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类专业“四维一体”校企融合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2023-10-24 13:25魏建兵
科学咨询 2023年17期
关键词:四维一体校企实训

魏建兵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00)

学校与长期合作的企业,成立产业学院、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订单培养、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师资交流培训、资源库建设、校企评价体系建设等方式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从入学报到的“学徒”面试;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通过“师傅带徒弟”接受专业训练;教师学生角色的转换,从传统课堂转化成师傅指导下系统地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建立专业实训基地,聘请企业工程师利用实训条件资源系统地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取得相应技术认证,成为一定等级的技术工人,减少企业培训费用,更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建设。

一、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深化招生、教学、就业及实训室建设

(一)校企共同招生

学校对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经过长期校企合作,与某公司成立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产业学院订单班”招生宣传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产业学院订单班”,采用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企业相关岗位能力课程及企业文化课程嵌入,每学年企业派遣技术人员举行讲座、授课,按照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推进招生及招工一体化建设[2]。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考虑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权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3-4]。

(二)校企共建实训室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了工位式的实训基地,包括:“大唐移动通信”实训基地,完成无线通信,路测实训;“华为云计算”实训基地,主要完成云平台搭建运维等实训;“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实训基地,主要进行传感器、单片机和大赛培训;“东软综合实训平台”“软件开发实践教学资源”“软件测试实践教学资源”“3G Android/iOS开发实践教学资源”“云计算与大数据仿真实训平台”等实训平台,进行课程实验;攻防实训室及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模拟仿真实验环境;林业监控物联网应用实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4],实现校企共建人才培养

为了保障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高效运作,学院牵头,成立由合作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学校、企业双主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5]。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立,构建起学院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使专业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鼓励教师从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6]。每家企业按岗位需求安排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训,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7]。实训岗位安排方面,每家企业都安排多个相关岗位进行技能培养。学生管理方面,学生在校(或在企业)技能培养期间,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管理。评价模式方面,校企共建的评价体系得以构建,以能力为核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8]。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期间,评价情况由企业师傅根据岗位实训工作情况决定。顶岗实习方面,校企共同进行学徒人才培养,满足了中小型企业参与学徒培养的需求,实现了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有效地保证了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充分适应市场需求。

1.具体学年度校企合作学时分配

(1)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第一学年安排专业理论课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参观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生产过程。

(2)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第二阶段以校企共同培养为目标,邀请兼职教师来校(或者去企业)讲授专业实训课,安排与企业相适应的技能实训,将企业真实项目对接入课堂,跟进了实际生产项目,以技能训练为主,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做准备。

(3)第三阶段(第三学年)。第三阶段完成“顶岗实习”,取得企业职业资格认证,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的要求。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校企通过研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加入企业相关课程,深度开发校企合作资源,增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9],实现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从而构建起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安排见表1、表2。

表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表2 课程简介(部分)

二、创新双导师团队建设

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双团队带头人机制建设,健全“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果导向”的培养新理念,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共建新工科师资团队。双专业团队带头人整合与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团队建设规划,并结合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制定教师配备计划,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职业能力认定标准和办法。在制度保障方面,为打破现代学徒制制度瓶颈,学院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双师型教师评选认定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制度;在组织保障方面,二级学院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团队建设小组,指导教学团队建设各阶段工作,由团队带头人具体负责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在经费保障方面,学院划拨专项经费对教学团队建设给予支持。

各专业采用校内、校外双带头人机制,先后聘用合作企业等担任专业校外带头人,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工作。专业教学团队,聘请了公司工程师作为专业团队的企业带头人。二级学院团队负责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较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及科研工作方面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提出了依托信息技术的趋势和生源确定专业方向及教学模式动态改革的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广应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院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群的建设,围绕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加大数字精品课程群的建设。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学院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学院逐步推行根据职业能力模块分层次、分等级及以证代考的评价方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提出了以强化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师资培养模式。学院在教学中率先进行“项目驱动一体化教学和特长生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各专业兼职教师团队主要为聘请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或者高级工程师,承担着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随着专业发展,兼职教师团队在不断扩充提升中。

三、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库

(一)校企教材建设

学院根据合作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培养需要开发的相关教材,与公司联合编制修订《集成电路塑封生产线培训教材(上芯)》《集成电路塑封生产线培训教材(压焊)》《集成电路塑封生产线培训教材(测试)》《后备修理工培训教程》等。学院既不能让学生只在学校内埋头苦读理论知识,也不能让学生在企业盲目蛮干,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扎实的情况下去实践,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的不足,并及时完善。

(二)校企网络资源库建设

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资源库建设,分阶段地将其他相关课程和企业锻炼纳入进来。在职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现代学徒制”改革,将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展示和传递给学徒、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及学院教师,并实现网上交流。

四、校企共建评价考核体系

学院在学习评价上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统一性原则,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学院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对基础理论知识性课程,采用理论考核的方法;对于操作性的实训课程与企业顶岗实习,采用实操考核、过程考核的方法。学院通过质量评定体系这种方式,可以明确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学以及评价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出现代学徒制的价值。

学院要坚持校企共同考核方式,将企业的员工考核办法引入教学评价体系中,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建议采取以下几种考核形式:

1.考核应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作、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

2.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各门课程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采用不同方式、对各个方面的考核进行总结,通过一定的加权系数评定课程最终成绩;

4.在项目考核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考核和小组汇报考核,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同时需要注意小组内评价,减少组内不作为现象的出现。

五、结束语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双导师建设、资源库建设、校企评价体系建设等“四维一体”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依托产业学院,紧紧围绕产业链,建立集合项目、基地、人才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更大规模的校企师资交换和培训,与企业技术人员混编结构化教学团队,提升学生、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以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生涯拓展能力提升为主的“准企业人”共建共管共育的定制式培养机制,提升学生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四维一体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四维一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四维一体”构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维一体”实验实训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