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023-10-14 21:59张忠华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张忠华

(景泰县草窝滩初级中学 甘肃 景泰 730400)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兴趣是人们投入精力和时间的动力源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并发展出对音乐的热爱。本文阐述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具体策略。

1.情感融入与精细导入

1.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情感融入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表达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至关重要。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情感融入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情感倾向和兴趣爱好,教师需要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小组讨论和个人交流等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互动,了解学生的情感表达和音乐体验。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激发其音乐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感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中。例如,利用音乐欣赏的时间,选择能够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比赛、音乐会、音乐剧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与他人共同创造情感共鸣。其次,在音乐教学中,情感诉求与艺术表达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表演、创作、伴奏等形式,将自己的情感与艺术表达相结合。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编写歌词、创作曲调、演唱歌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话题或情感的独特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对音乐进行情感投入,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兴趣。此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材与情感内容的融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音乐作品,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例如,通过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以第二册第八单元《乡间的小路》为例,本首歌能给人带来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闭上双眼,跟随音乐一起畅想,在这条乡间的小路上,你们的眼前会浮现出怎么样的一幅画面呢?让学生结合想象深刻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兴趣。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融入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情感环境、结合情感诉求与艺术表达等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音乐素养。同时,学生在情感融入的音乐教学中也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过程,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情感融入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精细导入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艺术欣赏能力。而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过程中,精细的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细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在进行精细导入之前,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导入的内容。导入的内容应该紧密贴合教学目标,同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可以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音乐作品,或者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如季节、节日、民族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学习第四册第三单元中《拉格》时。拉格是音乐的旋律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斯瓦拉汇聚在一起作为拉格的骨干,隶属于印度音乐体系。教师在导入阶段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下印度的风土人情,和一些音乐风格,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这部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精细导入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教师还可以通过视觉引导的方式,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音乐视频、展示音乐图片等,通过视觉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教师也可运用听觉刺激的方法,播放与导入内容相关的音乐片段,创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使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妙。另外,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导入内容相关的实物,如乐器、舞蹈道具等,让学生通过观摩和体验加深对音乐的认识。精细导入过程中,教师可在其基础上设计一些延伸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音乐作品赏析和创作任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同时,可以组织一些音乐展示、比赛或演出,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并与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中音乐教学中,精细导入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氛围,以及额外的延伸活动,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只有在充满热情和兴趣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2.作品感染与直观激活

2.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作品感染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仅能够让他们享受音乐的美妙,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学中,作品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聆听、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共鸣。作品感染能够借助音乐作品展示艺术家对生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经历和思考内容,可以触动学生的内心,共鸣学生的情感世界。当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够让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和创作。其次,作品感染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作品涵盖了不同风格、艺术流派和历史时期的作品,通过让学生聆听和欣赏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他们对音乐的多样性有更全面的认识。运用各式各样的音乐风格,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对音乐产生学习的渴望。并且通过作品感染,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作品会激发学生不同的创作灵感。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汲取其中的创作元素,从而启发他们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也会激发他们探索和表达自己情感的动力,培养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学习第六册第七单元中《难忘今宵》一课时,《难忘今宵》这首作品整体给人感觉较为舒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与其风格迥异的作品,比如摇滚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作品,通过截然不同的风格给予学生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此外,作品感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演技巧。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达意图和演奏要求,从而更准确、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作品感染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和借鉴优秀音乐家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表演技巧。综上所述,作品感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作品感染,学生能够在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作品感染的实施,通过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2.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直观激活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音乐兴趣成为一项关键任务。其中,直观激活作为一种直接触动学生感官的方式,能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教学素材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富有艺术感的音乐画册、音乐家的演唱视频或音乐会现场的录播等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可以将这些素材与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环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创作中表达,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学习第四册第五单元《我和你》这首歌时,由于这首歌是我国2008 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曲目,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当时奥运会这首歌的演唱视频,通过现场华丽的场景给予学生视觉上的“震撼”,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其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视听效果的教学环境是直观激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置音响系统、投影仪等设备,将音乐与图像、影像相结合,创造出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例如,通过播放着优美音乐的自然风景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的双重冲击下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有效的提升课堂趣味性。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音乐剧表演等。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可以让他们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与乐趣,激发出更大的兴趣。最后,音乐的魅力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节等音乐盛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无限可能性,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综上所述,直观激活是培养初中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教学素材、创设具有视听效果的教学环境、组织实践活动等,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音乐,愿意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和创作,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直观激活,为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3.融合生活与分组合作

3.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融合生活

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丰富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成为时代的有识之音,是我们教师们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喜好,音乐也不例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喜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音乐观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小组等方式获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做到融合生活,从生活中汲取音乐素材。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融合生活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可以选取当下流行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的诗意和深意;结合乐器演奏,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创作音乐作品;选取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力量。通过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多数都具有“时代感”,与当下初中生们所喜好的音乐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当下较为流行的音乐,增加音乐课堂的新鲜感与趣味性,与学生们的生活相契合,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教师不光在课堂要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和策略,增进学生与音乐的联系。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初中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乐趣、感受美好,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融合生活的音乐活动,有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让他们成为音乐世界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3.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分组合作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分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多数初中生对于分组合作类活动都有着很高的热情与动力,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合作,进而激发音乐兴趣的培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音乐兴趣、技能水平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乐器专长或声部,如合唱组、独唱组、乐器组等,也可以根据音乐风格偏好,如古典音乐组、流行音乐组等。通过创建多元化的小组,可以让学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和探索音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合作小组创造完毕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特定的任务,例如合唱组可以负责演唱一首流行歌曲,乐器组可以合作演奏一首古典曲目等。通过合理安排小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互相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音乐想法和经验。可以通过组内讨论、演示或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作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同时,还可以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让不同小组的学生相互交流,了解其他小组的作品和表演,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此外,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可以提供乐器、音乐书籍、音频设备等物质资源,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观摩音乐会、参观音乐剧等活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最后,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认可。可以通过评分、表彰或展示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鼓励他们继续追求音乐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的动力。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音乐教学能够良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小组合作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协作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兴趣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这些实践,可以培养出更多对音乐热爱的学生,为他们的音乐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础。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努力,为初中音乐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温度,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持续启迪他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音乐
情感移植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