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习作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2023-10-17 02:10孙碧碧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普遍性同伴习作

孙碧碧

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表达与交流”中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和互相评改能力,是教师在高年级习作讲评课中必须落实的重要目标。那么,教学实践中,教师该采用哪些有效策略呢?

一、以持续评赏习得修改方法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种“好”的结果与“改”的能力需要持续训练才能习得。

首先,教师示范评赏方法。教师需要关注高年级习作训练重点,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独特的感受等。这些方面的评赏,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同样需要结合具体的习作要求,教师从示范的角度进行引导,让学生从中习得评赏的具体方法、路径,形成相关的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这样的示范评赏,教师应以书面示范为主,然后进行口头评赏。在进行书面评赏时,教师需要根据单元习作目标要求选择本次习作的“精彩片段”,先以课件的形式集中呈现,让学生阅读后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然后进入集中评赏环节。一是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说出喜欢的理由即好在哪里,也就是自己的赏析;二是作者认读自己的“精彩片段”,说说自己是如何写出这种精彩片段的,其中也包含了赏析的成分;三是教师示范评赏,即在课件上以“批注”模式体现评赏的内容,即选择评赏的点(词句),写出评赏的内容,并借助这样的模式向学生说明评赏需要对照单元习作的目标要求,不能泛泛地评价。

其次,在同伴评赏中内化方法。高年级学生重视同伴之间的评赏,一方面学生在习作水平、表达能力上各有特点,借助互相评赏,能够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生的评赏观点、立场都比较接近,互相之间交往方便,容易形成学习共同体。当学生之间能够经常性对习作(表达)进行及时评赏,帮助的不仅是对方,而且能够在持续评赏中内化评赏的有效方法,形成评赏能力。

二、以聚焦問题落实评改目标

对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师提倡以评赏为主,但是在欣赏之外的评价中,还需要中肯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这种改进主要体现在单元习作目标的要求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在提高习作能力上的作用。

首先,针对普遍性问题发力。习作,就是学生学习写作,自然不可能写得完美无缺;学生习作中的不足需要借助教师的评价才能得到改进。所以,教师在展示单元习作中的“精彩片段”时,不要忘了关注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对单元习作目标要求中的重点没有很好体现的情形。如《有你,真好》,学生在习作中能够围绕确定的人物“你”选择具体的事情与场景进行表达,也能够写得很具体清楚,但在“真好”的体现上显得感情不足,甚至给人以苍白无力的感觉。针对这一普遍性问题,教师需要直接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写具体事情时,让“我”有现场感、触动感,真切地把“真好”表达出来。

其次,留足自主修改的时间和空间。在习作讲评课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习作之后,还需要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修改。一方面,教师让学生结合多种评赏方式,再次认真地读自己的习作,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这不仅需要阅读的时间,还需要对照、反思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具体的修改过程,修改方法只是指明了方向,到达目的地还会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如材料的调换、表达角度的选择,甚至词句运用的斟酌等,尤其是一些习作水平偏低的学生,可能需要向同伴请教或者得到教师更具体的指导,这些就是需要为学生留足修改的时间和空间的体现。

总之,在高年级习作讲评课上,教师要以评赏为主要策略,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习作中。同时,教师也需要重视解决学生习作中暴露的普遍性问题,让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收获。

猜你喜欢
普遍性同伴习作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习作展示
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