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索

2023-10-14 03:38张成环
家长·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阅读教学

张成环

我国有“文以载道”之说,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文明、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书香校园是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课标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组成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其中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需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学科能力的体现主要在语言综合运用方面,而阅读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本文从书香校园和小学阅读教学出发,研究了在书香校园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具有“书香气”的环境中阅读,领会文章中的文字魅力。

书香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香校园建设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共同阅读、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目的,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于习惯中培养文学素养。

二、书香校园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探索

书香校园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意识。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学习环境。书香校园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阅读可以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

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从文本中获得情感体验等。

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增强阅读情感体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熟悉更多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阅读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了解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

四是能够开拓视野,增强文化意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书香校园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传统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书香校园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是提升小学阅读教学质效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其次,教师需要努力钻研教材,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研究学情,探究如何依据教材开展高效教学以及如何选择适合于本校学生水平和阅读心理特点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来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最后,教师还应该在读书实践活动中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问题。

比如,在针对一篇具体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內容,前提是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何快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呢?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何种情感,然后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一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的文章,离不开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单发给学生,让他们先读一遍题目和课文,了解全文后根据题目和作者介绍进行分析。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来总结方法,让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最后,当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和作者分别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自己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如何为我所用,如何在自己的语言运用中发挥作用,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以书香校园为契机,提高阅读教学活力

在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书籍,不仅可以拓展课外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需要组织好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并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比如开展读书交流会、辩论会、主题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举办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评选“班级小书生”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根据本班级实际情况设计特色队会或者班集体文化墙等,调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班级里营造一种书香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教学更有活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对事物的探究意愿多源于兴趣。教师需充分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和优势开展书香氛围浓厚的阅读教学,在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了解,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朗读时注意声调、语调,这样能够使学生加深印象。在朗读课文时,教师需要注意指导朗读技巧。

首先,教师需让学生注意朗读课文时的声调和语调,通过范读、听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读”的乐趣。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即可,而应该让他们能够读出感情,读得更声情并茂,使其在读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朗读比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最后,教师可以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再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最可爱的人是谁”这一问题,引导他们找到答案,进而充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创设书香校园环境,培养阅读习惯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建书香校园。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创建班级图书角。

学校可以建立图书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教师则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图书馆借书、阅读。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读好书”“说读书”“写读书”等活动。教师可以将班级内布置成书香班级,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

3.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

学校应鼓励教师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和收获以及在读后有什么感想,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认识。当然,读书交流会也可以以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肯定,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我心中的英雄》阅读教学时,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己喜欢的英雄形象,如“雷锋叔叔是一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人;雷锋是为了人民做好事,而不求回报的人;雷锋是个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人。”其次,教师适时地提出总结性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这位小作者在描述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词语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所描绘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四)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阅读,在自主阅读中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课外阅读,进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重视诵读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开设讲座,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等;通过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方法开展课外阅读的训练;开展语文特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加深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趣。

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使其在活动中体验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在开展朗读比赛时,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并指导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段用到写作中,使其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一部分,丰富其语言积累;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和帮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问题、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开展这些活动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独特的感受、理解、认识、情感以及意志等方面的特点,使其对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具有高度的认同与肯定。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赏析等多种形式培养个性化的学习能力,进而培养语文素养。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句,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良好习惯,进而为提升其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要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来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春夜喜雨》一诗中,作者写了春雨滋润万物后的美景。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看图片的方式感受春雨润万物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中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

(五)加强学校特色化、个性化建设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时代发展,书香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书香校园建设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學校在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时,要以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不能再以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而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引导,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书香校园,并将之形成特色教育体系。

例如,有的学校以“诵读经典”为特色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我们知道在诵读经典时,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国学经典”一类书籍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组织开展“诵读百家古诗文”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热爱。还有一些学校经常开展“我与名著人物零距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各校的独特风采。

(六)优化书香校园环境,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书香校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将阅读从原来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变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阅读方法。可见,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教学质效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教师需要将自己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书香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对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在书香校园文化下,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提升其思维能力、审美水平等,以此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阅读教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