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进校园工匠精神薪火传

2023-10-24 11:51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3年27期
关键词:进校园劳模工匠

□本刊编辑部

近日,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联合实施“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行动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力争用5 年左右时间,实现在大中小学全贯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覆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机制不断健全,劳模工匠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支持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各类资源不断丰富。

2015 年以来,全国总工会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先后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全国性示范活动近百场,各级工会也不断发掘、推荐、组织能讲善讲乐讲的劳模工匠走进学校,引导学生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邀请6 位活动的组织者、宣讲者谈感悟、说经验,希望能为各级工会和劳模工匠积极投入“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顺义区总工会组宣部科员 石鑫

把“三种精神”“种”进学生的心里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宣传展示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的先进事迹和良好形象,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义区总工会积极组织开展了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活动。

去年,顺义区总工会开展的“劳动创造幸福”宣讲活动,是以各学校自有的优秀老师、劳模代表进行宣讲。今年4 月13 日,区总工会成立了劳模工匠宣讲团,并启动了“劳动创造幸福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中,既有省部级及以上劳模先进又有全国技术能手,他们当中有快递小哥、医务工作者、技术工人、社区工作者等,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5 月16 日和6 月5 日,顺义区劳模工匠宣讲团分别走进了首师大顺义附小和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开展主题宣讲。双丰街道香悦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芳为民服务当好社区“大管家”;顺义八中的副校长冯辉心怀热爱,给学生当粉丝,助力梦想启航;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主任李培寿火场逆行,争分夺秒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顺义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凤双推动疫苗普及,用专业和努力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宣讲员讲述了一个个真情满怀、感人至深、意义不凡的劳模故事,活动现场掌声不断。

这两次的宣讲活动吸引了600 余名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们在聆听劳模工匠的奋斗故事后,深刻认识了弘扬“三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感受到了成才、奋斗、报国的精神力量。“劳模先进们的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劳动中获得幸福、在奉献中实现价值的崇高品格。”学生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劳模先进为榜样,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本领,严守职业操守,在未来的事业中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顺义区总工会还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参加播种、植树、除草等劳动体验,深刻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要以不惧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一步,顺义区劳模工匠宣讲团将继续扩大宣讲范围,将劳模故事、工匠事迹送到群众身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干事 刘媛

让匠心之花开在箐箐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近年来,首钢矿业公司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通过企业工匠与学生面对面的方式,传承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首钢矿业公司1959 年建矿,矿区一家两代甚至三代矿山人的情况比比皆是,首钢矿业子弟学校的学生也均为矿山后代。因此,企业与学校有着紧密联系,学校的文化传承也充满着矿山特色。

近年来,首钢矿业公司先后邀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马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张钊,北京市劳动模范王涛等新老工匠走上讲台,他们用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感情,讲述在矿山这片热土奉献热情、奋斗青春的故事,传递着首钢矿山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惟精惟一、至善智学、勤思善悟、苛求极致、勇挑重担、智趣非凡”的矿山工匠精神,让人动容并心生敬佩。

首钢矿业公司自动化专家马著,曾以《学习是成功的密码》为题,讲述自己坚持学习,潜心钻研,参与数字化矿山技术创新,最后成为首钢工匠的历程,学生们听完很受触动。一名高一学生说:“这种工匠精神对我们中学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中,我们也要发扬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创造优异成绩。新时代的学生并非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急需淬炼的钢材,而工匠精神正是那熊熊的烈火,不断淬炼锻造我们。作为矿山的孩子,我们要向父辈学习,向工匠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为学校的明天,为矿山的未来,为祖国的强大助力!”一名高二学生说:“听完马著叔叔精彩的事迹报告,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择一事终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中造就非凡的人生价值。作为首钢矿山子弟,我们要在每一次活动中,锻炼自己、发展兴趣、团结协作。在学习中自强不息、求实创新、追求卓越。”

首钢矿业子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提到,企业工匠所传递的精神,是子弟学校师生的精神财富。全校师生要向工匠学习,秉承艰苦奋斗、严格管理、自强不息、服务大局的矿山传统,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立足矿山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认真学习,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矿山子弟,用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不仅让优良矿山传统在下一代身上传承,也让教师们进一步树立扎根矿山的信心,执着一生,坚守一颗匠心,以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扎实的学识、仁爱的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同时,学生们为自己是矿山人的后代而自豪,通过进一步了解矿山人矿山事,增强对矿山的文化认同,传承首钢工匠精神,凝聚起持续奋斗和敢于担当的力量,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方出租汽车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王建生

劳模精神进校园 匠心筑梦促成长

作为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的一名驾驶员,在出车之余,我从2014 年开始进入北京交通宣讲团,并成为了一名金牌宣讲员,同时以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匠师的身份走社区进军营,上学校下企业,共计宣讲近300 场,受众达10 万多人。

说起进校园,近一年来,我为广大师生进行了几十场宣讲,通过讲述“我的运营日记”,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坚持不懈、不折不挠、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实践力量,也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交通安全,绿色出行,为畅通北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4 年来,我运营服务49 万人次,安全行驶220 万公里,零违章、零违纪、零投诉、零遗失,300 多万字的运营日记记录着这一切。在冬奥会、冬残奥会交通保障团队工作期间,我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时凌晨两点还要接送乘客。为了做好服务,我将路况牢记于心,还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们介绍北京的著名景点。临走时,外国友人还给我留下了感谢信。我很激动,我们中国司机给祖国争了光。在宣讲中,我会结合自己出车期间发生的暖心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平凡的小事也有着感人的力量。

“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成为榜样”,这是我在宣讲中常讲的一句话。我总结出“345 优质运营服务法”“生态驾驶五步法”和“四零工匠服务法”,在全行业得到推广。我以自身岗位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学习,引发了热烈反响。在北工大附中垂杨柳校区开展的“绿色出行,畅通北京”交通宣讲活动中,一名初二的学生表示:“正如王建生老师所说的,‘不要做一个需要别人的人,要做一个别人真正需要的人’。未来需要我们学生发奋图强,‘有思考、有思路、有思维’,社会需要我们的力量,我们将俯瞰地球。”

每次参加劳模进校园活动,我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在宣讲之前,深入了解学校特色,以及学校规模、办学理念、同学们对绿色出行的理解等等,进行探讨。除了个人宣讲,我还和北京市劳模、北京北汽出租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刘韶山以一种新的“说相声”方式融入同学们身边的实例,进行宣讲,让同学们听起来更加真实,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使其有更多的获得感。宣讲过程中,同学们在欢笑的同时也得到了绿色出行的提示与学习。记得在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分校宣讲时,活动最后,同学们积极互动,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一定要身体力行地做到绿色出行,为首都道路的畅通和环境保护尽一份力,让“绿色出行畅通北京”深入心中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还有的说一定要养成绿色出行习惯,为首都的畅通,为京城的绿水蓝天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为“绿色出行畅通北京”交通宣讲团的一员,我将继续进校园,弘扬甘于奉献、肯于担当的劳模精神,乐于进取的劳动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培育广大青少年环保、文明、健康的出行理念,为助推全社会形成绿色出行的潮流不断努力,同时也像在运营日记里写的那样:“我要成为一束阳光,照亮三尺车厢、温暖百姓出行,在大街小巷留下痕迹。”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刑庭副庭长 王静

送法进校园保护“青春的你”

组织劳模先进进校园是丰台区总工会落实“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专项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践行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联合实施“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具体表现。丰台总工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实现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覆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机制,把更多劳动教育资源送进基层。

9 月1 日是北京中小学的开学日,每年丰台区总工会都会组织劳模先进送法进校园活动。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有幸在去年受邀前往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为全校师生进行“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接到邀请后,我思考了很久才答应。起初,我认为孩子天使般的心灵容不得生活的瑕疵和遗憾,我在法院的工作离孩子很远。近几年,随着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不断攀升,我考虑到孩子们绚烂的青春急需披上安全的外衣——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护,更需要同学们始终守住法律的底线,现在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将来也一直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16 周岁的小明是个高中生,喜欢跟一群初中生一起出入网吧。在网吧里,初中生小刚得罪了小明的朋友,小明便纠集一伙初中生对小刚拳打脚踢,导致小刚受伤。虽然小明没动手,但最终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刑罚。”我刚刚讲完小明的案例,台下的300 多名高一学生就唏嘘声一片。那天,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以《保护“青春的你”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为主题,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向学生们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底线意识。

在和学生的互动问答中,我结合怎样避免被伤害或者伤害了他人被追究责任的问题,为学生们提供了几条建议:一是洁身自爱,交有正能量的朋友,也要帮助身边的人洁身自好,保护自己和身边人不被侵害,才能乐观、积极去应对人生;二是有被欺凌的行为要及时告知老师,让老师帮忙解决;三是多学习法律,遵纪守法;四是学会沟通,而不是暴力解决问题。

给学生普法,我总结出的经验,就是最直观地讲案例,让孩子们感同身受地体会案例中的故事,从而起到警醒作用。通过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师生们增强了法治观念,也为创建“平安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建工安装集团时代创新公司主任工程师 陶建伟

讲好劳模故事 弘扬“三种精神”

2017 年10 月9 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受邀参加了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年轻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讲述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精益求精创辉煌”的大国工匠故事,参加了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市宣讲团,北京市总工会开展的《劳模大工匠》讲堂、首都建筑业工会职工技能才艺展劳模宣讲和北京建工集团开展的“身边的榜样”巡回宣讲等活动。

2021 年,为了能够更好地讲好劳模工匠成长故事,北京市总工会、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对我们劳模工匠组织开展了专业培训,从每个人成长故事的梳理、PPT 配图与文字编辑,到讲述时结合我们职业特点的形体动作,都为我们进行了精心打磨、量身定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9 月10 日教师节,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职工匠师,开启了我们劳模工匠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工匠”到“匠师”的蜕变之旅。让我通过主题为《大力弘扬“三种精神”,在电梯方寸空间书写奋进新征程的时代答卷》为主题,组成的5 个成长故事,贯穿起我在电梯这个小小的“方寸空间”里,从一名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技师、电气专业高级工程师。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学徒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长为练就了“望、闻、问、切”技术绝活为百姓服务的“电梯医生”奋斗基层一线,默默坚守、爱岗敬业的劳模故事。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一场接一场的宣讲,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通过我们用朴实的语言、鲜活感人的奋斗历程与劳动故事,讲述了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劳模、感受到劳模、学习到劳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触摸全国劳模奖章时,在他们眼中闪动的是希望。

讲好劳模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好“一滴水见太阳”的独特作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让劳动光荣、劳动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 刘政

走进校园话成长 赠人玫瑰香传递

2015 年,在东城区总工会和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的爱护下,我有幸获评“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之后参与了区总工会组织的“劳模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走进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

还记得第一次进校园是2017 年走进北京市第五十中学,最初比较恍惚:自己从事的是很小众的检察技术工作,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和中学生分享呢?经和学校老师沟通后,了解到中学生对科技感强、故事性强主题感兴趣,于是我决定就从科技辅助办案入手,通过鲜活的案例融入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给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当然,那次也穿插了当时比较流行的网络热门话题。为期一个小时的分享算是成功的,因为我从同学们专注的眼神中体会到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从与同学们热烈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共鸣。

走进府学胡同小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记得当时和校领导沟通,他们希望以一种更新颖的方式让劳模走进校园。经过深入沟通,我决定采取“反向进校园”的形式开展活动,即让同学们走进劳模工作单位,走进劳模工作的办公室,沉浸式感受。在东城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府学胡同小学老师带队,五六年级的同学来到东城检察院,参观了东城检察院院史馆,走进我的办公室及电子数据取证审查实验室,亲身感受了检察技术办案的实际场景,同学们对实验室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用通俗的语言给老师同学们讲述了实验室各种设备的作用以及办案取证的小故事。一次走进检察院并不能让小朋友们深刻理解检察院是干什么的,科技办案能做什么,但是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了公平正义的种子,点燃了学习科学的火苗。

2019 年我有幸受邀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与140 多位师生齐聚报告厅,我以“0 和1 世界中的检察情怀”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用自己工作成长经历给同学们传递了我最深的感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不愿意做的事情变成愿意做,把愿意做的事情变成自己的兴趣,把感兴趣的事情做到极致。告诉同学们个人的荣誉与团队分不开,是团队在背后帮你分担,个人只是扮演了冲锋的角色。在任何工作岗位都要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切实做到爱岗敬业、甘于付出、精益求精。

我认为,当选先进工作者,并不是代表我多么优秀,只是平日里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走进校园宣传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讲述自己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模精神过程中的经历与感悟,并将这种精神传递出去影响更多的人。

猜你喜欢
进校园劳模工匠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工匠神形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