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改良TOPSIS法的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

2023-10-18 14:04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230012王绍敏陶群山
中国卫生统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安徽省医疗机构维度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230012) 王绍敏 陶群山

【提 要】 目的 综合评价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构建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效率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改良TOPSIS法对安徽省2015-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5-2019年,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指数从0.804下降到0.762,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服务量分别从0.821和0.814下降到0.755和0.785,医疗服务效率从0.831上升到0.876。结论 安徽省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服务量以及医疗服务效率3个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基层医疗机构在为群众提供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直是我国的医疗改革重点,而“强基层”的核心在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熵权法是一种用于评价多个指标、多个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其指标权重结果主要依据客观原始数据资料,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改良TOPSIS法相比传统TOPSIS法具有更强的保序性和灵敏性[1-2]。基于此,通过构建熵权改良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5-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5-2019年各类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发展相关统计信息,原始数据见表1。

表1 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2.研究方法

(1)指标选取

根据《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中发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价标准,结合国内同类研究周伟[3]、何子英[4]、牛亚东[5]等学者关于指标的选取经验,以及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最终从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效率3个维度选取13个二级指标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医疗服务资源包括床位数(X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X2)、执业(助理)医师与床位数之比(X3)、注册护士与位数之比(X4)、医护比(X5);医疗服务量包括总诊疗人次(X6,万人次)、门急诊人次(X7,万人次)、入院人数(X8,万人)、出院人数(X9,万人);医疗服务效率包括病床周转次数(次)(X10)、病床工作日(X11,日)、病床使用率(X1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X13,日)。

(2)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第一步,指标设定。设有n个年份,m项指标,则xij为第i年的第j个指标值。

第二步,数据标准化。对于2015-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所涉及的13个二级指标分别求得最大值max(xj)和最小值min(xj),标准化法为:

(3)TOPSIS模型构建

结 果

1.熵权法权重结果

根据熵权法公式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结果。可以看到,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效率三个维度权重分别为0.4443、0.3681和0.1876。在单个指标中,执业(助理)医师与床位数之比、总诊疗人次、门急诊人次指标权重较大,表明这3项指标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作用较大,出院人数指标权重最小,表明该项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作用相对较小,见表2。

表2 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及权重

2.TOPSIS法评价结果

根据TOPSIS模型公式得到安徽省2015-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评价结果。可以看到,安徽省2015-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指数从0.8036下降到0.7617,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服务量分别从0.8208和0.8135下降到0.7546和0.7852,而医疗服务效率从0.8306上升到0.8755,说明安徽省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服务效率关注度,见表3。

表3 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结果(2015-2019年)

由于Ci值越小,表明服务能力越优,为更清楚反映安徽省2015-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动态变化情况,根据TOPSIS模型评价结果取Ci值相反数作基层医疗机构各维度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安徽省2015-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除医疗服务效率在2017-2019年与基层医疗机构其他维度服务能力水平的总体发展趋势有差异外,其他维度服务能力发展状况良好,见图1。

图1 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各维度服务能力水平变化趋势(2015-2019年)

讨 论

2015-2019年,安徽省基层医疗服务综合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医疗服务效率不断下降,但由于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服务量维度权重高且保持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仍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中,执业(助理)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总诊疗人次、门急诊人次等指标影响作用相对较大,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服务量两个维度。虽然医疗服务效率维度指标影响作用相对较小,但也制约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发展,要全面提高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服务量以及医疗服务效率3个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1.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发展趋势良好

2015-2019年,安徽省医疗服务资源Ci值逐渐减小,表示医疗服务资源发展趋势良好。其原因在于安徽省积极落实”强基层“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如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联体建设以及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等,基层医疗资源结构日益优化,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推进,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等指标值逐年上升。2015-2019年,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17.26%,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增长18.97%,执业(助理)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增长11.76%,注册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增长29.73%。医疗服务资源是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的基础,基层医疗服务资源的良好发展提高了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2.基层医疗服务量绝对值上升,但相对全省医疗机构下降

2015-2019年,安徽省医疗服务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医疗服务总量水平最高,2016年医疗服务总量水平最低。具体来看,总诊疗人次和门急诊人次2个指标起到正面作用,入院人数和出院人数两个指标起到负面作用,这4个指标的共同作用使得医疗服务量维度服务能力波动起伏。虽然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的总诊疗人次跟门急诊人次较2015年有一定增加,但相应指标占全省医疗机构的比重却分别从2015年的61.18%、60.89%下降到2019年的58.57%、57.10%。这与居民不信任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有较大关系。健康是人顺利开展生产活动的基础,而先进的医疗设备,优秀的医疗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因而患者倾向于从城市大医院获取优质医疗服务。因此,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量,就必须形成基层医疗机构对患者强烈而持续的吸引力。全科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全科医生人才队伍能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满足基层群众健康保健需求。另外,多数研究结论表明,医疗保险政策能够引导约束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行为[6-8]。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应充分利用医保这一政策杠杆,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3.医疗服务效率下降,制约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2015-2019年,安徽省医疗服务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于2017年达到最高效率水平。具体来看,病床周转次数从2015年的30.99次下降到2019年的21.92次,病床工作日从2015年的213.65日下降到2019年的170.87日,病床使用率从2015年的58.53%下降到2019年的46.8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从2015年的6.57日上升到2019年的6.88日,该维度内的4个指标均起到负面作用,导致医疗服务效率下降。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基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机构统筹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数量又决定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与辐射范围,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将会正向影响医疗服务效率。一方面,规范基层卫生人员考核管理制度,明确诊疗规范,保证医疗服务的有序性和统一性。另一方面,建立并逐步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绩效考评机制,明确各类卫生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职责,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标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本文主要从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效率3个维度考察安徽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变化,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涉及多个方面,不限于本文所列的3个维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更完善地评价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进一步考察区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空间差异,按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高、中、低对比较区域进行划分,提出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安徽省医疗机构维度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