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Body 解剖软件联合思政元素在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应用与探索
——以“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为例

2023-10-24 13:25陈慧
科学咨询 2023年17期
关键词:解剖学人体思政

陈慧

(扬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高速发展和学校思想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的大趋势下,我们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融合。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主要的学科性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余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紧要环节。但多数学生反映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专业词汇复杂,使得教学和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为例,充分利用3D Body解剖软件,深入挖掘呼吸系统解剖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本章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一、3D Body 解剖软件

(一)基本概述

3D Body解剖软件是数字化交互式的三维结构软件系统,利用对人体的CT/MRI信息进行描述,包括男子和女子两组三维的数字模式系统,拥有最丰富的身体构造,包括头颈、胸、手臂等各种解剖学系统的信息,具有目前最周密的解剖学数据[1]。软件中的图像结构能够实现360°翻转、无级放大、压缩等,能够使结构特定的区域更加透明、隐蔽,并且具备搜索、画笔等功能,便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体中各系统脏器的构成、位置、外形构造以及相互邻近关系等,也能对各个系统加以拆分和复原,更进一步地了解脏器相互之间的联系。3D Body软件还具有局部解剖学、图像标注以及3D视频中展示的解剖细节等功能,有助于学生详细、全面了解人体结构。

(二)3D Body 解剖软件在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

人体解剖学具有医学专业名词多且抽象难懂,内容描述繁杂、不易理解、记忆难,知识点多且零散等特点。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都只涉及组织、器官的二维平面结构,不能满足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护理学人才的需求。随着近年来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得到应用。如3D Body软件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3D Body解剖软件能够更清晰地表现人体各结构、脏器的基本构造及其相对情况,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教师利用3D Body解剖软件进行课程教学,可促使学生有效预习、复习专业知识,使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得以削弱,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加显著,也改善了解剖教学的质量效果,并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2]。张年凤等人通过研究职教云和3D Body解剖软件在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上的使用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以及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3]。3D Body软件在辅助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生在基础课程上的实用性,也更有效地调动了护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4]。由此可见,3D Body教学软件是一个有效媒介,可以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便更有效地应用于高等院校医学教育课程。

(三)3D Body 解剖软件在“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以“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为例,呼吸系统主要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部分。上呼吸道可分为鼻、咽、喉。下呼吸道主要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在软件基础上,教师可以实现虚拟解剖学课程(如图1)。3D Body解剖软件可以清晰地展示呼吸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可从各个方位对呼吸系统的各个结构形态进行观察。在操作时,通过点击手机显示屏上的隐藏、穿透、拆解、搜索、旋转等标志,师生可以查看呼吸系统内各器官的位置情况和毗邻状况,还可以对呼吸系统内的脏器进行随机拆卸和组装复原,学生从三维空间感受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记住知识点。

图1 3D Body 解剖软件呼吸系统相关结构图

需要观察呼吸系统具体某一部位的微细构造时,我们可以直接对该处部位加以扩大、旋转等。该软件具备双语功能,学生用手指单击某一部位,如肺部,屏幕上就会出现肺部的中英文名称,选中的部分会标记上各种颜色,便于学生分清,下面也会出现各部位的关系说明,让学生在了解人体内部结构的同时也可以记住各部位的作用等知识点。学生要认识肺部邻近部位的话,必须脱离肺部的大体设计模式图,进入人体整体模式图中,才能看到肺部毗邻的部位。当看到人体整体图片时,学生会先观察头部图像的口鼻等处,而在观察这些器官时,又会联系到气体流入肺部的过程。这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扩展思路。教师在软件基础上进行虚拟解剖教学,可使学生在手机端或电脑端通过鼠标、轨迹球随意平移等方式对呼吸系统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二、渗透思政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一)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就是通过全面探索有关学科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因素,将专业知识与有关思政教育因素全面结合,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达到全员、全程、整体教书育人[5]。护理学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有利于高效地整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改革现已在护理专科教学中广泛地推行,并取得了良好成绩[6]。

(二)思政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与职业道德素质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把思政内容渗透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护理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需充分发掘知识中的思政内涵,以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导向相统一。实践证明,把思政元素融合到课堂中,将专业课程教学和医德教育相连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爱国情感和医学人文意识[7]。思政教育的课堂内容可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并培育学生的职业文化意识,使其职业认知、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者和谐发展,使“敬佑人生、救死扶伤、甘于献身,胸怀无疆”的职业道德文化永远铭刻于心[8]。

(三)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通过对“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深入探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培育具备崇高道德标准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总体理念,把德育与素质教育二者有机统一,对护理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9]。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10]。

(四)以呼吸系统章节为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根据教材内容,将思政元素自然地、有机地渗透于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是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应从职业素养、爱国主义情怀、人文修养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载体(见表1)。

表1 “呼吸系统解剖”章节中的思政元素

三、总结与思考

“学生作为主体,利用课程载体,把思政渗透到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育理念在当下教育的新模式中成为发展趋势,是现代医学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坚持“思政融于课程”的理念,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充分自然结合,通过探索护理专业与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思政契合点,将之更广泛地运用到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性课程中,春风化雨般地把职业素质、爱国情感、人文素养等基本内涵融合于课程,并通过运用3D Body解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潜移默化地陶冶医学生,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将立德树人和职业素养的精髓融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人体思政
人体“修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人体冷知识(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