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条件下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

2023-10-18 12:50李丹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3年5期
关键词:挠度

李丹

摘要:很多水体密集区域的土质不利于建设施工,为保证铁路支架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需设计不良地质条件下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铁路支架现浇施工的基本流程,在底板的辅助下,安置组合钢内模,将钢筋与底板联系在一起,在固定的配合比下进行现场浇筑施工。养护一段时间后,分别拆除内膜与侧膜。实验结果显示,荷载等级越大,应变值和挠度变化越大。在不同等级的荷载作用下,端点部位挠度和应变值最小,越接近中间部位,挠度和应变值越大。当荷载卸载一段时间以后,铁路支架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综合应力变化趋势以及支架挠度可知,所设计的现浇施工技术质量较好。

关键词:不良地质条件;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挠度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铁路桥梁的总建设长度也在逐年增高。在此过程中,人们对铁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发严格。我国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但是为了保证任意地理环境下均能连通铁路网,需要保证铁路施工可以在任何复杂环境以及不良地质下进行。

在城市外部的郊区或者多山地带,经常会存在地势起伏连绵不绝、地下水带发育恶劣等情况[1-2]。而铁路桥梁作为一个人工构造物,受到周边环境以及运营荷载的影响极为强烈,如果无视安全规范,极易发生垮塌现象。本文基于不良地质条件,设计了一种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质量检测。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两个相邻城市郊区地带的某铁路线作为研究对象。该铁路总长约25.65km,全线高约12.3km。为保证整体工程施工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需在该工程开工前期开展测试工作。

当地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3℃,区内以降雨为主,冬季有少量时间存在降雪和冰雹。年平均降雨量約为621.35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约为1.25m/s。勘察范围内存在大量的溪流和水池,地表水体极度发达。区域的岩层倾角约为90°,主要发育为构造裂隙[3]。主要建设场所为沟谷型地貌,施工区域内无其他影响建设的地表建筑物、地下管道或者架空线缆等。

上述铁路支架的施工部位存在明显的不良地质,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

2   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要点

结合上文中的铁路支架,组建施工团队,并在团队的支持下,设计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

2.1   安全交底与检查模板

在施工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全面检查所有的施工设备。检查各模板接头部位是否连接严密,支撑部位是否存在缝隙,支架的预埋件安装是否符合标准[4]。

2.2   设计施工流程

设计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2.3   安设水泥桩

如果想要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完成铁路支架的现场浇筑,需要设置若干个支撑点,并在其中安置水泥搅拌桩,控制地基沉降。

2.4   注浆

在土体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注浆的稳定性[5-6]。在不造成浪费的情况下,保证能够准确稳定地注浆。如果出现卡钻现象,需要在第一时间使用积极主动的措施,在起重机的辅助下向上施加起吊力,并快速疏通周围的水体。

2.5   输送沉渣

结合高压喷射法,在原本的钻孔部位打两个对称的小孔,通过高压喷头将两个小孔打通,快速输送沉渣。如果场地内的地基因施工而受到破坏或者扰动,则需要支架挖除所有上层虚土,将局部的软土层挖掘干净。

2.6   夯实地基

快速夯实地基,再分层向上铺垫。夯实度需要达到95%以上,才能保证整体地质条件不会影响铁路支架的建设与施工。在处理地基时,可以使用挖掘机以及压路机等基础机械。

2.7   混凝土浇筑

2.7.1   温度控制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时的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保证其始终处于标准温度范围之内[7-8]。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或者处于夏季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需要≤30℃。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或者处于冬季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需要≥5℃。

2.7.2   安置组合钢内膜

在铁路支架预期架设的位置安放底模,作为混凝土的入模位置。制作混凝土支架位置的钢筋,并将其与底板绑扎在一起。使用商用混凝土作为原始材料,并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整体流动性和强度均符合设计标准。底板上预先铺垫的混凝土厚度需要严格控制在标准之内,且每隔2m均需要设置一个高度控制点。安置组合钢内膜,并设置安装预应力筋,将钢筋与底板以及钢内膜绑扎在一起。

2.7.3   浇筑与振捣要点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入模高度需要与离析控制程度成正比,混凝土的自由倾落角度也需要以1m为例,堆积高度不能超过0.5m[9-11]。混凝土在入模时,下料需要均匀完整,振捣与下料交替进行,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10cm,且移动半径不超过其作用范围的2倍。

每次振捣完毕后,需要缓慢轻柔地提取振捣棒,保证不会与其它部件磕碰,并不会影响到模型内的其他预埋件。底板部位的混凝土浇筑需要从下部开始,混凝土自腹板流入底板。每台搅拌车的出料口均至少配置5台搅拌棒,并预计向底板部位流淌1m以上。

当混凝土的倾倒高度大于等于2m时,需要使用串桶下料的方式,避免支架分崩离析。经过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层层递进,且分层厚度小于30cm。

振捣过程中也需要以快插慢拔的形式,顺序前进,做到整体密实紧凑,并在振捣完下一层之后,直接清除上下两层之间的接缝。

2.8   混凝土养护与灌浆封装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使用无色塑料将其包裹住,在保证充足水分的同时,使塑料薄膜无明显破损。浇筑结束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并分别拆除内膜与侧膜,最后进行灌浆封装处理。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准备

3.1.1   支架参数测试

为测试上文中设计的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是否具备质量保证,需要检查铁路支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测试荷载作用下铁路支架的弹性数据,确定该现浇施工技术符合工程标准。

划定铁路支架的指定位置,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收集铁路支架的应变、应力、位移等变量,判断支架结构的数据变化是否与期望值相符,从而判断该铁路支架是否具备预期的施工效果。

3.1.2   确定监测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主要的监测内容为:一是铁路支架截面在荷载下的应力变化,二是铁路支架截面在荷载下的挠度。

3.1.3   载荷分级

在施加压力时,需要对荷载进行分级。根据施工图纸,其分级标准需要与预压段的支架自重、支架模版自重相符,且质量误差不超过同级荷载的5%。不同分级荷载的加载值如表1所示。

3.1.4   组建测试组

为保证上述实验能够正常进行,需要组建测试组,对荷载加载之前的各项工作进行准备,并在实验过程中避免冲突与矛盾,保证实验能够稳步进行。

测试组包括加载组、测量组和检查组,加载组主要用于指挥铁路支架上方的沙袋吊装工作,并实时登记每一个沙袋的质量。测量组则需要使用全站仪,与加载组相互配合,获取挠度数据与应力变化数据。检查组需要对加载过程中的铁路支架外型进行检查,一旦发生弯曲变形,立即记录时间。

3.1.5   布置测点

在铁路支架上,记录并布置测点。沿监测断面,将左侧端点、左侧1/4点、左侧1/2点、左侧3/4点、右侧端点5个部位作为观测点,使其呈对称布置。在荷载开始前,记录5个观测点的初始值,之后每隔1h记录以此数据,支架卸载6h后对每个观测点再次记录数据。

3.2   挠度数据分析

上述观测点为对称格式,因此在5个观测点部位,可以直接选择其中一侧的3个点位作为标准数据。使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测试,如果其中一个观测点不适合使用水准仪,则换成全站仪进行测试。

左侧端点挠度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在左侧端点处,在一级荷载条件下,12h内的挠度均小于3.45mm,二级荷载、三级荷载以及四级荷载相距一级荷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均不超过10mm。当卸载6h后,挠度大幅度回复,达到2.95mm。

左侧1/4点挠度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在左侧1/4的检测点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荷载在12h时的挠度分别为4.95mm、6.76mm、18.91mm、31.46mm。相聚左侧端点的挠度明显增大,但是当卸载6h后,挠度有回复到约一级荷载处。

左侧1/2点挠度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在左侧1/2端点处,四个等级的荷载在12h时的挠度分别为6.85mm、12.52mm、45.56mm、84.34mm,当卸载6h后,挠度回复到13.16mm。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荷载等级的提高,会导致挠度显著提高,而距离支架中间处越近,挠度越大,与端点部位越接近,挠度越小。但是当卸载荷载以后,挠度会回复到相对较理想的状态。

3.3   应力变化数据分析

获取上述3个检测点处不同荷载等级下的应力变化值,得到不同荷载作用下应变值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荷载等级的增加,3个监测点处的应力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卸载一段时间后,应力值就会迅速滑落,但是不会归零。其中端点部位的应力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中间部位,越接近中点处,应变值越大。

4   结束语

为保证铁路支架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本文设计不良地质条件下铁路支架现浇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铁路支架现浇施工的基本流程,在底板的辅助下,安置组合钢内模,将钢筋与底板联系在一起,在固定的配合比下進行现场浇筑施工。养护一段时间后,分别拆除内膜与侧膜。

实验结果显示,在荷载作用下,支架中间部位受力最大,但是当荷载消失后,铁路支架又会逐渐恢复,其承载力水平达到了预期水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继续获取安全性更高的支架施工方法,并设计开发一套支架监测系统,在无线检测技术的支持下,将其与手机、电脑相连,以保证施工安全与铁路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熊海宁.现浇梁钢管贝雷支架门式墩设计及施工[J].公路,2022,67(11):248-252.

[2] 张晓光,吴永明.支承于既有桥梁上的现浇箱梁支架体系设计研究[J].公路,2022,67(11):240-243.

[3] 徐峰,武志明.大横坡小半径现浇箱梁贝雷支架施工技术[J].公路,2022,67(08):231-234.

[4] 蔡新明,李英鹏,张鹏杰,等.软土地基大纵坡现浇箱梁高支架施工技术[J].建筑结构,2022,52(S1):3203-3208.

[5] 丁峰,易云焜.现浇混凝土桥梁支架智能化实时监测装置的研制[J].公路,2022,67(3):198-200.

[6] 唐星宇,郭增伟.曲线匝道箱梁桥现浇施工中支架布置形式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781-787.

[7] 游勇利,刘辉.支架现浇法塔梁同步施工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仿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21,38(12):64-72.

[8] 胡娟.黑山南北高速公路现浇梁陡坡超高支架稳定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公路,2021,66(11):174-177.

[9] 方柯,刘爱林,王令侠.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南引桥铁路梁斜腿支架现浇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20,50(6):116-121.

[10] 冯令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现浇支架设计与应用分析[J].建筑结构,2020,50(S2):927-932.

[11] 郭志永.宽幅斜拉桥梁体现浇支架大面积水袋预压技术研究[J].公路,2020,65(4):166-170.

猜你喜欢
挠度
基于挠度分析的等截面连续梁合理边中跨跨径比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重载铁路连续刚构桥梁挠度监测分析
钢结构大跨通廊施工挠度较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斜跨曲线异形拱桥施工过程应力和挠度分析
不同模量面板夹心泡沫铝板大挠度弯曲
基于非线性三维直角坐标转换的耐压壳体径向初挠度测量算法
悬高测量在桥梁挠度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基于形态学小波包降噪的管母挠度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