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2023-10-24 12:52本刊编辑部
上海工运 2023年8期
关键词:报国匠心成才

本刊编辑部

说起工匠,人们通常这样描述:他们有着卓绝的技艺,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他们是大隐隐于市的传奇,你也许会和他们擦身而过,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如此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群人,在7 月底,在一场以“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为主题的盛会中集中亮相了。

7 月28 日至30 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举办。500 余名劳模工匠齐聚一堂,聚焦工匠故事、匠心成果,共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包括王曙群在内,上海共有34 位工匠和职工代表赴京参会,其中大国工匠5 名,上海工匠21 名,他们一同站在了中国工匠的最高舞台上。

12 把对接锁、150 多万个数据,王曙群厉兵秣马16 年,创造出宇宙级的浪漫——“太空之吻”;

700 多束航空电缆,以根来计的话,在7 万的数量级,总长近100 公里,周琦炜用16 年苦练“手感”,带领着团队分毫不差地安装起“C919 血管神经系统”;

刚入行时,焊制的是17 至18 毫米厚的钢板,张冬伟锤炼技艺22 年,如今他焊接的钢板厚度只有0.7 毫米,成为我国第一批掌握LNG(液化天然气)船殷瓦钢焊接技术的焊工;

长江岸边,这里的污泥处理车间,犹如一片钢筋水泥浇筑的管道森林,杨戌雷20 年驻守,每天在这里爬上爬下,看一眼焚烧炉火焰大小,就能判断污泥焚烧是否充分,每一个管道阀门在哪,他都烂熟于心。

这些大国工匠的亲身经历,不仅验证了技能成才的价值,也凸显了技能报国的奋进担当,更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不论奋斗于哪个行业和哪种岗位,只要用心锤炼绝活绝技,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每个人都能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理想,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如何成为王曙群、周琦炜、张冬伟、杨戌雷?答案在风中飘扬。从“上海师傅”到“上海工匠”“大国工匠”,这条道路漫长而艰难。走通这条路,需要坚守本心、日益精进的执着态度,同时,创新和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虽然说的是诗文绘画,但是用在任何技艺上都合适。所谓“匠心”,既在于“匠”,也在于“心”,“心”指态度,也指创新。因此,在某种程度说,成为大国工匠之路是不断突破极限的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报国匠心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李迪川:矢志不渝,逐梦报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报国何时尽此心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