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制体会

2023-10-24 21:05王昌
北方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不同点产蛋量渗出物

王昌

(绵阳市三台县建平畜牧兽医站, 四川三台621100)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G)经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流涕、呼吸啰音等症状,病情发展较为缓慢,病程很长。 随着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程加快,饲养密度增加,传统的饲养方式改变后导致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对于成年产蛋鸡来说,感染后会导致产蛋率、孵化率、受精率降低,但是蛋的畸形率、死淘率会显著上升。 在生产过程中,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漏诊, 继续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准确诊断、科学治疗本病对促进养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疾病发生原因

MG 感染受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环境因素

在冬、春季节环境温度较低,或者气候变化冷热交替频繁、昼夜温差较大等环境下,鸡群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应激刺激, 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MG。 如温度较高时,鸡群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随之降低,肉鸡增重缓慢,蛋鸡蛋重减轻,蛋壳质量下降,产蛋率、死淘率会上升;而低温会使鸡体的维持需要增多,导致生长缓慢,蛋料比和肉料比增高。 在气候变化温度波动过大时都有可能诱发MG 感染。

1.2 养殖因素

目前, 北方地区集约化养殖的鸡群普遍存在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通风不良的情况,鸡群排出的粪便会挥发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对鸡群消化道黏膜造成刺激。与此同时如果养殖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饲料过期或使用霉变饲料等都会诱发MG 感染,造成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

1.3 人为因素

雏鸡长途运输保温不当、 频繁更换养殖人员、断喙或接种疫苗时预防保健措施不完善、引种不当、 消毒或免疫时浓度过高等刺激性因素也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1.4 继发感染

在养鸡的过程中,MG 往往为其他病毒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细菌病(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等)的继发感染存在。 在鸡群感染疾病后抵抗力降低,机体内各脏器功能受损,会诱发本病发生。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是多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冬春季节发病率居高。 生产上以1~2月龄鸡群较为高发, 病鸡与隐形感染的鸡为主要传染源,病原经飞沫或直接接触发生传播,具有发病快、传播慢、病程长等特点,单纯感染支原体的发病率为10%, 但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或病毒的情况较为多见, 这种情况下鸡群发病率可达70%,死亡率20%~40%。 发病早期病鸡的精神和采食量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出现气管啰音、呼噜声,随后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加,出现流鼻涕、咳嗽、流眼泪、一侧或双侧眼睑肿胀,呈典型的“金鱼眼”,病程较长后症状加重,病鸡眼睑发生粘连,导致病鸡失明。 成年鸡多呈隐形感染,病原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和蔓延, 发病后症状与雏鸡相似,但较为轻微,病鸡很少发生死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蛋鸡产蛋量骤减,病愈鸡长期带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发病鸡群因气囊炎等病导致胴体降级, 饲料利用率和产蛋量下降,增加医疗支出,降低饲料报酬,属于养鸡业中较为难治的疫病。

2.2 病理变化

病死鸡多消瘦、营养不良、发育受阻。 剖检病死鸡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鼻腔、气管、喉头、气囊和眶下窦等部位。鼻腔和眶下窦内蓄积大量灰白色黏液或干酪样分泌物,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黏膜表面遍布黏液,喉头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者呈干酪样。 气囊病变属于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气囊浑浊、增厚,表面有黄白色豆渣样渗出物。此外部分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眶肿大,在眼结膜囊内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眼睑粘连失明的病鸡眼球部分或全部封闭, 发生萎缩;少数病鸡肺部有炎性充血、纤维素性化脓性心包炎和肝周炎。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症状和病变可作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如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对于支原体来说,分离需要特殊的培养基,且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多选择血清学检测技术进行确诊,如平板凝集试验,取病鸡血清或全血1 滴置于玻板上,再滴加等量的有色抗原,充分混匀后轻晃玻板1~2 分钟,如果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则为阳性,即可确诊。

3.2 鉴别诊断

本病要注意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禽曲霉菌病等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2.1 禽流感

相似点:病鸡都会出现呼吸困难,有啰音、咳嗽、流鼻液等临床症状。

不同点:病程较急,鸡冠、肉髯红肿,脚鳞下出血,排出灰绿色粪便,剖检口腔黏膜有出血点,鼻腔后红色渗出物,腺胃乳头、黏膜有出血。

3.2.2 新城疫

相似点:病鸡呼吸困难,产蛋量下降。

不同点:病程较急,症状明显,嗉囊内有大量带有酸腐味的液体,疾病后期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消化道严重出血。

3.2.3 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点:病鸡流鼻液、咳嗽、打喷嚏、呼吸啰音,产蛋量下降。

不同点:本病在鸡群中急性发作,雏鸡输卵管有特征性病变,成年鸡产出畸形蛋,肾型传支剖检可见肾脏肿大呈典型花斑肾,输尿管肿胀呈灰白色。

3.2.4 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点:咳嗽、打喷嚏、产蛋量下降。

不同点:发病急,病鸡咳出带血黏液,剖检喉头气管有大量血性黏液,严重者气管内出现大量干酪样渗出物或血凝块。

3.2.5 传染性鼻炎

相似点:病鸡精神萎靡,流鼻液,结膜炎,产蛋量下降,鼻腔和眶下窦有分泌物。

不同点:病鸡一侧颜面肿胀,肺、气囊变化不大,不表现出明显的气囊病变和呼吸啰音。

3.2.6 禽曲霉菌病

相似点:呼吸困难,打喷嚏,病鸡频频甩头,眼睑肿大,产蛋量下降。

不同点:病鸡张口呼吸,剖检肺部、气囊有典型的霉菌结节,有时形成霉斑。

4 防制

CRD 在养鸡场普遍存在, 具有较多的传播方式,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4.1 预防

首先建立无病鸡群, 引进种鸡或蛋鸡必须从无支原体病的鸡场购买,定期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对鸡群检疫,淘汰病鸡和带菌鸡,坚持做好净化工作,严格消毒制度,定期使用聚维酮碘、氯制剂、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交叉消毒;给予全价饲料,提高营养鸡群的抵抗力。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减少应激因素,培育健康种鸡群。 其次,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目前国内研发的鸡慢性呼吸道病灭活油苗可用于幼鸡和成年鸡的免疫,7~15 日龄雏鸡颈部皮下注射0.2 毫升,成年鸡颈部皮下注射0.5 毫升, 保护期可持续5~6 个月;条件允许的话可选择禽脓毒支原体弱毒苗(2 周龄内雏鸡饮水免疫)和灭活苗(可用于各种年龄阶段的鸡,1~10 周龄鸡颈部皮下注射,10 周龄以上可肌肉注射0.5 毫升/次, 间隔4 周加强免疫一次)。再者可选择药物预防,由于本病可经卵垂直传播,因此刚出壳的雏鸡有感染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疾病会蔓延至全群,因此在鸡出壳后的7 天内,感染的病鸡可使用泰乐菌素、 红霉素等药物饮水治疗,连续3~5 天后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4.2 治疗

确诊鸡群可使用泰乐菌素、红霉素、北里霉素、链霉素等进行治疗,其中以泰勒菌素治疗效果最佳,用法为5.0~10.0 克/千克溶液饮水,2 次/天,连续使用3~5 天,即可有效控制。 如果条件允许可根据药敏试验参考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发生CRD 多与大肠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或继发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应以控制原发性疾病为主。

5 小结

鸡慢性呼吸道病发病期长, 造成较大的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忽视,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防制本病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注重生物安全措施,预防接种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地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控,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不同点产蛋量渗出物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对比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浅议影响蛋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日粮补充甘油和卵磷脂对褐壳蛋鸡产蛋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影响蛋鸡产蛋量的因素
考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