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1+X证书课证融通的实践探索

2023-10-24 01:13邓志革陈刚刘兴恕
时代汽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证书校企思政

邓志革 陈刚 刘兴恕

摘 要: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新岗位不断催生,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融合发展和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通过多途径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智慧课堂可视化精准展示课程教学以及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课证融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1 多途径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发展路径同质,难以满足汽车产业“多领域跨界、多技术融合、多学科交叉、多崗位联动”人才个性化培养需求的问题[1],本文通过实施分层分类培养模式和“9+3”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途径、全方位应用实践。

1.1 创新“交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分层培养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结合订单、定向、学徒制、灵活学制等多种方式,组建了12个汽车专业社团、8个汽车创新工作室、9个技能竞赛团队和N个跨专业教学组织(校企合作班),先后开设订单班29个、军士生定向班10个,本科生班3个、留学生班2个,实施分层分类分级培养(图1),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2]。

1.2 “大平台+双定向”的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制定了“大平台+双定向”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大平台+双定向”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打破招生计划硬性壁垒,将学生在校学习的3年划分为“1.5+1+0.5”的“专业群大平台”和“双定向”。第一个1.5学年为专业群公共大平台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通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第二个1学年为“定向(定品牌或定向)培养”,学生突破专业的限制按照校企合作厂商品牌(或岗位方向)以定向班形式重新选拔组班,学生按照校企合作的丰田、宝马等品牌(或钣金、油漆、二手车、新能源等岗位方向)进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第三个0.5学年学生通过双选会选择学习品牌(或岗位)对应的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真实工作任务的综合训练,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3]。

“大平台+双定向”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开设“定品牌+定方向”的定向班,满足行业多元化企业需求。第一,根据国际顶级汽车品牌厂商与经销商的需求开设品牌定向班,开设宝马、丰田、上汽大众、奥迪、本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标致雪铁龙等品牌定向班;第二,根据行业新兴的服务连锁企业经典汽车、互联网企业途虎养车,与其合作开设定向班;第三,根据行业热门方向开设二手车、汽车改装、汽车竞赛等定向班,满足行业企业多元化人才需求[4]。

2 重构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作为首批采用1+X证书制度的试点专业,从2019年初启动。在全国所有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中,属于参与的职业院校和试点学生较多的一项证书制度。目前,1+X证书制度在汽车专业下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证书相关知识点结构松散、专业知识与实践技术不相匹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停滞不前等。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为例,通过实践,将职业技术技能等级标准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合理转化,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有效衔接,构建证书技能模块和课程标准之间的映射关系,重构整个“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课程标准[5]。

2.1 打造模块化、项目化的精品课程

以“课程体系对应等级证书,课程内容对应考证标准”为出发点,设置1+X模块化课程[6]。通过实践,目前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对应,覆盖绝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上,知识要求尽可能全面覆盖,满足职业技能对理论知识需要,同时精细设计每一个实训项目,同时满足岗位技能要求和证书考核需要。

2.2 形成常态化、第三方的证书考评制度

优化后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具备基本的考证能力,取代了传统靠考前集训、考前突击来提高考证通过率的方式。1+X证书考取由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认定,目前全国评价组织,包括北京中车行、国汽智联、北京卓创至诚、上海井格、中德诺浩等,高职院校根据当前行业需求进行自主申报、择优遴选,认定成绩作为专业课成绩进行互认,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考不分离造成的成绩无法真实反映教学成果的问题。

2.3 提升学生多实践、多证书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践,不断加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脉相承的联动效益,不仅促进了团队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快速成长,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职业院校或个人未来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同时,通过利用校外企业实践和实训基地,教师和学生深入生产企业第一线进行实践,有效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投入不足的短板。此外,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较实践前大幅提升,学生不仅强化了技术技能,还提升了专业素养水平,在各类技能大赛以及实践实习岗位上展现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风采,课证融通后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发掘了学生的各种学习潜力,不同程度地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技双馨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3 创新“1+1+N”课程思政载体

通过研究与实践,配合基于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制度改革而实行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1+1+N”课程思政载体,即1套课程体系载体+1个岗位群职业素养载体+N个系列红色基因载体;在“1+1+N”课程思政载体的基础上,创新课程思政资源融合的方法,着力解决师资力量不强、课程资源单一等问题;适应多师同堂的教学模式,创建“党支部+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的课程思政组,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红色基因、职业素养、传统文化、汽车行业先进模范和事迹等资源进课程、进课堂;适应活页式教材开发,围绕红色基因、职业素养、传统文化开展思政资源建设,将思政元素系列化、模块化、内涵具体化、案例身边化,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为课程思政提供资源保证;引入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配合推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革命。通过知识传授、技能养成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首先,校校合作,以课程为载体,重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思政资源。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价值范式、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深入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和职业的认可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其次,校企合作,以工作岗位为载体,凝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素养、工匠精神充实到课程思政资源。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融合到课程教学中,系统设计课程思政递进教学路径并固化,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工匠精神。

4 智慧课堂可视化精准展示课程教学

运用“大智云物移”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学环境,伴随采集教学数据、智能分析教学过程、精准评价课堂效果,有效促进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分享学习等,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4.1 智慧“教”

课前,应用常见格式数字资源实现一键备课;课中,任选电移动终端授课,创设抢答、投票、问答、投屏等互动环节,通过平台伴随式采集的教学过程数据,轻松掌握学生实时学习情况,同时生成教学实时记录;课后,即时接收平台自动推送的包含到课率情况、课件理解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等的课堂分析报告,查看“课堂回顾”,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实现实时诊改。

4.2 智慧“学”

课前,学生可以提前预习、提出问题、相互研讨,留下学习痕迹;课中,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弹幕、“举手”等提出问题,通过“知识点标记”反馈学习困难,通过“投屏”分享课中学习心得、练习成果,通过平台伴随式采集的課堂学习数据,实时掌握个人学习情况;课后,学生可通过全景式课堂回放“温故知新”,实时掌握学习进度,在线完成作业。

4.3 智慧“督”

一督教学健康度,构建教学健康度指标库,设计36个评价指标,对平台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实时计算、分析,并生成校、院两级教学健康度图形结果;二督课程完成度,对平台课程数、资源数、任务数、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数据实时计算、分析,进行校、院、专业、课程四级横向比较,掌握课程教学整体情况;三督课堂活跃度,对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人数、课堂互动学习人数等数据实时计算、分析,形成学习活跃趋势图,掌握院系学生参与学习整体情况。同时,督导可以通过课堂直播实现远程督课,通过回顾点播实现全天候督课,通过在线评价实现互动督课。

5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团队实行“量化考核、总数不变、动态管理、末位淘汰、能进能出”的建团模式,确保教学创新成果高水准、可示范。以师德师风为基础,以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素养的国家要求和学校标准,制定适应团队高水平发展的“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明确准入任用、培训培养、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考核评价、评先评优等系列要求,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能力提升方案、健全师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5.1 实施教法改革计划,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近三年,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培训班网络培训”、“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等线上线下培训,参训率达90%,深化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基本的办学和教学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解,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开发能力。

5.2 实施教法改革计划,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强化专业教学法、信息技术培训,推进“课堂革命”,不断提升团队模块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引入“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新能源”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总结“1+X”证书制度试点的经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国家教学标准,行业技术标准及技能等级标准为原则,将新技术、新规范纳入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以员工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参照,进行技能竞赛资源成果转化,全面梳理教学内容,灵活更新教材内容,探索立体化数字教材,建设了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面优化课程建设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金课”。

5.3 实施企业轮训计划,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依托中车、兰马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基础和技术发展趋势,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学习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提升,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将教师专业技能等级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级,分别制定不同层级的技能标准和题库,对教师技能实行分层认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依托校企合作基地,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大师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学生技能训练中播下匠心种子,厚植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5.4 实施科研创新计划,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完善并实施科研创新纳入个人和团队考核的办法,重点研究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项目,积极开展技术研究,推动团队科研转型发展,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发挥品牌汽车集成中心、李德毅院士工作站等协同创新中心的“产教学研”功能,开展技术推广,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依托成立的全国汽车职教集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其他学校汽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决策咨询,为汽车专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培训和指导。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X证书课证融通研究”(项目编号:ZJZD2020004)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景学,杨学敏.X证书与专业课证融通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03):229-230.

[2]李凯,赵艳杰.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1+X”课证深度融通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6):5-9.

[3]聂强,向红梅,聂蕊,王正勇.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以重庆1+X证书制度试点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70-74.

[4]柴草,王志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J].成人教育,2022,42(09):72-78.

[5]王方,蒋炯坪,杨骁瑾.高等职业教育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特征与培养路径——以旅游类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2):65-71.

[6]祝维亮.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课证融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2(14):29-35.

猜你喜欢
证书校企思政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收录证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收录证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