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方法与实践

2023-10-15 16:40何丽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双减翻转课堂

何丽君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达到“减负”和“提质增效”的理想效果,教育者应十分关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全面规划、审慎思考,确保课堂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从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课后的分层辅导、注重作业的设计优化这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文章重点从这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提质增效”的方法与实践进行分析论述,希望可以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质增效;翻转课堂

前 言

“双减”政策给教师的执教带来较多的挑战,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但要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质量,达到理想的“减负”和“提质增效”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的支持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始终有所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以极力凸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但即便如此,要想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教师依然需要继续探究其中的可行之策.

一、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时要努力实现课堂增效.“双减”政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提出三大要求,一是教师要做到应教尽教,引领学生达到应学尽学的良好效果,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二是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三是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和做到以学定教,确保课堂教学始终服务于学生.为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实现理想的增效目标,教师可以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应用翻转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知识内容,学生则需要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复习或做作业,这一模式强调的是“先教后学”.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调整,由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和完成预习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必再花费太多时间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内容,而是可以引领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和深入探索学习内容,强调的是“先学后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及能力,提升学习效能;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有助于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为灵活,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課后复习.目前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翻转课堂开始”.

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用翻转课堂模式达到“先学后教”的理想效果,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知识内容,并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如微视频,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课前学习.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重点呈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图片,且应该多呈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物体.通过课前学习,学生能够有效对比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晓两者的不同特征.为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目的性,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任务或问题,比如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例子.后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互动,确定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及质量,在此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应用在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双减”政策.

(二)注重课堂的有效提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借助具体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及探索,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达成课堂增效目标.因此,教师要始终注重课堂的有效提问,发挥出问题教学法的最佳效能.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重点把握好两点,一是提出的问题要富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确保有效吸引学生,二是营造和谐友爱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多应用赏识教学法,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与情感支持,与学生积极互动,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表意见.

比如在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有哪些方法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回顾所学知识,将新课知识和所学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有助于在脑海中建构知识网络.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提问:“现在有两个三角形,已知斜边和其中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探究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前后桌学生进行合作,目的是创设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迪.如果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无效或低效的状态.在问题探究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应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这一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地担当“小先生”,营造出一种大胆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提质增效”这一目标.

(三)坚持做到精讲精练

为了实现“提质增效”目标,教师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精讲精练”,如此才可以让课堂教学具备高效率与高质量的特点.在“精讲精练”中,所讲的“精”,是指教师坚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梳理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且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不偏离教学目标.为达到理想的“精讲精练”效果,教师需要重点做好一点,即认真备课,重点是分析解读教材和《新课标》,成为教材的解读者和使用者及《新课标》的忠实执行者.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即自己不应该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且要“应教尽教”.

二、强化课后的分层辅导

为了实现“提质增效”目标,教师应注重课后的反思与分层辅导,注重分析与评价,确定学生是否已经充分掌握知识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未能有效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应该进行课后的分层辅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知识点.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好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或者是集体辅导,或者是个别辅导,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将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解决.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即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师若要进行课后的分层辅导,则应该多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获得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和学优生,比如学优生的学习能力强,他们可以较快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所以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拓展式教学,引领学优生进行深度学习.而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样的分层辅导可以让每名学生都有所提高.目前来看,多数的教师通过应用分层辅导方法,可以让学困生获得自信,拥有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更愿意参与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应用效果良好.

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做同一类题目时会反复出现错误,不能有效掌握相应知识内容和技能,对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从错题分析的角度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做错的题目系统整理起来,在抄写错误题目时使用黑色笔,在答题时使用铅笔,而标记重点内容时可以用红笔,从而形成一套错题集.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用错题集进行反思和巩固,逐渐在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内容、数学思想、解题技巧.以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课为例,该课涉及较多的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学习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因此,教师不单单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以思维导图为例,其也被称之为脑图,是一种思维发散工具.学生借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进行知识内容的分解、分析,并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的知识内容,并要求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主要呈现“性质”“判定”“对称性”“面积”这些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便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判定与性质定理,存在思维灵活度不足的问题.对于此,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差异程度一致的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小组,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分层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后续的习题练习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题,以求每名学生都可以获得进步.以学困生为例,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应紧紧围绕知识点,多设计“知识点测试题”,如:“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什么( ).(A)AB∥CD,AD=BC;(B)∠A=∠B,∠C=∠D;(C)AB=CD,AD=BC;(C)AB=AD,CB=CD”.而对于中等生及学优生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提高题”,锻炼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及解题能力,比如可以设计“延长正方形ABCD的边AB至E,并使BE=AC,连接DE,则∠E=( )°”这样的题目,也可以设计“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且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试着证明DE=DF”这样的题目,并让学生将做错的题目归纳在错题集中,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引导和提示.

三、注重作业的设计优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中,教师要注重作业的设计优化,借用作业帮助学生继续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在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努力实现精选的效果,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重点关注三点:首先,要坚持立足于学生,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需求;其次,作业总量要适中,要科学控制难度,避免让学生处于繁、难、多的做作业困境之中;最后,所设计的作业要多元化和具备分层性,且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更加喜欢做作业,且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好地巩固知识内容.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重点设计“基础巩固型作业”“能力拓展型作业”“应用探究型作业”“综合实践型作业”.若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则教师还可以设计“学科融合型作业”.以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即“设计并绘制轴对称图形”.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和美术知识有效联系起来,既促进了知识内容的融合,也可以有效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再以“应用探究型作业”的设计为例,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在深度思考之后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即“先找一个常见的四边形,然后从四边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个顶点,试一试可以得到多少条对角线,得到的对角线可以将这个四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呢?四边形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究,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深度思考,经历“猜想—验证—归纳”这一学习过程.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中,教师应注重作业设计优化,用精选的作业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和巩固知識内容,但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即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注重后续的引领与指导,以求达到理想的“提质增效”目标.

结 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探究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可行之策,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时,可以尝试重点从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优化、课后的分层辅导及作业优化设计这三个方面入手.对于当前积累的成熟经验做法,教师要注重推广应用,同时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以求掌握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更多要点与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率与高质量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瀚斤.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质增效[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3(Z1):15-16,58.

[2]冉爱凤.“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36):36-38.

[3]张玉科.“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4):98-100.

[4]阙成.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2(02):54-56.

[5]武燕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方法管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8):158-159.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双减翻转课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