之前,使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将蜡烛放在较远的地方,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蜡烛燃烧的火焰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情况以及正倒情况,记录物距与像距。然后小组学生可以不断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的距离,直观观察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像距的大小等等,将相关的数据收集整合起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出最终的实验结论。

在这一系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的视角,以实验为途径,让学生对实验问题进行严谨的思考,展开手动实践,历经知识生成的整个过程,探究事物发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使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得以强化。

总结

核心素养教育是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根本导向,是凸显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渠道,是初中物理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教师在实际教学阶段,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继而可以从巧用生活素材,打造生活化课堂;创新教学手段,构建让学引思课堂;组织实验活动,生成高效实验课堂等多个维度着手,实现物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构建、深度融合,让物理课堂更加精彩、高效,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新的发展、提升。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素养
只因是物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