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研分析

2023-10-20 06:47李玉梅苗兴武
农业知识 2023年9期
关键词:除草大豆玉米

李玉梅 苗兴武

为全面掌握2023 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深入分析总结,查找问题弱项,指导后期生产,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抽调种植管理、农业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方面技术人员,成立2 个专题调研组,于8 月7~10 日,赴五个县区开展调研,遍访26 个乡镇、街道,实地调查37个复合种植地块,代表面积33933 亩。调研期间,实地丈量测算株行距、株高等种植及生长指标,与县乡技术人员、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深入座谈交流,分析大豆、玉米长势及管理技术难题,提出后期增产技术建议,以期为东营市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扩种大豆和其他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意见精神,广泛宣传发动,层层分解压实任务,大力开展观摩培训,高标准创建攻关田、示范方,落实落细种植补贴、物资保障、技术支撑等关键举措,克服了夏播期间降雨量少、土壤墒情差等多重不利影响,超额完成了省定面积任务。根据生产调度统计,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8.6 万亩,其中东营区3.45 万亩、河口区8.95 万亩、垦利区17.19 万亩、广饶县7.13 万亩、利津县9.31 万亩、东营经济开发区0.69 万亩、市现代农业示范区0.2 万亩、省黄三角农高区1.7万亩。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推广大豆带2~6行、玉米带2~4 行种植,其中大豆玉米4∶4、5∶4、4∶2 模式播种面积分别为17.01 万亩、16.70 万亩、5.43 万亩,分别占复合种植总面积的35%、34.36%、11.17%,其他模式播种面积9.50 万亩,占复合种植总面积的19.54%。全市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43 万亩,播期在4 月中旬至5 月中旬,均陆续成熟收获;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4.07 万亩,播期集中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较常年偏晚一周左右,当前大豆、玉米分别处于结荚期、吐丝期。

二、突出特点

(一)播种规范化程度提高,关键播种措施落实到位

多数地块进行了灭茬整地处理,采用了包衣种子或进行了药剂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有条件的种植户采用了导航播种,或在播种机前端两侧加装参照杆,精准控制行距,保证播行笔直。

(二)底肥施用量增加,基本达到了复合种植要求

调查地块多采用种肥同播,玉米每亩施用高氮缓释肥40~50kg,达到了“与净作玉米施肥量相当”的要求;大豆每亩施用复合肥15~20kg,37个调查地块仅4个地块没有施用底肥。

(三)种植密度显著提高,有了产量基础

种植户根据去年种植情况,结合现有机械等生产条件,对行株距进行优化调整,密度显著提高。37 个调查地块平均大豆密度7101 株/亩,较去年提高2000 株/亩,提高了40%左右;玉米密度3390 株/亩,较去年提高440 株/亩,提高了15%左右。

表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查地块密度统计表(分模式)

(四)抗大豆除草剂玉米品种MC121 示范推广初见成效

为探索解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难、用工多、易发生药害等问题,建设抗大豆除草剂玉米品种“MC121”试验示范点10余处,面积近1.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同喷一种除草剂。据调查,部分示范点前期苗前封闭除草、后期严格按推荐方法进行大豆玉米一体除草,除草效果较好,大豆玉米长势正常。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除草等管理难度大

玉米、大豆分别属于单子叶、双子叶植物,需要施用不同除草剂,出苗后定向除草难度大,现有喷药机械适用性不强,增加了用工和农药投入,而且容易发生药害造成减产。种植户表示,苗后除草难度大,需加挂隔离挡板人工打药,仅此一项每亩就增加了近30 元的用工成本。抗大豆除草剂玉米品种MC121 一体除草技术需进一步试验调整。

(二)自然条件制约因素大

由于今年6~8 月份降雨量较常年偏少3~4成,多数地块无水浇条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夏播播期延迟,同时部分地块因干旱高温出现芽干、死苗,重播增加了成本。因生育期内干旱少雨,大豆、玉米长势普遍偏弱,大豆甜菜夜蛾、豆荚螟等虫害偏重,北部黄灌区尤为明显。

(三)农机配套存在短板

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缺乏,为了节约成本、适应现有机具利于机收,大部分种植户采用了4∶4、5∶4 的种植模式,而4∶2 模式需购置专用2 行玉米收获机,投资成本高,种植户购买意愿不强。部分地块大豆较玉米成熟期晚,为实现同步收获,只能推迟玉米收获期,这期间玉米抗倒伏能力变弱,倒伏风险加大,如遇大风天气,倒伏后与大豆混杂,机收难度加大。同时,夏播、秋收期间,抢种抢收时间紧,机械扎堆儿使用,部分农户存在机具短缺、“一机难求”现象。

四、有关建议

(一)破解技术难题

聚焦封控除草、机械收获等关键环节和技术难题,组织专家集中会商,汲取种植户先进经验做法,尽快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意见,切实减轻苗后除草压力。大力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高效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模式研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加快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专用机械推广,最大限度推进技术轻简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二)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

根据黄灌区、井灌区等不同地块,分类制定培训指导方案。组织今年种植效益好、产量高的种植大户、“土专家”、“田秀才”成立培训团队,开展培训指导,“现身说法”,传授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让更多群众掌握种植技巧,少走弯路。针对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期偏晚,大豆、玉米长势偏弱,虫害偏重等问题,重点推广“一喷多促”技术,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有效防治玉米南方锈病、甜菜夜蛾等主要病虫,补充养分促壮防早衰,千方百计增加株粒数、穗粒数和粒重,提产量增效益。

(三)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

针对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复杂的特点,加快推广社会化托管服务,精心组织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包片作业,完成种植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除草、播种、机收等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强化政策支撑

在稳定现行大豆种植补贴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适度扩大大豆种植补贴覆盖面,建议将种植补贴范围由30 亩以上放宽到所有种植户,应补尽补。要保障补贴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最大限度保护农民扩种大豆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除草大豆玉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除草记
收玉米啦!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我的玉米送给你
除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