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
——以“药理学”课程为例

2023-10-24 02:11黄小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用药

黄小琼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药学系,江西 赣州 341000)

一、“SPOC+PBL案例教学法”的研究进展与“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指对参与课程的学生设置相关的专业条件,有一定的人数控制,却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特性的小规模在线教学[1]。SPOC将在线资源和技术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人参与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果[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 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将学习与真实性任务或问题挂钩[1],针对医学生的PBL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病例或案例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寻找和分析病例、查阅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3-4]。目前,国内外很多医学院校均大力推行PBL案例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5]。张成亮[6]将SPOC+PBL案例教学模式在骨科学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应用,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娅娅等[7]将SPOC+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应用,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成绩均明显提高;王伟丽等[8]将SPOC+PBL案例教学模式运用在护理临床教学中明显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药理学”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弊端体现在教学仍以“灌输式”传统授课为主,学生学了大量的药物学知识,但不能结合到工作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之间产生断层,有悖于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基于“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是将上述两种教学方法深度融合,将问题导入,培养学生在真实临床案例中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该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

以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1、2班为实验班,3、4班为对照班。实验班教学内容突出临床医学职业需求,围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需要,融合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来设计,对照班采取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学策略采用病例和处方(包括用药事故案例等)为学习载体,让学生在讨论用药案例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教学方法采用“SPOC+PBL”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构建课前预学—创设案例—探究学习—总结凝练—提升拓展“五步一体化”特色教学。教学成效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学情分析。“药理学”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授课对象是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通过向医疗机构、任课教师、本专业学生开展以问卷调查的学情调研发现,学生对于纯理论的课堂感觉枯燥乏味、效果差,但能熟练运用互联网完成自主学习,对多元化的教学乐于接受,大部分学生先导的医学基础课程学得不够扎实,对专业认知存在偏差,综合分析能力和岗位实践技能有待提升。

2.教材分析。药理学教材选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涵盖了学习目标、临床案例、知识链接、考点提示、总结提炼等模块,教材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章节全面。教材对接了临床医学专业疾病用药的岗位需求,兼顾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等大纲有关药理学的基本要求。但该教材涉及的药物很多,本着“必需、适用”的原则,需要教师根据岗位需求精心重构教学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及用药后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指导合理用药。教学难点:结合临床真实病例“辨症下药”的综合应用。

4.SPOC平台资源建设。结合学习内容,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技能大赛为依托,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为依据,即“课、岗、赛、证”将课程内容重构为9个模块,资源涵盖66个微课精讲视频、56个课后拓展视频和220个非视频资源。资源以原创设计为主,对接疾病诊疗用药新规范,更新药品新用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还增加了医疗处方分析、临床案例分析和合理用药指导以对接岗位实际,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5.教学资源制作。线上资源:微课视频、课件PPT、动画、图片、教案、导学资料、课后拓展资料、临床案例、处方、自测题、讨论题;线下资源:教材、题库、模拟实训、考证资料、社区卫生中心、基层医院。

(三)教学实施

“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构建课前预学—创设案例—探究学习—总结凝练—提升拓展“五步一体化”特色教学(见图1)。

图1 基于“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模式

1.课前预学,即解决问题前阶段。(1)资源导入。教师利用PBL病例库选取典型病例,制作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借助平台推送给学生。课前学习资料包括临床病例资料、学习任务、课前导学及相关问题。(2)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利用课程平台,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与要求,在课前两天发布学习公告,包括视频、章节测验、作业、拓展资源等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主题讨论、互动和线上课堂活动,如直播、签到、分组任务、投票、问卷、群聊等环节,有效地开展在线答疑。

2.课中探究,即解决问题中阶段。采用PBL方法对病例用药方案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进行归纳点评。同时,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入PBL课堂教学中,例如结合临床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伤害为例,使学生树立严控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底线意识。

3.课后提升,即解决问题后阶段。根据课前和课中的情况,将知识点和易错点汇总并上传到平台,学生进行纠错和巩固,差异化地提升完成课后作业的能力。

(四)教学成效

1.教学评价。以2021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4个平行教学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行“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对照组施行传统模式教学。用SPSS 26.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向实验组发放、指导及收回,共发出问卷80份,问卷内容分别从树立理想信念、提升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课堂气氛活跃、参与率高、效果好;重点、难点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探究意识;提高查阅资料和文献检索能力;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能力;提升结合病例对症下药的应用能力;提升用药后疗效的观察能力;提升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力;提升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改革创新能力;增进师生关系等15个问题来设计,每个问题设有三个选项,分别是效果很好、效果一般和无效果,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统计结果综合表明,效果很好占89.41%,效果一般占9.53%,无效果占1.06%。实验组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SPOC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占65%,包括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分组任务、线上线下互动、线上学习成绩、阶段测评、SPOC平台的参与度、职业能力提升和拓展实践等;终结性评价占35%,包括技能实践考核和期末考评。通过实施“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在真实临床案例中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2.教学反思。及时收集学生填写的课程反馈问卷和同行的反馈评价,并反思总结;针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及时总结各教学环节经验,反思问题,形成改进意见并指导后续教学。如: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课程案例中的临床疾病与诊断学和内科学课程关系紧密;反应有些知识较难,难以跟上教学节奏等问题,此时应指导学生查阅一些介绍疾病的动画科普素材,帮助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三、基于“SPOC+PBL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校企合作

紧扣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岗位实际需求,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共同探讨课程实训项目,共同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和课程标准。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育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或考核机制,鼓励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行业、医院跟班学习和实践,提升教师的岗位技能,真正达到“双师型”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PBL、CBL、虚拟仿真实训等。

(四)优化更新课程资源库

融合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持续优化更新课程标准、授课PPT、教学视频、微课、习题、讨论及课后拓展等课程资源库。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